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平准化贴现发电成本
1)  levelized discounted electricity generation cost
平准化贴现发电成本
2)  levelized discounted production water cost
平准化贴现产水成本
1.
The levelized discounted production water cost method and the new desalination economic evaluation program (DEEP1.
采用平准化贴现产水成本法和最新的海水淡化经济评价软件 (DEEP1。
3)  levelized energy cost
平准化电能成本
4)  levelized cost
平准化成本
5)  discovery cost
发现成本
1.
Through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discovery cost,the internalized cost and entrepreneurship,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entrepreneurship is the most important form to discover cost and save cost,the new business venture has opportunity to discover cost and save cost continuously,and the more opportunities of entrepreneurship will be found in the course of discove.
通过对发现成本、内化成本及创业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提出:创业是发现成本、节约成本最重要的形式;创业企业有不断发现成本、节约成本的机会;在发现成本、节约成本的过程中能挖掘更多的创业机会。
2.
On the ground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this paper inquires into the separation of discovery cost from discovery value, and the accounting problems.
以石油勘探开发活动为背景 ,探讨了发现成本与发现价值的脱离 ,以及由此引起的会计问题 ,进而 ,创立发现价值会计的概念和模式 ,作为对传统历史成本的发展和延伸。
6)  method of levelised costs
平准化成本计算法
补充资料:国债平准基金

国债平准基金形成与发展

  从平准基金作用的市场来分,目前主要有外汇平准基金、国债平准基金、粮食平准基金、股市平准基金等几类。

  国债平准基金是由偿债基金逐步演变而来的。偿债基金是18世纪由英国人瓦尔波首先提出来的,他主张由政府建立一种专门基金,用于偿债。1716年,在罗伯特 ·沃波尔爵士的组织下,英国开始设置减债基金(Sinking Fund)。1786年英国首相威廉·皮特根据理查德·普莱士关于“国家应当以单利息借款,以复利息放债”的建议,进一步修改了减债基金制度。普莱士认为,减债基金设立的理论依据,是按照复利累计计算法计算。他认为,如果以现存债额的1%为基金起点,用复利加以增殖,对3厘国债可以47年还清;对4厘国债可在42年内还清;对5厘国债可在37年内偿清。使用这种方法,可资用以买销国债的财源有二:一是政府每年提出的定额资金;二是已买销国债的利息增盈累积。当时英国的主要做法是:政府每年从国库收入中提出一定的金额,作为减债基金专门用来偿还国债。减债基金设有专门机构来负责管理。这一基金所生利息,按照计划以时价来收买国债,对于国库已经购进的国债,仍然付给定额的利息,盈利和余额归入基金,下年再继续购买国债,直到把国债全部买销完毕为止。设置减债基金的目的是为了平衡各年度的债务支出,使还债带有计划性和节奏性,使其发挥瞻前顾后、均衡年度间债务支出的作用。但英国在实际执行中并未产生预期的效果,其主要原因是减债基金大部分被政府在财政困难时滥加挪用,使减债基金名存实亡。以后普鲁士在1820年也实行过减债基金制度。

  日本是在1906年开始建立减债基金的。当时日本政府制定了国债处理基金特别会计法,并设置了国债处理基金。国债处理基金的资金来源有三项:一项是转入一定比例的国债余额——定额转入;另一项是转入一般会计结余金额的一部分——结余资金转入;还有一项是偿还国债所需金额的预算——预算转入。

  美国也曾设立了减债基金,1919年美国通过了战争借款法,以有计划地调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累积的国债为目的,设定了每年用于偿债的支出权限额;伴随罗斯福新政的实施,追加了作为偿债对象的支出,从法律上确定了这些持久性的支出权限额。具体编入减债基金有以下三种编入方法:(1)依据《1919年战争借款法》支出,其支出数额相当于1920年7月1日发行国债的余额减去同日政府持有外国政府债务额所得结果的2.5%。就利用减债基金买进或偿还的各种国债而言,其支出限额相当于当年应支付的利息额;(2)依据《1932年紧急救济及建设法》支出,支出额相当于该法预算支出的2.5%。当然,是否利用支出权限进行实际偿债,这主要取决于政府的态度。到本世纪20年代,其权限额几乎被充分利用,从而使战时国债的清理工作得以顺利推进。但是,由于30年代实行了罗斯福新政,此后发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了国债余额的增大,并因此使国债的偿还难以有规则地进行。在这种形势下,政府改行借新债还旧债的新政策。这样,减债基金的偿债目的逐渐消失了。

  综上所述,随着各国国债发行规模的日益庞大,当国债还债高峰降临时,最初以偿债为目的的减债基金已无法应付巨额的还本付息支出,这使政府不得不采取以新还旧的方式,偿债基金已名不符实,即其偿债功能丧失了,但其调控债市的功能却因基金较为稳定而越来越得到尽情的发挥。因此,平准基金逐渐取代了减债基金。

  国债平准基金发展到现在,其目的和作用与以往的减债基金截然不同,减债基金原来是为均衡债务支出,直至全部消除国家债务而设,而如今的平准基金是政府为了保护较高的国债信誉,以增强政府的偿债能力,保持国债持有人的预期,鼓励投资者认购国债,维护国债市场的持续稳定发展而设置。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