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Palestine People's Party
巴勒斯坦人民党
5) Fateh,Fatah
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简称"法塔赫")
6) Palestine Liberation Movement
巴勒斯坦解放运动
补充资料:巴勒斯坦
巴勒斯坦 Palestine 位于亚洲西部的国家。全称巴勒斯坦国。根据1947年11月联合国关于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巴勒斯坦面积为1.15万平方千米。实际控制面积较小。1988年11月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宣告成立巴勒斯坦国 ,但未确定其疆界。1992年人口为580万(包括流落在外的阿拉伯巴勒斯坦人)。居民讲阿拉伯语,绝大多数信奉伊斯兰教。首都为耶路撒冷。1947年11月联合国大会第181号决议规定耶路撒冷城国际化, 由联合国管理。以色列在1948和1967年两次战争中先后占领耶路撒冷整个地区,并于1980年 7月宣布统一的耶路撒冷为其永久的首都。1988年11月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耶路撒冷为新成立的巴勒斯坦国的首都。
地理 地处亚、非、欧三洲要冲,具有重要地位。北接黎巴嫩,东邻叙利亚和约旦,南端临亚喀巴湾,西南与埃及西奈半岛接壤,西濒地中海。西部为地中海沿岸平原,南部为较平坦的高原,属内格夫沙漠,东部为约旦河谷地、死海洼地和阿拉伯谷地,中部有加利利山、萨马里山和朱迪山;全国最高峰为梅隆山,海拔1208米。属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湿润。 历史 公元前20世纪,闪米特族的迦南人定居于巴勒斯坦的沿海和河谷地带。公元前13世纪腓力斯人在沿海建立国家。公元前11世纪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希伯来王国,后遭周围大国侵占而灭亡。亚述、巴比伦、波斯等国都曾占领巴勒斯坦。公元前1世纪罗马帝国侵入,绝大部分犹太人流往世界各地。7世纪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阿拉伯人不断移入,逐渐与当地土著居民同化,形成现代巴勒斯坦阿拉伯人。16世纪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战后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19世纪末欧洲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兴起,大批犹太人移入巴勒斯坦,与当地阿拉伯人不断发生流血冲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势力侵入。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土地上分别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耶路撒冷国际化。1948年5月犹太人成立以色列国,阿拉伯人反对分治决议,未建立阿拉伯国。 以色列建国后,于1948、1956、1967及1973年与周围阿拉伯国家发生4次大规模战争。在1967年中东战争中,以色列侵占了按联合国分治决议应属阿拉伯国的全部领土和整个耶路撒冷。100多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赶离世代居住的家园,沦为难民。1964年5月在耶路撒冷召开的巴勒斯坦第一次全国委员会会议决定成立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简称巴解组织),作为巴勒斯坦人民在阿拉伯和国际范围的唯一合法代表。1969年起,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一直由法塔赫和暴风部队的创始人之一阿拉法特担任。1988年11月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在阿尔及尔举行第19次特别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在巴勒斯坦土地上建立巴勒斯坦国。 海湾战争结束后,巴解组织积极参加由美国主导的中东和平进程。1991年10月,巴解执委会派出由被占区巴勒斯坦人代表与约旦组成的联合代表团出席在马德里召开的中东和会开幕式,并与以色列代表团进行了40年来首次直接谈判。 1993年初,在挪威外交大臣霍尔斯特的安排下,巴以在奥斯陆举行了14次秘密会谈,8月下旬达成了历史性的协议。巴解组织公开承认以色列为合法国家,并努力结束反以暴力;以色列公开承认巴解组织是巴勒斯坦人民的代言人。巴以关系和中东和平进程取得历史性突破。9月13日,双方在华盛顿正式签署《关于临时自治安排的原则宣言》。 政治 巴解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常设领导机构为巴解执行委员会。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于1989年4月当选巴勒斯坦总统。1996年1月20日,巴勒斯坦进行首次选举,阿拉法特当选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法塔赫在巴勒斯坦委员会中获多数席位。巴解组织的总部曾长期设在突尼斯市,已于1994年7月迁回加沙,其机关刊物为《革命的巴勒斯坦》;有巴勒斯坦通讯社;广播电台为巴勒斯坦之声。 巴勒斯坦主要游击队组织有:①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简称法塔赫,为巴解组织中最大的游击队组织,筹建于1956年。阿拉法特自1969年起一直任该组织主要负责人并兼“暴风”部队总司令。② 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1967年成立,总书记乔治·哈巴什。