1) Emberiza bruniceps
褐头鹀
2) Emberiza spodocephala
灰头鹀
1.
Metabolism and Thermoregulation in Waxwings (Bombycilla garrulous) and Black-faced Buntings (Emberiza spodocephala);
太平鸟和灰头鹀的代谢产热特征及体温调节
3) Emberiza leucocephala
白头鹀
4) Emberiza melanocephala
黑头鹀
5) Melophus lathami
凤头鹀
6) bunting
[英]['bʌntɪŋ] [美]['bʌntɪŋ]
鹀
1.
AFLP Analysis of Genetic Diversity and Genetic Relationships in 4 Buntings;
四种鹀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的AFLP分析
2.
In UPGMA cluster analysis,four buntings were grouped into one.
利用扩增片断长度多态性(AFLP)技术分析了鹀属(Emberiza)4种鹀(三道眉草鹀Emberiza cioides,白头鹀Emberiza leucocephala,白眉鹀Emberiza tristram i,灰头鹀Emberizaspodocephala)基因组DNA的多态性。
补充资料:灰头鹦鹉
物种名称:灰头鹦鹉
图片作者:Karen Phillipps. 00351 281 325590
物种特征:描述:中等体型(35厘米)、尾长的绿色鹦鹉。头青灰,喉黑,肩羽上栗色斑块为本种特征。延长的尾羽尖端黄色。大紫胸鹦鹉无栗色的翼斑,具黑色眼线及灰色胸。花头鹦鹉雌鸟的喉少黑色,头部灰色较浅。 虹膜-黄色;嘴-上颚朱红,嘴尖黄色,下颚黄色;脚-灰色。 叫声:轻柔悦耳的高音调叫声tooi-tooi,不似其他鹦鹉般粗哑。升调的尖哨音sweet声,如长尾阔嘴鸟。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东部至中国西南及东南亚。 分布状况:为西藏东南部、云南及四川西南部相当常见的留鸟,分布至海拔2700米。 习性:以小群栖于亚热带阔叶林,常下至耕地吃食玉米。 注:一些著者将其作为 P. himalayana的一亚种(郑作新,1987;1994)。
作者:马敬能、菲利普斯、何芬奇 2000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 湖南教育出版社
图片作者:Karen Phillipps. 00351 281 325590
物种特征:描述:中等体型(35厘米)、尾长的绿色鹦鹉。头青灰,喉黑,肩羽上栗色斑块为本种特征。延长的尾羽尖端黄色。大紫胸鹦鹉无栗色的翼斑,具黑色眼线及灰色胸。花头鹦鹉雌鸟的喉少黑色,头部灰色较浅。 虹膜-黄色;嘴-上颚朱红,嘴尖黄色,下颚黄色;脚-灰色。 叫声:轻柔悦耳的高音调叫声tooi-tooi,不似其他鹦鹉般粗哑。升调的尖哨音sweet声,如长尾阔嘴鸟。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东部至中国西南及东南亚。 分布状况:为西藏东南部、云南及四川西南部相当常见的留鸟,分布至海拔2700米。 习性:以小群栖于亚热带阔叶林,常下至耕地吃食玉米。 注:一些著者将其作为 P. himalayana的一亚种(郑作新,1987;1994)。
作者:马敬能、菲利普斯、何芬奇 2000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 湖南教育出版社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