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earing lockwasher
轴承止动垫圈
2) bearing gasket
轴承垫圈
4) bearing with locating snap ring goove
(外圈)有止动环槽的轴承
5) bearing with locating snap ring
外圈带止动环轴承
6) stop pad
止动垫片[圈]
补充资料:机械零件:液体动压轴承
液体动压轴承
靠液体润滑剂动压力形成的液膜隔开两摩擦表面并承受载荷的滑动轴承。液体润滑剂是被两摩擦面的相对运动带入两摩擦面之间的。產生液体动压力的条件是﹕两摩擦面有足够的相对运动速度﹔润滑剂有适当的黏度﹔两表面间的间隙是收敛的(这一间隙实际很小﹐在图1 油楔承载 中是夸大画的)﹐在相对运动中润滑剂从间隙的大口流向小口﹐构成油楔。这种支承载荷的现象通常称为油楔承载(见润滑)。
机械加工后的两摩擦表面微观是凹凸不平的﹐如图1 油楔承载 中局部放大图。在正常运输的液体动压轴承中﹐油膜最薄(即通称最小油膜厚度)处两表面的微观凸峰不接触﹐因而两表面没有磨损。这时的摩擦完全属於油的内摩擦﹐摩擦係数可小至0.001。油的黏度越低﹐摩擦係数越小﹐但最小油膜厚度也越薄。因此﹐油的最低黏度受到最小油膜厚度的限制。当最小油膜厚度处两表面的微观凸峰接触时﹐油膜破裂﹐摩擦和磨损都增大。摩擦功使油发热而降低油的黏度。为使油的黏度比较稳定﹐一般採用有冷却装置的循环供油系统或在油中加入能降低油对温度敏感的添加剂(见润滑剂)。液体动压轴承在啟动和停车过程中﹐因速度低不能形成足够隔开两摩擦表面的油膜﹐容易出现磨损﹐所以製造轴瓦或轴承衬须选用能在直接接触条件下工作的滑动轴承材料。液体动压轴承要求轴颈和轴瓦表面几何形状正确而且光滑﹐安装时精确对中。
液体动压轴承分液体动压径向轴承和液体动压推力轴承。液体动压径向轴承又分单油楔和多油楔两类(见表 液体动压径向轴承类型 )。
单油楔液体动压径向轴承 轴颈周围只有一个承载油楔的轴承。图2 单油楔轴承的几何参数 中是剖分式的单油楔轴承。O 为轴承几何中心﹐O 为承受载荷F 后的轴颈中心。这两中心的连线称为连心线。连心线与载荷作用线所夹锐角称为偏位角。受载瓦面包围轴颈的角度称为轴承包角。O 与O 之间的距离称为偏心距。轴承孔半径R 与轴颈半径之差称为半径间隙。与之比称为相对间隙。与之比称为偏心率。最小油膜厚度=-=(1-)﹐所在方位由确定。轴承宽度B (轴向尺寸)与轴承直径之比称为宽径比。
靠液体润滑剂动压力形成的液膜隔开两摩擦表面并承受载荷的滑动轴承。液体润滑剂是被两摩擦面的相对运动带入两摩擦面之间的。產生液体动压力的条件是﹕两摩擦面有足够的相对运动速度﹔润滑剂有适当的黏度﹔两表面间的间隙是收敛的(这一间隙实际很小﹐在图1 油楔承载 中是夸大画的)﹐在相对运动中润滑剂从间隙的大口流向小口﹐构成油楔。这种支承载荷的现象通常称为油楔承载(见润滑)。
机械加工后的两摩擦表面微观是凹凸不平的﹐如图1 油楔承载 中局部放大图。在正常运输的液体动压轴承中﹐油膜最薄(即通称最小油膜厚度)处两表面的微观凸峰不接触﹐因而两表面没有磨损。这时的摩擦完全属於油的内摩擦﹐摩擦係数可小至0.001。油的黏度越低﹐摩擦係数越小﹐但最小油膜厚度也越薄。因此﹐油的最低黏度受到最小油膜厚度的限制。当最小油膜厚度处两表面的微观凸峰接触时﹐油膜破裂﹐摩擦和磨损都增大。摩擦功使油发热而降低油的黏度。为使油的黏度比较稳定﹐一般採用有冷却装置的循环供油系统或在油中加入能降低油对温度敏感的添加剂(见润滑剂)。液体动压轴承在啟动和停车过程中﹐因速度低不能形成足够隔开两摩擦表面的油膜﹐容易出现磨损﹐所以製造轴瓦或轴承衬须选用能在直接接触条件下工作的滑动轴承材料。液体动压轴承要求轴颈和轴瓦表面几何形状正确而且光滑﹐安装时精确对中。
液体动压轴承分液体动压径向轴承和液体动压推力轴承。液体动压径向轴承又分单油楔和多油楔两类(见表 液体动压径向轴承类型 )。
单油楔液体动压径向轴承 轴颈周围只有一个承载油楔的轴承。图2 单油楔轴承的几何参数 中是剖分式的单油楔轴承。O 为轴承几何中心﹐O 为承受载荷F 后的轴颈中心。这两中心的连线称为连心线。连心线与载荷作用线所夹锐角称为偏位角。受载瓦面包围轴颈的角度称为轴承包角。O 与O 之间的距离称为偏心距。轴承孔半径R 与轴颈半径之差称为半径间隙。与之比称为相对间隙。与之比称为偏心率。最小油膜厚度=-=(1-)﹐所在方位由确定。轴承宽度B (轴向尺寸)与轴承直径之比称为宽径比。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