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铀氮化合物
1)  uranium nitrogen compound
铀氮化合物
2)  uranium plutonium nitride
铀钚氮化物
3)  uranium compound
铀化合物
1.
The Atomic and Molecular Mechanism for Uranium Compound Reaction and the Irradiance of Microwave Excitation Sulfur;
铀化合物反应机理与微波激励硫发光的原子分子机理
4)  uranyl compound
铀酰化合物
5)  nitrogen compound
氮化合物
1.
In this paper,the genesis,distribution,group composition,shortcomings of nitrogen compounds in the crude oil and the products were discussed.
介绍了石油及产品中氮化合物的起源、分布、分类、危害及各类氮化物的浓缩、分离、鉴定的各种方法。
2.
The dynamic oxygen uptake tester was used for studying the influence of nitrogen compounds on oxid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aturated hydrocarbons.
用动态循环吸氧的方法研究了吲哚和喹啉对饱和烃氧化特征的影响 ;通过分析饱和烃氧化过程中氢过氧化物含量的变化 ,探讨了氮化合物在氧化过程中的作用本质。
6)  nitrogen compounds
氮化合物
1.
The chemical mechanism of the nitrogen compounds in hydrocarbon oxidation was investigated by the combined method of determining hydroperoxide concentration, studying the oxid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hydrocar- bon with dynamic oxygen uptake method and identifying the structure of oxidation products of nitrogen compounds.
采用烃类氧化过程中氢过氧化物浓度分析、动态吸氧研究烃类氧化特征及氮化合物氧化产物结构鉴定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氮化合物影响烃类氧化的作用机理,并通过试验分析讨论了氮化合物与基础油氧化性能关系的复杂性。
2.
The enriching and isolation methods of nitrogen compounds in heavy petroleum were introduced.
介绍了重质石油中含氮化合物的富集方法及定性方法;并用柱层析一步法分离富集VGO油样( 恩氏蒸馏bp:335 ~500 ℃) 中的酸氮化合物,用1 mol/LHCl 和3 mol/LHCl 抽提VGO油样中的碱氮化合物,以色/ 质联用技术对各子组分进行定性鉴定- 结合质谱解析、质量色谱(MC) 方式、谱库检索、Lee 保留指数数据等对各氮化物联合定
3.
The acidic nitrogen compounds in heavy petroleum(bp:335~500℃)were directly isolated by column chromatography and basic nitrogen compounds were extracted with hydro chloric acid 1mol.
用柱层析一步法分离富集胜利减二线油样中的酸性氮化合物,用1mol/L盐酸及3mol/L盐酸萃取碱性氮化合物,以色/质联用技术结合质谱、质量色谱、谱库检索及Lee保留指数对照等对各氮化合物进行定性鉴定。
补充资料:铀化合物
      铀在不同情况下,可以生成U(Ⅲ)到U(Ⅵ)的各种铀化合物,其中最稳定的是U(Ⅵ)的化合物,其次是U(Ⅳ)的化合物。主要化合物有:氧化物、氟化物、碳化物、硅化物。(见彩图)
  
  
  氧化物  铀的重要氧化物有UO2、U4O9、U3O8、UO3和UO4,其中最稳定的是U3O8,其次是UO2
  
  二氧化铀 UO2   二氧化铀是深褐色粉末,密度为10.96克/厘米3,熔点2878°C。二氧化铀具有半导体性质,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下降。由于二氧化铀具有受强辐照时不发生异性变形、在高温下晶格结构不变、不挥发和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等特性,已广泛用于制造反应堆燃料元件。
  
  二氧化铀在室温下较稳定,但在空气中加热到200°C以上时会氧化成八氧化三铀。二氧化铀在高温下能与氟化氢、氟化铵等作用生成四氟化铀;溶解在过氧化氢的碱溶液中,生成过氧铀酸盐。二氧化铀可用金属热还原法还原成金属铀,还原剂常用钙和镁。
  
  具有工业意义的二氧化铀制备方法有两种:
  
  ① 高温还原法  三氧化铀或八氧化三铀在800~900°C与氢进行还原反应而得;或用氨作还原剂,在550°C也可制得二氧化铀。
  
  ② 热分解法 重铀酸铵(NH4)2U2O7、三碳酸铀酰铵(NH4)4[UO2(CO3)3]及草酸铀酰UO2C2O4等铀盐,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热分解,生成三氧化铀,分解产生的还原性气体,可进一步将三氧化铀还原成二氧化铀。分解温度约为450°C,还原温度为650~800°C。
  
  三氧化铀 UO3  三氧化铀随着生成条件不同,具有无定形和多种晶体结构,至少有六种晶体异构体,并各具有不同的特性。其颜色通常为橙色,随着晶体结构不同,颜色也不同。
  