③解放巴勒斯坦民主阵线。1969年2月自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分出,1991年4月发生分裂,一派以总书记纳耶夫·哈瓦特迈赫为首,另一派以副总书记亚西尔·阿布德·拉布为首。④巴勒斯坦人民解放战争先锋队。该组织及其武装部队统称“闪电”。最高权力机构是总司令部,总书记伊萨姆·卡迪。⑤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总指挥部)。1968年初自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分出。机关刊物《前进》周刊。总书记艾哈迈德·贾布里勒。 对外关系 巴解组织成立后就得到阿拉伯国家广泛的支持。1974年10月拉巴特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承认它为巴勒斯坦人民唯一的合法代表。同年11月,巴解组织以观察员身分参加联合国大会和工作。1976年8月在第五届不结盟国家会议上被接纳为正式成员,同年9月被接纳为阿拉伯联盟成员。1988年11月15日巴勒斯坦国宣告成立,现已得到160多个国家的正式承认。巴解组织原驻一些国家的办事处已改为巴勒斯坦国大使馆。1988年12月15日,巴勒斯坦国成为联合国观察员。 1988年11月15日,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和《政治声明》,宣布接受联合国安理会242号和338号决议。主张中东和平国际会议应以承认巴勒斯坦人民的民族权利为基础,重申反对任何形式的恐怖主义;要求以色列军队撤出包括耶路撒冷在内的所有阿拉伯领土;建议在全面解决中东问题以前,将以色列占领的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及耶路撒冷城临时交联合国托管。1991年10月,巴解组织同意在被占领土的巴勒斯坦人同约旦联合组团出席美国、苏联主持召开的中东和平会议。 中国一贯支持巴勒斯坦人民争取恢复合法民族权利的正义事业。1965年5月,巴解组织在北京设立享有外交机构待遇的办事处。巴勒斯坦与中国于1988年11月20日建交,12月底,巴解组织驻北京办事处升为巴勒斯坦驻华大使馆。1990年7月,中国驻突尼斯大使兼任驻巴勒斯坦大使 。建交后,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 巴勒斯坦人民的斗争,受到周边阿拉伯国家的支持,但在复杂的局势中也遇到不少波折。①埃及是最先支持巴解组织的国家之一,曾是巴解组织开展政治活动的主要基地。埃及与以色列签订戴维营协议后,巴埃关系中断。1982年穆巴拉克执政后,双方关系有所改善。埃及一直是美国、巴解组织联系的中间人 ,并在美 、巴对话中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990年8月由于双方对海湾战争立场相左,关系冷淡。海湾战争后,随着中东和平进程的推进,巴解组织对中东和会问题采取灵活态度,双方趋于接近。1991年10月阿拉法特访埃,双方关系正常化。②叙利亚曾是巴解游击队的重要基地和后方。许多巴解游击队组织的总部或领导机构设在大马士革。1983年以后,因对解决中东问题的政治主张有所分歧,叙与巴解组织等领导人关系恶化。1991年10月阿拉法特访叙,与阿萨德总统会谈,结束了长达8年的紧张时期。③1970年以后,黎巴嫩曾是巴解游击队组织主要活动基地。巴解组织总部曾长期设在贝鲁特。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巴解武装被迫撤出黎巴嫩。近年来,巴解组织的军事人员陆续返至黎巴嫩巴勒斯坦难民营。1991年7月,黎巴嫩政府在黎巴嫩收缴了巴解人员的武器,巴解组织在黎巴嫩的武装已不复存在。④巴勒斯坦和约旦在历史、地理、血缘等方面有着特殊关系。约旦曾是巴解组织总部所在地。1970~1971年因政见相左,巴游击队全部撤出约旦。但不久又恢复关系。80年代初,双方曾共同拟订了建立约巴联邦的“约巴协议”。1990年海湾危机后,由于双方对解决海湾危机的立场和主张相同,双方关系更加密切。双方决定组成约巴联合代表团出席中东和会。1992年6月,侯赛因国王授予阿拉法特复兴勋章 。约旦是阿拉伯国家唯一给予巴勒斯坦人以国籍的国家。巴勒斯坦人约占约旦人口的60%。⑤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等海湾国家曾是巴解组织的主要财政援助国。由于巴解组织对海湾危机的立场与之相背,海湾国家大为不满。1991年3月底,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宣布中断对巴解组织的财政援助。但在巴解组织决定出席马德里中东和会后,双方关系有所缓和。 美国长期以来不承认巴解组织。1988年11月,巴解组织宣布接受安理会决议后,美巴于1988年12月开始对话。1990年3月和4月,美参、众两院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永久首都,巴解反应强烈 。海湾战争结束后 ,美国推行中东和谈计划,巴解组织对此采取积极立场,巴美关系渐趋缓和。1991年3月布什总统在国会宣布要以“土地换和平”原则推动中东和平进程,巴解执委会立即声明,表示欢迎布什讲话。此后美国国务卿贝克多次与被占区巴勒斯坦人代表对话。同年10月巴解组织参加了在马德里举行的中东和会开幕式。 巴解组织重视发展同欧洲国家的关系,在十多个西欧国家派驻了不同形式的代表。欧共体认为巴勒斯坦国未确定边界,且无政府,故法律上未承认巴国。但不少国家不仅同巴解保持联系,且不断向被占区巴勒斯坦人提供物质援助。因海湾战争,欧洲共同体曾一度冻结与巴解组织和阿拉法特的接触,后很快得到恢复。1992年12月瑞士政府正式承认巴解组织常驻日内瓦联合国代表为驻日内瓦正式代表。 巴解组织一直重视与苏联的关系,交往密切。苏联解体后,1991 年12月20日,宣布承认前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独立。1992年1月18日,巴解组织与阿塞拜疆和土库曼斯坦签署协定,宣布与阿、土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