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通量[变化]周期
1)  flux period
通量[变化]周期
2)  weekly traffic pattern
周交通量变化图
3)  periodic variation
周期变化
1.
The time series of IGS stations in China are studied using spectrum analysis and wavelet analysis,and their periodic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are shown.
利用谱方法和小波技术分析了我国IGS站坐标时间序列,阐述了其周期变化特征,即绝大部分台站在N、E、U方向都具有半年周期性、年周期性,U方向周期特性相对明显,同时台站的主要周期成分和时频局部特性又具有一定区域性。
2.
Finding that there exists periodic variation about diurnal solar time and semi-diurnal solar time in rate of the cosmic ray.
利用小波变换,结合折叠周期分析方法,对羊八井宇宙线观测站Tibet II/HD阵列1997年11月到1998年6月的实验记录数据进行了周期分析,发现1TeV~10TeV宇宙线流强中存在着太阳日和半太阳日的周期变化。
3.
From the morphology of the spiral jet, it is found that there is a periodic variation in the structure of the jet, with a period of about 8-9 days.
通过对上海天文台佘山观测基地1997年3月至5月初期间所得到的Hale-Bopp彗 星喷流观测资料的处理和分析,发现该彗星的喷流结构有周期性变化,其周期为8—9 天,这种周期变化可能与彗星的自转轴在空间的进动周期有关。
4)  periodical changes
周期变化
1.
On the basis of measured mud fluid data in the Northern Channel of Changjiang Estuary in China,the periodical changes of mud fluid are discussed.
根据2000年长江口北槽浮泥的实测资料,分析浮泥厚度和体积等几何尺度随时间的变化,发现长江口北槽浮泥存在日、半月和年际三种周期变化;日周期的变化受潮流动力周期的控制,这是由潮流冲刷浮泥形成的悬沙并再絮凝沉积造成的;半月周期的变化受潮流半月周期变化引起的泥沙供给量的变化控制;年周期的变化主要是由影响细颗粒泥沙絮凝沉积的长江口水温的年度变化所控制,泥沙供给和动力的年周期变化也有一定的影响。
5)  change period
变化周期
6)  period variation
周期变化
1.
The possible influences of El Nio events on precipitation of Henan are discussed by comparing the period variation of SST cold or warm structures with dry or wet changes of Henan precipitation.
本文采用小波变换方法分析了近 5 0年来赤道东太平洋月海温距平序列和河南省月降水量距平序列的多层次时间尺度结构 ,对厄尔尼诺事件和河南降水的周期变化规律进行了对比分析 ,并讨论了厄尔尼诺对河南降水的可能影响。
补充资料:通量
分子式:
CAS号:

性质:(一)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物质的流通量或热流通量,如扩散通量,mol/(m2·s)、热通量,J/(m2·s)。(二)粒子通量N定义为时间间隔dt内粒子的增量dN,N=dN/dt,单位为s-1。粒子注量Φ:辐射场中某一点的注量是进入以该点为球心,截面为da的小球体内的粒子数dN除以da而得的商,即Φ=dN/da,SI单位为每平方米,(m-2)。粒子注量率φ单位时间内,进入单位面积的球体内的粒子数,定义为dΦ中除以dt的商,单位为m-2·s-1。    φ=dΦ/dt=d2N/dadt能注量ψ:进入单位截面积的球体内所有粒子能量之和(不包括静止质量),单位为J·m-2。    ψ=dEfi/da能注量率ψ:单位时间内进入单位面积球体内所有粒子能量之和,ψ=dψ/dr,单位为J·m-2·s-1。片状物料或短纤维状物料层堆在通气性底板上,从上方或下方垂直通入热气流的干燥法称为通流干燥。与热气流通过物料表面的干燥法相比,由于通流干燥传热系数较大和传热面积增大,水分与蒸气的迁移距离减小等原因,所以干燥速度很大。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