  几乎所有的铀酰盐、铀酰铵复盐、铀酸铵盐在空气中煅烧,都可生成三氧化铀。工业上最常用的制备方法是三碳酸铀酰铵、硝酸铀酰 UO2(NO3)2、重铀酸铵及铀的水合过氧化物在400°C下热分解。
  
  八氧化三铀U3O8  八氧化三铀粉末的颜色随制备的温度不同而呈橄榄绿、墨绿,有时呈黑色。三氧化铀在温度大于500°C时,即可转化为八氧化三铀。重铀酸铵在800°C热分解也可得到八氧化三铀。
  
  氟化物  已发现的氟化物有UF3、U4F17、U2F9、UF5和 UF6。UF3不挥发。UF6是唯一稳定而易挥发的铀化合物,在气体扩散法分离铀同位素的工艺中,占有重要地位。四氟化铀则是生产金属铀工艺中的重要化合物。
  
  四氟化铀 UF4  四氟化铀呈翠绿色,又称绿盐。四氟化铀很稳定,在800°C才与氧反应,在250~400°C与氟反应生成六氟化铀,在高温下碱金属或碱土金属能将其还原成金属铀。四氟化铀的制法有两种:①湿法,在酸性溶液中,将六价铀还原成四价,再与氢氟酸作用,生成四氟化铀沉淀;在低于100°C时,在真空或惰性气体气氛中,用氢氟酸处理二氧化铀,也可得四氟化铀,称为低温氟化法。上述两种方法所得的四氟化铀都是水合物。②干法,二氧化铀和氟化氢在500~700°C可转化为四氟化铀;用氟里昂作氟化剂时,由于它具有还原性,也可以三氧化铀为原料制得四氟化铀:
  
  
  稍加入些氧,反应即不产生光气;以氢、氯化氢、三氯乙烷、四氟化碳等为还原剂,在高温下也可将六氟化铀还原为四氟化铀,此法也具有工业意义。
  
  六氟化铀 UF6  六氟化铀是近于白色的粉末,容易挥发,已广泛用于气体扩散法分离铀同位素。六氟化铀不很活泼,在一般条件下不与氧、氢或氯反应;与氢在300°C以上才发生反应,反应缓慢;与水反应剧烈,生成UO2F2和HF,并释放出大量热。六氟化铀是强氟化剂和氧化剂,它可使镍合金腐蚀形成氟化膜而抗腐蚀,还可与多数有机物起氟化反应。制备六氟化铀可用粉末状四氟化铀在约300°C与氟反应。
  
  铀酸盐  单铀酸盐和多铀酸盐(又称重铀酸盐)统称铀酸盐。单铀酸H2UO4形成的盐具有M2UO4通式,M是一价金属阳离子,铀呈六价。单铀酸在空气中与碱金属氧化物、碳酸盐或乙酸盐一起加热,可得单铀酸盐。多铀酸盐中重要的是重铀酸铵,在铀工业中是回收铀的重要中间产品,俗称黄饼。重铀酸铵的制法,在工业上是将氨水加入到硫酸铀酰或硝酸铀酰溶液中,即可生成重铀酸铵沉淀。重铀酸铵的分子式过去一直认为是 (NH4)2U2O7,近来研究表明,它是三氧化铀-氨-水的三元体系,随沉淀生成的pH等条件的不同,三元组成也不同。
  
  氢化铀 UH3 氢化铀是实验室中由铀制备大部分铀化合物的中间产物。块状金属铀在 250°C时与氢迅速反应,生成黑色粉末状氢化铀,温度高于400°C时,氢化铀开始分解,可得高活性细粉末状的铀。这种铀特别适于合成铀的化合物,这是氢化铀最主要的用途。
  
  铀的碳化物和硅化物  铀的碳化物具有独特的金属传导性,其熔点和硬度都很高,适于做核燃料。共有三种碳化铀:UC、U2C3和UC2。UC和分散在石墨中的UC2,是高温反应堆使用的核燃料形式。将氢化铀分解而得的细铀粉末与甲烷作用,在650°C生成UC,在950°C以上生成UC2。也可用碳还原氟化铀,然后用真空电弧熔化及浇铸而得UC。
  
  铀的硅化物主要是硅化铀U3Si,它的密度高(15.6克/厘米3),寄生中子吸收截面低,同时对水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初步辐照试验已证明,它是一个潜在的有用的核燃料。硅化铀可用真空感应炉熔化铀和硅制得,由于其组成范围很窄,实际上很少得到单相合金,往往含有过量的铀或U3Si2
  
  

参考书目
   E.H.P.科德芬克著,《核原料》编辑部《铀化学》翻译组译:《铀化学》,原子能出版社,北京,1977。(E.H.P.Cordfunke,The Chemistry of Uranium,Elsevier,Amsterdam,1969.)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