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
|
1) snow plough train
黎雪列车
2) Cedrus libani
黎巴嫩雪松
3) sleigh
[英][sleɪ] [美][sle]
雪橇,雪车
4) snowmobile
[英]['snəʊməbi:l] [美]['snomo'bil]
雪车
5) snow-moving machine
清雪车
1.
The manufacture of the multifunctional snow-moving machine will be found of important and practical value in forming good transportation and hygiene environment in winter, in ensuring the unblocked roads.
多功能清雪车的研制,将对城市在冬季有一个良好的交通和卫生环境,保障道路的畅通,减少交通事故,满足高速公路、普通公路、市区道路养护的需要,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6) Snowmobile
[英]['snəʊməbi:l] [美]['snomo'bil]
雪地车
1.
Design and Match Research for Snowmobile Transmission System;
雪地车动力传动系统设计与匹配
补充资料:黎巴嫩
黎巴嫩 Lebanon
位于亚洲西南部地中海东岸的共和国。全称黎巴嫩共和国。面积1.04万平方千米。人口284万(1992) 。绝大多数为阿拉伯人 ,其他有巴勒斯坦人 、 亚美尼亚人 、土耳其人、希腊人等。阿拉伯语为国语,通用法语和英语。居民约57%信奉伊斯兰教,约43%信奉基督教。首都贝鲁特。 | 黎巴嫩国旗 国徽 |
地理 北部和东部与叙利亚为邻,南界巴勒斯坦和以色列 ,西濒地中海。海岸线长220千米 。全境地形分为沿海平原、其东侧的黎巴嫩山、山地东侧的贝卡谷地以及东部的安提黎巴嫩山。黎巴嫩山纵贯全境 , 库尔内特-萨乌达山海拔3083米,为全国最高峰。河流众多但不大,多注入地中海 。属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 | 地图:黎巴嫩 |
| 黎巴嫩贝卡谷地鸟瞰 |
历史 公元前3000年来自阿拉伯半岛的迦南人即在此定居。公元前2000年这里成为腓尼基早期的疆域,以商业和航海业闻名。以后相继受埃及、亚述、巴比伦、波斯和罗马统治 。 7世纪被阿拉伯帝国征服。16世纪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沦为法国委任统治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为英、法军事占领 。 1943 年11月22日宣布独立 ,成立黎巴嫩共和国。 | 黎巴嫩东北部都市——巴贝克的古代建筑遗迹 |
独立后,由于各政治性教派的斗争,导致长年的武装冲突。60年代末巴勒斯坦游击队转移入黎巴嫩 。 1975年4月基督教长枪党民兵同穆斯林民兵和巴勒斯坦游击队的内战开始。1976年10月,以叙利亚为主的“阿拉伯威慑部队”进驻黎巴嫩 。1982年6月以色列以报复巴勒斯坦游击队为名 ,大举进攻黎巴嫩 。8月经美国斡旋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总部及武装力量撤出贝鲁特。此后形成各派鼎立的形势。 1983年10月和1984年3 月冲突双方分别在日内瓦和洛桑召开两次全国和解会议,但其决议均未实现。战斗仍持续不断。1985年6月,以军撤出黎巴嫩南部 ,但仍控制该地 ,并不时北犯 。1988年8月总统选举未能实行 ,出现两个政府并存的局面。 1989年9月,冲突各方接受阿拉伯三方委员会调解 ,实行停火。1990年10月政府军在叙利亚驻军配合下进驻贝鲁特东区,结束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政治 宪法颁布于1926年,后经7次修改。宪法规定黎巴嫩是一个独立、统一和主权完整的国家,是议会民主共和国,具有阿拉伯属性,任何有悖各教派共处原则的权力均属非法。立法权属议会,执行权属政府。总统是国家元首,由议会选举产生,任期6年 ,总统必须是马龙派基督徒 。1989年11月埃利亚斯·赫拉维就任总统 。 1995年5月组成的内阁总理为拉菲克·哈利里。议会为一院制 。议员由普选产生 ,任期4年。 主要政党有:①黎巴嫩阵线。1976年成立。②黎巴嫩长枪党。1936年成立。③黎巴嫩力量。原系黎巴嫩阵线领导的统一武装力量 ,于 1985年从长枪党分离 。④ 自由国民党 。1958年成立。还有“阿迈勒”运动、社会进步党、黎巴嫩共产党、真主党。 经济 商业为黎巴嫩经济主要支柱。商业和服务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0%以上。曾享有中近东贸易、金融、交通和旅游中心的盛名。近年来,因战火连绵,经济损失惨重。1992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1.7亿美元。货币单位为黎巴嫩镑 ,汇率为1648.5镑兑1美元(1994年12月)。 黎巴嫩矿产资源贫乏,开采也少。仅有铁、铅、铜、褐煤与沥青。黎巴嫩农业不发达。农产品以水果和蔬菜为主 ,水果主要是柑橘、苹果。粮食生产落后,主要靠进口。其他农产品有玉米、马铃薯、烟草、甜菜、橄榄等。黎巴嫩原为中东旅游胜地 。内战前 ,每年入境旅客达200万人次以上 。旅游业收入占国民收入20%以上;内战以后,此项收入仅占约7%。 黎巴嫩交通运输较发达,以海空运输为主,主要港口有贝鲁特港、的黎波里港和赛达港。有贝鲁特航空港,内战前有70家航空公司的飞机飞经贝鲁特。贝鲁特曾是中东金融中心,美、英、日、意和前苏联都在贝鲁特设有银行。外贸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政府对外贸采取鼓励和开放政策 ,出口商品主要是蔬菜、金属制品、纺织品、化工产品、玻璃制品和水泥等。主要贸易对象是意大利、法国、美国、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约旦和叙利亚。 文化教育 有黎巴嫩大学、贝鲁特阿拉伯大学、贝鲁特美国大学和贝鲁特圣约瑟大学等著名院校。全国文盲率为城市男性占22% ,女性占42% ; 农村中男性占26% ,女性占53%。 黎巴嫩以中东新闻中心著称。有40多种政治性刊物。国家新闻通讯社,每天出版阿、英 、法3种文字通讯稿 。黎巴嫩电台,官办,用阿、英、法、亚美尼亚、西班牙、葡萄牙语广播。此外还有10家各派力量所设电台 。 国办电视台有2个,分设在贝鲁特东、西区。还有4个电视台为各派所办。 对外关系 黎巴嫩奉行中立、不结盟和开放政策。与美、法等西方国家关系良好,与叙利亚、巴勒斯坦有着特殊的密切关系。 黎巴嫩与中国于1971年11月9日建交。1991年度两国贸易总额为4715万美元。1993年4月,黎巴嫩外长布维兹访问中国,两国关系获进一步发展。 |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