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re maximum heat flux (density)
堆芯最大热流[密度]
2) core average heat flux
堆芯平均热流密度
3) maximal heat flux
最大热流密度
4) core maximum heat flux
堆芯最大热通量
5) MCHF (maximum critical heat flux)
最大临界热流密度
6) minimum heat flux (MHF)
最小热流密度
1.
A theoretical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for predicting the minimum heat flux (MHF) point of the boiling curves for the water jet impingement boiling on the horizontal high temperature plate at the jet stagnation zone having the same size as the nozzle.
运用两相流边界层理论 ,对高温平板上过冷水自由喷流沸腾传热曲线最小热流密度点所对应的稳定蒸汽层内蒸汽极限流动条件进行了理论假定 ,得到了计算最小热流密度点热流密度和壁面过热度的半理论式 。
补充资料:临界热流密度
临界热流密度
critical heat flux
此时,有更多的汽泡生成。但热流密度增至c点后,如果继续增加热流密度,则由于汽泡密度太大,以致联成汽膜。这种汽膜将加热面与冷却剂隔开,从而使传热能力急剧下降,壁温将由c点急剧上升到。‘点.。点的热流密度(亦即c‘点的热流密度)即定义为临界热流密度。达到临界热流密度时出现的壁温急剧升高,可能造成释热元件表面过热,甚至烧毁。所以临界热流密度有时也被称作烧毁热流密t01卿l伽执j[0仪专屯1 八r.丫、沸腾工况下热流与沮压的关系a以下是液体自然对流工况.a一b是自然对流和泡核沸璐混合的工况;b-。是泡核沸璐工况;c一d是泡核沸璐和膜态沸肠混合的工况.d一e是膜态沸肠工况.e一f是膜态沸腾加辐射的 工况度。由于在此热流密度下开始偏离泡核沸腾而向膜态沸腾过渡,故又叫偏离泡核沸腾热流密度。 临界热流密度与实际(或设计的)热流密度之比称为偏离泡核沸腾比。设计上应保证偏离泡核沸腾比大于1。 影响临界热流密度的主要因素有冷却剂流速、压力和含汽量等。通常液流中含汽量愈大、流速愈低、则临界热流密度愈小。而压力的影响则不是单调的,低压下,临界热流密度随压力的增加而增大;高压下,则随压力的增加而减小。 实验的临界热流密度数据一般概括成经验公式的形式,其中的临界热流密度表示为各种自变t(有时还有一些因变量)的函数。这些公式都只在严格规定的各自变t范围内是最佳的,不推荐外推到这个范围之外。例如下述的W一3公式,临界热流密度qcr表示为 叮。,=3 .154Xlo‘〔(2.022一6.23sxlo一色P) +(0.1722一1.43xlo一吕P)exp(18.177 一5 .987xlo一’P)苏〕〔(0.1484一l.596x.+。·1729苏.二})x些瓮黔+1·。37〕 X(1 .157一0.869浓)〔0.2664 +0.8357exP(一124D。)〕(0.8258 +0.34lX10一8△H.)FW/mZ式中p为冷却剂工作压力,Pa;G为冷却剂质t流密度,kg/(h·m,);从为当t直径,m;不为计算点处的含汽量;△月一H一H.。为冷却剂在进口处的欠热焙差,H.为工作压力下冷却剂的饱和熔,J/kg;Hln为冷却剂在进口处的熔,J/kg,F为格架修正因子。公式的适用范围为:P=(6.59~15·86)x 10‘pa;G,(4·88~24·41)X lo6kg/(h·mZ);De一(5·08~17·78)X10一3m;X.簇o·15;H,。)930·4 X 10,J/kg。I一n]旧rel旧m一du临界热流密度(eritieal heat flux)由泡核沸腾转变为膜态沸腾时的单位表面积、单位时间内所传出的热t。它是反应堆热工水力设计中的一个限制t,即不允许热流密度达到或过分接近临界热流密度,以防发生嫩料元件的过热或烧毁。 图中给出沸腾工况下的热流与温压的关系.由图可见,在a一b段,随粉热流密度的增加,壁温逐渐升高。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