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对称能量
1)  symmetry energy
对称能量
2)  energetic asymmetry
能量不对称性
3)  energy asymmetry
能量反对称性
4)  Symmetry Local Energy Model (SLE)
对称局部能量模型(SLE)
5)  symmetry energy
对称能
1.
Probing the high density behavior of the symmetry energy by using the neutron-proton differential flow;
利用中-质微分流探测对称能的高密行为
2.
It is found that the free neutron-proton ratio as a function of the transverse momentum at the mid-rapidity is very sensitive to the density dependency of the symmetry energy especially at incident e.
基于同位旋和动量依赖的强子输运模型IBUU04,采用两种具有不同密度依赖的对称能研究了~(132)Sn+~(124)Sn反应系统在400MeV/A,600MeV/A,800MeV/A三种不同碰撞能量下中快度发射核子中-质比随横动量的变化关系。
3.
Comparing our calculated results with the experiment data,we explore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neutron skin thickness and the symmetry energy term of the equation of state(EOS) of nuclear matter.
挑选47组常用的Skyrme参数,采用Skyrme能量密度泛函结合拓展的Thomas-Fermi展开,用约束的密度变分法,我们计算了208Pb1、12~124Sn4、8Ca、96Zr1、8O等丰中子核的中子皮厚度并与实验数据分析抽取的中子皮厚度比较,研究了中子皮厚度与非对称核物质态方程中同位旋相关的对称能项之间的关系。
6)  symmetrical component
对称分量
1.
Partly decoupled harmonic power flow in symmetrical component coordinate system;
采用对称分量坐标的谐波潮流部分解耦算法
2.
An arithmetic for remote parallel compensation,based on symmetrical components harmonic power flow,is given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voltage distortion of sense loads.
介绍了对称分量下解耦谐波潮流计算,提出谐波异地并联补偿的算法,并给出计算实例。
3.
Based on the symmetrical component coordinate system , using the method of additional nodal injection, this paper presents a decoupling model of UPFC for the three phases power flow calculation.
基于对称分量坐标、用附加节点注入功率法,建立了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在给定控制方式下计算三相潮流的三序解耦模型;三序解耦潮流采用正序约束条件,UPFC正序模型按附加节点注入功率计算,负序、零序模型按附加节点注入电流计算;结合牛顿—拉夫逊法编制了该潮流计算程序。
补充资料:能量原理与能量法


能量原理与能量法
energy principles and energy methods

  nengliang yuanli yu nengliangfa能量原理与能量法(energy prineiple、and energy methods)根据能量来分析结构在外来作用下的反应的力学原理和方法。能量原理是力学中的机械能守恒定律或虚功原理在变形固体力学中的具体体现,它是能量法的理论基础,也是用能量法解题时必须满足的条件。这些条件是与平衡条件或位移协调条件等价的。能量原理和能量法与先进的计算技术相结合,显示出优越性。 应变能、余能和势能在单向应力状态下,弹性体的应变能密度(单位体积的应变能)怂可用一下式计算: ,‘一站O。凌它相当于图l中用阴影线表示的面积。另外,在单向应力状态下的余能(应力能)密度万可用下式计算: 万一俨:而它相当于图2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由图1.21;r知 2,+万=JO‘’)。‘。~J茸祥一言一一£ d£ 图J应变能密度图2余能密度图3线弹性情尤下的应变能密度与余能密度由图3可知,线弹性体的余能密度与应变能密度在数值上相等。在简单应力状态下的应变能密度或余能密度经过总加后,可得到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应变能密度或余能密度。把它们在整个弹性体的体积内积分就得出整个弹性体的应变能或余能。对于线弹性体,应变能或余能可表示为位移或应力(内力)的二次式。弹性体的应变能与外力势能的总和称为总势能。外力势能在数值上等于各个外力在施力点位移上所做功的总和冠以负号。 能量原理在给定的外力作用下,在满足位移边界条件的所有各组位移中.实际存在的一组位移应使总势能为极值。对于稳定平衡状态,这个极值是极小值。因此,上述能量原理称为极小势能原理。它等价于平衡条件(含应力边界条件)。在满足平衡条件(含应力边界条件)的所有各组应力(内力)中,实际存在的一组应力‘内力)应使弹性体的余能为极值。对于稳定平衡状态,这个极值是极小值。因此,这个能量原理称为极小余能原理。它等价于位移协调条件。 上述两个能量原理实际上就是数学中求泛函极值的变分原理,应变能和余能分别是以位移或应力(内力夕为自变函数的泛函。所以能量原理也称变分原理,是工程力学的电要组成部分。在变分原理中,位移的变分就是虚位移,应力(内力)的变分就是虚应力(虚力)。因此,能量原理中的极小势能原理又相当于虚位移原理,极小余能原理又相当于虚应力(虚力)原理。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