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gruyere
瑞士干酪
2)  Switzerland
瑞士
1.
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 for Wast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in Switzerland;
瑞士电子废物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2.
Study on Small Mammals Population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in Wildflower Area Around Cultivated Land in Northern Switzerland;
瑞士北部农田周围野花地小型兽类种群结构特征的研究
3.
Survey of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n Switzerland;
中国针灸在瑞士的发展概况
3)  Swiss
瑞士
1.
Swiss experiences in protecting traditional industries and inspired Chinese action about T.C.M.;
瑞士保护传统产品的经验及对我国中药产品的启示
2.
On Primary Trends of Education Reform in Swiss;
瑞士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
4)  Wright's stain
瑞士色素
1.
Determination of trace samarium(Ⅲ) by inhibition kinetic spectrophotometry with samarium(Ⅲ)—potassium bromate—Wright′s stain;
Sm(Ⅲ)—KBrO_3—瑞士色素体系阻抑动力学光度法测定微量钐(Ⅲ)
5)  Swiss technology
瑞士技术
1.
The seventh CIMT and analysis of Swiss technology;
第七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瑞士技术评述
6)  Swiss Pavillion
瑞士馆
1.
Design Project of Swiss Pavillion,Shanghai Expo 2010;
上海2010世博会瑞士馆设计方案
7)  Swiss architecture
瑞士建筑
1.
This paper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Swiss architecture and makes comments upon the main features of them.
本文回顾了当代瑞士建筑的发展并对瑞士当代建筑的主要特征作了简要评述。
8)  Switzerland bank
瑞士银行
1.
Switzerland bank adopts the traditional trustworthy and superlative secrecy system,makes use of its excellent service quality and complete management technique,and applies advanced financial equipments.
瑞士银行运用传统的诚信体制,使用高级的保密制度,利用优秀的服务质量,采用完备的管理技术,应用先进的金融设备,通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创新后,创造了无与伦比的银行文化。
9)  Switzerland Growth Mode
瑞士模式
10)  Swiss education
瑞士教育
补充资料:瑞士
瑞士
Switzerland;Schweiz

   中欧的内陆国家。全称瑞士联邦。面积4.13万平方千米。人口699万(1993)。其中大多数为瑞士人,还有部分侨民。德、法、意3种语言均为官方语言;居民中讲德语的占64%,讲法语的占19%,讲意大利语的占8%;还有1%居民讲拉丁罗曼语,9%讲其他语言。信奉天主教的居民占46%,信奉基督教的占40%。首都伯尔尼。
   
   

瑞士国旗  国徽

瑞士国旗 国徽


   
    地理 东邻奥地利、列支敦士登,南界意大利,西连法国,北与德国接壤。全境地势高峻,分为3个自然地形区:西北部的汝拉山区 、南部的阿尔卑斯山区和中部高原。平均海拔约1350米。瑞意边界上的杜富尔峰,海拔4634米,为全国最高点。主要河流有莱茵河、罗讷河。湖泊多达1484个,最大的为闻名世界的日内瓦湖(莱蒙湖),面积约581平方千米。属温带气候,年均气温9℃。年均降水量530~1700毫米。
   
   

