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扎达来特
1)  Zaldaride
扎达来特
2)  Tibet [英][ti'bet]  [美][tɪ'bɛt]
达扎
1.
The Research on Tibetan Political Situation in Dazha Regency;
略论达扎摄政时期西藏的局势
3)  Accolate [英]['ækə,leɪt]  [美]['ækə,let]
扎鲁司特 ,安可来 ,安可米
4)  zaleplon
扎来普隆
1.
Clinical Effect and Safeness of Zaleplon in the Treatment of Insomnia;
扎来普隆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2.
Quantitation of zaleplon tablets with HPLC;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扎来普隆片剂含量
3.
Efficacy and safety of zaleplon in the treatment of insomnia;
扎来普隆胶囊治疗失眠症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
5)  stopping up
捆扎起来
6)  Nelezaprine
奈来扎林
补充资料:达隆塘巴·扎西华(1142~1210年)
【达隆塘巴·扎西华(1142~1210年)】
  达隆塘巴·扎西华意为“吉祥德”,南宋藏传佛教噶举派高僧,达隆噶举(注1)创始人。藏历第二绕之水狗年(一一四二年,宋绍兴十二年)生于样雪邦冉当地方。父温伦巴波,母扎西萨格松卓毛,其族系为噶斯征波内鲁格支系。
  他的生母去世早,父续娶其姨母,因不仁慈,父复娶另一姨母,这位姨母慈祥贤惠,对扎西精心养育。后来年事渐长,想外出拜师学法,父不同意,曾几次逃走皆被父亲挡回。十八岁时逃至塘嘉寺喇岗巴那里,有嘎敦·喇岗巴·喜饶多杰给他作亲教师,察·阁芒哇为他作轨范师,从此出家为僧。后来他依格西扎贡巴闻习《略释》、《入行论》、《集学论》、《道炬论》(注2)、《垛哈》(注3)等噶当教法。当时他有承许到印度去学法的夙愿,几次出行都遇到困难,夙愿未能实现。后来他云游塘嘉、当赛、前藏、朵洛当、觉木塘、温拉等地广闻教法。
  二十四岁到前藏与帕摩竹巴相见,在此师处聆习噶举派教法长达六年之久。帕摩竹巴大师逝世后,他料理完后事,住了一月有余,然后同完秋和施主摩贡等人结伴而前往墨竹工卡,在恰喀巴大师处又听受噶当派教法。他又请求香雪玛巴作自己的亲教师,玛巴仲塘巴作轨范师,香敦阁弥巴作屏教师而受比丘戒,这时他对噶举、噶当两派的教法都有较深的造诣。尔后到处传教说法。当他来到一个名叫达达的村庄时,贡鲁对他说:“对面山的名字叫达隆,曾是善知识博多哇的驻锡地,那里有一个很好的修行岩洞。”他听后就到达隆,在施有加持的岩洞中住了一夜,之后便在达隆的佐热贡建寺住下来,那时师徒只有十八人。后又到色哇隆修习三年,在那里收了许多门徒。金鸡年(一一八〇年),扎西华三十九岁时,由达、哲、绒三区头人迎请到达隆,住于拉章纳波宫中,在此处正式修建了达隆寺,他的达隆塘巴的盛名也就由此传开,并形成达隆噶举派。
  达隆塘巴以一个“最有德行”的高僧而受人们的普遍尊敬。曾有康区的喇嘛达峨巴(日光)等人慕名前来迎请,因当时发生骚乱,未能成行。后来达裕和绒巴两个封建家族势力发生纷争,请达隆巴妥善调停后,均归附于达隆权下。此后哲巴来迎请,遂将哲巴也归附于他的权利之下。这样,达隆塘巴的影响不断扩大,成为藏北地区很有声望的一个教派集团。元朝分封的十三个万户中,达隆万户是其一。
  达隆寺建成后,达隆塘巴一直住在该寺弘扬佛法,直至去世前,长达三十多年。聚集无数僧众,示寂时还有僧众三千余人。达隆塘巴施供的正法和金银无量数,他曾三次到帕摩竹巴尊师的母寺萨替寺贡献财物和经书,以报师尊之恩。最后一次供献的是用金银铸造的佛像,经函青白两种(涂青纸和白纸)共五百五十函,金块和松耳石共四十块,茶叶六十篓,上好缎三千匹,牛马一百头(匹),黄金百余两铸造的佛灯(金灯),大氅和铠甲等许多物品。总共在丹萨替寺中安立佛灯二百八十三盏。
  临终时又供献寺院经函青色纸七百函,白纸许多函,金块和松耳石共五十块,上好缎两千五百匹等物。据传,这些财物都被他的师弟樍贡巴夺去了。从此他心情积郁,于藏历绕迥之金马年(一二一〇年,宋嘉定三年)圆寂,终年六十九岁。
  释:
  1·达隆噶举:藏传佛教噶举派竹噶举八小支系之一。西元一一八〇年,达隆塘巴·扎西华偕门徒觉清至拉萨附近的达隆地方建达隆寺传法,创立该派,由寺得名。一二七六年该派僧人桑杰温在昌都类乌齐寺,为该派在康区的主寺,与达隆寺并称“下塘”、“上塘”。
  2·《道炬论》:是《菩提道炬论》一书的简称。十一世纪,阿底峡至西藏阿里后以梵文写的一部佛教著作,后成为噶当派和格鲁派修行的主要经典。
  3·《垛哈》:古代佛教徒叙述修道证果情景的歌词集,是由古印度最初弘扬大乘密教者龙树论师的上师萨和乐所著。
  (无心 编著)(根据网上资料编辑)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