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alawi
[英][mə'lɑ:wi] [美][mə'lɑwɪ]
马拉维
1.
The Impact of Implement Free Primary Education Policy in Malawi and Ghana:Based on Equity and Efficiency Perspective
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对马拉维和加纳的影响初探——基于公平与效率视角的分析
3) Lake Malawi
马拉维湖
4) malapao fibre
马拉普纤维
5) manila fiber
马尼拉纤维
6) Maravi Confederacy
马拉维联盟
补充资料:马拉维
马拉维 Malawi 非洲东南部内陆国。全称马拉维共和国。面积 11.85万平方千米。人口 974.5万 ( 1994 )。绝大多数居民为班图语系黑人,主要有切瓦人和尼扬贾人 。官方语言为英语,国语为切瓦语。大多数信奉原始宗教,少数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首都利隆圭。
地理 马拉维西邻赞比亚,东北接坦桑尼亚,东部和南部与莫桑比克为邻。马、坦、莫 3 国间的马拉维湖为非洲第三大湖。东非大裂谷纵贯全境 ,境内多高原 ,3/4 国土海拔1000~1500 米。萨皮图瓦高峰海拔达 3000 米,为全国最高点。全境地处东南信风带 ,属热带草原气候 ,气候温和,雨量适中。
历史 公元16世纪,班图人开始大批移入马拉维湖西北一带,并在马拉维及临近地区定居。19世纪中叶,英国和葡萄牙殖民者相继入侵。1891年为“英属中非保护地”。1904年由英国政府直接管辖 。1907 年设总督 ,改称尼亚萨兰。1953年10月,英国强行把尼亚萨兰同南罗得西亚 (今津巴布韦)、北罗得西亚 (今赞比亚)合并为“中非联邦”。1963年2月1日尼亚萨兰实行内部自治。1964年7月6日独立,改国名为马拉维。1966年7月6日宣布成立共和国,仍留在英联邦内,班达任总统。1971年班达任终身总统。马拉维立国以后一直实行一党制。1991年受国际上特别是邻国政治多元化的影响,国内掀起多党制的风潮,1994 年5月,B.穆卢齐在首次全民大中当选总统。 政治 马拉维于1966年7月6日通过的宪法规定实行总统内阁制 , 总统为国家元首 、 武装部队总司令和政府首脑。1970年11月修改宪法,规定班达为终身总统。1993 年6月议会修改宪法,规定实行多党制,并取消总统终身制。马拉维议会为一院制。根据宪法,总统有权任命议长和若干名议员,有权宣布议会休会或解散。所有议员必须是马拉维大会党成员,并一律由总统终审批准;每届任期5年。1992年1月组成的政府,1993年9月改组。1994年反对党在大选中获胜执政。主要政党有:①马拉维大会党。执政党,1944年成立。②联合民主阵线。1992年3月成立。③争取民主联盟。1992年9月成立。 经济 马拉维为农业国。烟叶、茶叶和甘蔗为该国的三大经济作物,其中烟叶出口占出口总值的60%。1993年国民生产总值为 21 亿美元 。货币单位为马拉维克瓦查 ,汇率为6.8克瓦查兑1美元 (1994)。 马拉维矿藏有煤 、铝矾土、石棉、石墨、磷灰石、铀、铁等。森林面积约 73万公顷。工业主要是初级产品加工业,包括烟草、茶叶、蔗糖、酿酒、棉纺、建材等。农业为马拉维的经济命脉,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3。38%的土地为可耕地,85%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主要农作物有玉米、水稻、木薯等。主要经济作物为烟草、茶叶、甘蔗等。马拉维为非洲第二大烟草生产国。畜牧业以产牛羊为主。马拉维湖和希雷河上游为主要产鱼区。旅游业也有一定的外汇收入。外国游客主要来自津巴布韦、赞比亚、南非、英国等。主要旅游胜地为马拉维湖、国家公园、狩猎区和自然保护区。 马拉维以陆路交通为主。公路总长 13647千米。铁路总长789千米。马拉维有民用机场4个。 主要出口产品为烟草、咖啡、茶叶、蔗糖;进口主要为工业设备、石油、化工、化肥等产品。主要贸易对象有南非、英国、美国、日本、德国、荷兰以及南部非洲关税同盟成员国。马拉维常年接受外援。外援主要来自日本、英国、德国、美国以及世界银行、欧洲共同体等。 文化教育 马拉维沿用英国教育制度。学校分公立和私立两种。小学8年,中学4年。文盲率高。马拉维大学为全国唯一大学。主要报刊有《每日时报》、《马拉维新闻》。马拉维通讯社为官方通讯社,1966年创办。 对外关系 马拉维积极发展同英、美等西方国家的关系,同中国没有外交关系。 |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