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中)北京电影制片厂
1)  Beijing Film Studio
(中)北京电影制片厂
2)  Beijing Children's Film Studio
(中)北京儿童电影制片厂
3)  Beijing Film Studio
北京电影制片厂
4)  Beijing Children's Film Studio
北京儿童电影制片厂
5)  Beijing Scientific and Educational Film Studio
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
6)  The China Film Production Factory
中国电影制片厂
1.
After disappearing 55 years in China s mainland, The China Film Production Factory, as the biggest film organization of "district ruled by KMT government"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should be done careful textual research on its former factory and buildings as well as its administration.
而作为抗战期间“国统区”最大的电影机构——中国电影制片厂,在中国大陆消失了55年后,除开对其行政设置等机构性的研究外,对于其原厂用地及建筑情况的考证应当全面细致地开展,从而挽救处于危境的史料,留给后人一个清晰的中国电影制片厂的形象。
补充资料:北京电影制片厂
北京电影制片厂

    中国电影故事片生产基地之一。1948年北平(今北京)解放,中国共产党接收了原国民党中央电影企业公司第三制片厂,并从延安及东北抽调一批文艺工作骨干,于1949年 4月20日成立了北平电影制片厂。 同年 10月1日改今名。建厂初期以拍摄纪录片为主,先后摄制的故事片有《智取华山》、《龙须沟》等。1956年,另行组建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后,改为摄制故事片的专业厂。此后,在影片创作上大胆探索,逐渐形成了以改编文学名著为主、具有民族文化传统的艺术风格。先后拍摄了《祝福》、《林家铺子》、《青春之歌》、《革命家庭》、《风暴》、《红旗谱》、《烈火中永生》、《早春二月》等优秀影片。同时改编拍摄了《杨门女将》、《野猪林》等传统戏曲片。文化大革命期间,除少量样板戏影片外,基本未拍故事片。1976年后,除拍摄了《大河奔流》、《伤逝》、《骆驼祥子》、《包氏父子》、《寒夜》、《边城》等根据文学名著改编的影片外,还摄制了一批反映现实生活的影片:《小花》、《瞧这一家子》、《夕照街》、《良家妇女》、《血总是热的》、《代理市长》、 
  迷人的乐队》等。还与外国制片厂商合作, 拍摄了故事片《一盘没有下完的棋》、立体故事片《侠女十三妹》,并协助拍摄了《马可·波罗》、《末代皇帝》等。建厂以后,北京电影制片厂的影片、创作人员多次在国际、国内电影节或评奖活动中获奖。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