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halling
['hæliŋ]
哈林舞
2) Hani songs and dances
哈尼族歌舞
1.
Hani songs and dances originated from productive practices and reflect Hani s life and labor.
哈尼族歌舞起源于生产劳动,反映了哈尼人的生产生活特色。
4) + Hasofer-Lind method
哈-林方法
5) Halprin
哈普林
补充资料:哈尼族
哈尼族 中国少数民族 。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南部礼社江下游红河西侧哀牢山区。人口125.4万(1990)。使用哈尼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原无文字,1957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 哈尼族与彝族可能同源于古羌人中逐渐南迁的一支。公元7世纪已居住于今哀牢山、无量山一带。南诏时,其分布区域与今哈尼族在红河外侧聚居区大体相同。在这一地区,元设和泥路,明初改为和泥府;后又分设纳楼、溪处、思陀、左能、落恐等长官司,隶临安府。以各部落首领任土官。哈尼族社会发展不平衡,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邻近汉族地区已进入封建领主制地主经济也有所发展;接近傣族的地区,则受傣族封建领主统治;个别地区还残存一定的原始农村公社土地所有制特点。哈尼族主要从事农业,善辟梯田种稻谷,掘坡地植茶林。家庭基本上是一夫一妻制,青年男女婚前社交自由。人死行土葬。仍保留有古羌戎父子联名制的传统。民间文学以创世史诗《奥色密色》为代表作。传统节日有十月节、六月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信仰多神崇拜和祖先崇拜。一般喜欢用自己染织的藏青色土布做衣服。男子穿对襟上衣和长裤,用黑布或白布裹头。妇女多穿右襟无领上衣和长裤,胸前挂成串的银饰,头戴镶有小银泡的圆帽,带耳环、耳坠和大手镯。
|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