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反应性挤塑
1)  reactive extrusion
反应性挤塑
2)  reactive extrusion
反应性挤出
1.
Several grafing methods such as solution grafting, smelting grafting and reactive extrusion were applied to graft the calixarene derivatives onto polystyrene and the produc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IR.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了杯芳烃衍生物与聚苯乙烯在引发剂作用下的静态熔融接枝反应,在此基础上,分别利用溶液接枝、密炼接枝和反应性挤出等手段将杯芳烃衍生物与聚苯乙烯进行接枝反应。
2.
The studies of reactive extrusion for grafting of polymers made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was briefly reviewed with 18 references , including reactive extrusion , process equipment and product characterization .
对反应性挤出接枝方法、反应机理、设备及产物表征作一概述。
3.
It was successful that polar functionalized polypropylene (PP-CMAE) could be produced through reactive extrusion process of polypropylene (PP), coupling -maleic-ester (CMAE) and dicumyl peroxide (DCP) mkture.
在过氧化物的存在下,聚丙烯(PP)易于降解,因而进行反应性挤出接枝是很困难的。
3)  Plasticity in response
可塑性反应
4)  reactive extrusion processing
反应性挤出加工
5)  reactive extruded blend
反应性挤出共混
1.
It is found that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S/PC blend are enhanced by reactive extruded blending.
研究了噁唑啉官能化聚苯乙烯(RPS)与聚碳酸酯(PC)的共混反应,对反应性共混物及相应的非反应性共混物作了应力-应变试验及动态力学分析(DMA),并测定其接枝率及密度,发现反应性挤出共混提高了PS/PC共混物的力学性能。
6)  extrusion stress
挤压应力<塑性变形>
补充资料:块焦反应性指数和反应后强度


块焦反应性指数和反应后强度
lump coke reactivity index and post reaction strength

  kuaijiao fanyingxingZhlshu he fanyinghouqlangdu块焦反应性指数和反应后强度(lump cok“reactivity index and Post reaetion strength)在1 000一1300℃下测定块状焦炭与Co:的反应性时,同时得到的两个指标。它们用以评价燕炭反应性。测定原理在金属或耐火材料容器内放入焦炭试样。实验前先通氮气逐出空气。借助于容器外的加热元件加热焦炭试样,并调节温度,以达到实验要求。加热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当炉温加热到指定值后,开始通Co:与焦炭进行反应,在整个反应期间温度保持不变;另一种是当炉温达到某一温度时开始使焦炭与coZ反应,在反应的同时按一定升温速度提高反应温度,直至要求的终温。反应的气氛可用纯CoZ,也有模拟高炉内的气氛组成,使用按一定比例配合的C02、co、NZ、02和H必的混合气体。反应的时间、试样的粒度和数量都有相应的规定。 块焦反应性指数用coZ反应后块焦的质量损失百分数表示,其结果因试验条件不同可能相差很大,所以在说明块焦反应性指数时应同时标明所采用的方法。由于所用试样的粒度较大,测定的反应性受coZ扩散影响,因此这样测定的反应性有时注明是块体反应性。 焦炭反应后强度大多用转鼓测定。块度大、数量多的焦炭试样,可用米库姆转鼓或宽度减小的米库姆转鼓测定;(见米库姆转鼓试脸)小块度试祥有的用测焦炭结构强度(见焦炭显微强度)的方法测定;较新的方法是采用特定形状的焦样于反应后测定焦炭杭拉强度。 应用概况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高炉的大型化,焦炭反应性受到普遍重视。不少国家根据本国资源和技术需要制定了不同的测定方法,并用相应的指标控制焦炭质量。 (1)1 100℃下的块焦反应性。最早起源于日本新日铁,此后各国普遍采用。中国也已将其列入标准(GB4000)。测定装置如图。它是在1100℃恒定温度下用纯co:与直径20~焦球反应,反应时间为120~,试样重2009,以反应后失重百分数作为反应性指数(Cr)。反应后的焦炭在直径130~、长700~的I形转鼓中以每分钟20转转动600转,然后用10mm筛子筛分,测量筛上物占装入转鼓的反应后焦 一些国家3000耐以上高炉用焦达到的块焦 反应性指数(1 100℃)和反应后强度井恻枣御 注:除日本的为要求值外,其余为常年达到值。臀2助 口沙 块焦反应性测定装置 “一反应器;2一中心毛得口一进气管;3一排气瞥; b一工型转鼓:1一鼓体;2一马达;3一减速机;4一机架炭量的百分数作为反应后强度(‘)。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