地图:瑞士

地图:瑞士


   
    历史 公元前58年被罗马军队征服。公元3世纪阿勒曼尼人(属日耳曼民族)侵入瑞士东部和北部 ,勃艮第人侵入西部并建立第一个勃艮第王朝  。6世纪,东部臣属日耳曼公爵,西部建立第二个勃艮第王朝。774年,瑞士领土全部并入法兰克王国。11世纪起受神圣罗马帝国统治。1291年乌里、施维茨和翁特瓦尔登3个州在反对哈布斯堡王朝的斗争中秘密结成瑞士永久同盟,奠定了瑞士作为独立国家的基础。后联盟不断扩大,组成松散的联邦。1499年摆脱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获得实际上的独立。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认瑞士独立。1798年遭法国入侵,在法庇护下成立“海尔维第共和国”,瑞士13个州的联邦瓦解。1803年恢复联邦制。1815年维也纳会议确认瑞士为永久中立国。1848年制订宪法,设立联邦委员会,成为统一的联邦制国家。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均保持中立。自1959年起,一直由激进民主党、瑞士社会党、基督教民主党和中间民主联盟组成联合政府,政局一直相对稳定。
    政治   瑞士宪法于1848年制订通过。1874年以来曾多次修改。宪法规定:瑞士是联邦制国家,各州为主权州,有自己的宪法。联邦政府管辖外交、国防、铁路、国家公路、邮电、海关、联邦税收和货币,其他事宜由州管辖。各州必须遵守联邦的全国性立法,并接受联邦监督。根据宪法,瑞士实行“公民表决”和“公民倡议”形式的直接民主,即凡修改宪法条款,签订15年以上的国际条约或加入重要国际组织,必须经过公民表决,由公民和各州通过方能生效。
   联邦议会由具有同等权限的国民院和联邦院组成,为联邦的立法机构。只有两院取得一致,法律或决议方能生效。国民院议员200人,由公民普选产生,任期4年。联邦院议员46名,任期长短因州而异,最长的为4年。
   联邦委员会(即政府)是国家最高行政机构,由7名委员组成,分任7个部的部长,实行集体领导。1995年联邦委员会主席卡斯帕·维利热。
   主要政党有:①激进民主党,1894年成立。②瑞士社会党,1888年成立。③基督教民主党,1912年建立,前身是人民保守党,1970年改用现名。④中间民主联盟,1919年由农民党和民主党合并组成。⑤瑞士劳动党   ,始称瑞士共产党,1912年成立,1944年改用现名。
    经济   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国。国内采取自由经济政策,政府尽量少干预,吸收大量外籍工人从事工资较低的劳动。在国际上,主张自由贸易,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受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影响,瑞士经济1992年出现负增长。1992年国内生产总值3383.55亿瑞郎(按当年市场价格计算)。货币单位瑞士法郎,汇率为1.37瑞士法郎兑1美元(1994年3月汇率)。
   水力资源丰富,利用率达95%。森林面积  112万公顷,覆盖率为28.7%,年产木材400多万立方米。主要工业部门有机械、化工、纺织、钟表、食品。雀巢食品公司为世界最大食品公司。1992年钟表出口额74亿瑞士法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约为国民生产总值的4%。主要农作物为小麦、燕麦、马铃薯和甜菜。肉类基本自给,奶制品自给有余。旅游业很发达,已有200多年历史 ,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发展山区旅游,建有轮齿轨铁路94千米,专线登山铁路50多条,电缆吊车线400多条,还有1000多条滑雪电缆吊椅线。主要旅游点有日内瓦、苏黎世、卢塞恩、迪溪诺等。
    境内以公路和铁路运输为主。铁路总长5348千米,已全部电气化  。公路总长7.1万千米。瑞士航空公司航线总长34.9万千米,飞经67个国家、107个城市;主要国际机场有苏黎世和日内瓦。
   外贸在瑞士经济中占重要地位。95%的原料、能源和60%的消费品依靠进口;本国工业产品的70%~90%需外销。主要出口商品是机械、冶金、化工医药、钟表、纺织品、服装以及食品;进口商品主要是原料、燃料半成品和耐用消费品。主要贸易伙伴是欧洲共同体国家、小自由贸易区国家和美国。
   瑞士对外投资额较高。1992年在国外投资总额已达8306亿瑞郎。主要投资在荷兰、英国、加拿大、德国、法国、美国等。瑞士每年拨出的对外发展合作援助为7亿瑞郎左右,援助项目主要是非洲、亚洲和拉美的农业和乡村建设。
   瑞士实行高工资、高福利、高消费政策。
    文化教育 教育事业由各州管理,自筹经费,自编教材。全国实行9年义务教育制。有10所高等院校,其中2所为联邦所办,即苏黎世高等工业大学和洛桑高等工业大学。瑞士有2个通讯社:瑞士通讯社和瑞士政治通讯社。影响最大的德语报纸是《新苏黎世报》  。各语区均有广播电台;德、法、意语区各设一电视台。
    对外关系   瑞士为永久中立国  ,奉行积极的中立政策。普遍性、善良服务和国际合作,构成瑞士外交政策的3要素。瑞士对外关系立足于欧洲,主张全欧合作。后来为适应国际局势的变化,对其中立政策有所调整,加强了外交活动,积极参加欧安会,支持“南北对话”  ,列席不结盟国家会议,并参加了除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外的所有联合国专门机构。还积极参加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从财政、物质到派遣人员方面均增加了援助。
   瑞士与欧共体的政治、经济关系密切。政治上与德、法、意、英等国经常磋商。1992年瑞士与欧共体贸易占其出口产品的58.9%,进口产品的73.4%。瑞士国外投资的40%在欧共体。在瑞士的外籍人有84万来自欧共体国家,占在瑞士外籍人总数的69.4%。
   瑞士是最早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西方国家之一。1950年9月14日两国正式建交并互派公使。1956年和1957年中瑞各自将公使馆升格为大使馆    近年来两国关系发展较快。1990年7月,中、瑞关于对所得和财产避免双重征税协定正式签字。1992年两国贸易额为6.83亿美元。
   瑞士于1868年同美国建交。两国政治关系良好,经济关系密切。瑞士主张加强西欧与美的团结,认为驻欧美军是“维持欧洲均势和瑞士中立的基本保证”。两国经常就国际经济和货币问题进行磋商。瑞士反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
   1989年之后,瑞士加强了与东欧国家的政治、经济联系。1990年3月,瑞士议会批准向波兰、匈牙利等国提供2.5亿瑞郎援助贷款,其中1.6亿用于鼓励瑞士企业到东欧投资和保证波兰支付从瑞士进口商品所欠贷款。
   
   

日内瓦市容

日内瓦市容


   
   

苏黎世风光

苏黎世风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