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once through steam boiler
直留汽锅炉
2) once-through steam boiler
直流(蒸汽)锅炉
3) boiler
[英]['bɔɪlə(r)] [美]['bɔɪlɚ]
锅炉,汽锅
4) Steam generating vessels,unfired
蒸汽锅炉,非直接火
5) Unfired steam boiler
非直接火蒸汽锅炉
6) Steam boiler
注汽锅炉
1.
This paper analysis the metallographic and metallic materials of three boilers burst tube in accident,which provide a basis for diagnosis and determine the common cause of the boiler tube burst accidents,and also set a foundation for the prevention measures of the steam boiler tube burst accident.
通过分析比较3个爆破炉管的成分、宏观形貌及显微组织,注汽锅炉炉管产生爆管的主要原因是炉管壁温超温所致。
补充资料:直流锅炉
没有汽包(锅筒),由给水泵的压力使给水经预热、蒸发到过热,一次流经各级受热面而产生额定参数和容量蒸汽的电厂锅炉。其蒸发区的循环倍率为1。
直流锅炉在20世纪20年代初即已发明,30年代开始应用。虽然它具有一系列优点:不用汽包;压力参数范围宽,既可用于亚临界压力锅炉,又可用于超临界压力锅炉;制造方便、节省钢材;启、停炉快速等。但由于它对水处理和自动控制的要求高,并且,在蒸汽参数和锅炉容量不大时其优点并不显著,因而发展不快。直到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于电厂锅炉向大容量、高参数方向发展,水处理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直流锅炉才获得迅速发展。除英、法等国外,很多国家都把直流锅炉作为大型电厂锅炉的主要型式。80年代,世界上最大容量的直流锅炉是美国4400吨/时超临界压力直流锅炉(配1300兆瓦机组)。中国于1968年建成第一台220吨/时高压直流锅炉,以后又陆续制成400吨/时超高压直流锅炉和1000吨/时亚临界参数中间再热式的直流锅炉。
水冷壁布置 直流锅炉水冷壁布置比较自由,形式很多,其基本形式有3种:水平围绕管圈式、回带管圈式和垂直管屏式(见图)。此外还有这 3种形式的派生型。基本形式中的前两种又称苏尔策式锅炉。它没有中间联箱,钢材较省,但水动力特性较差,安装、制造也较复杂,其原始形式已遭淘汰,派生型是苏联拉姆金教授的水平围绕上升管圈式锅炉。这种锅炉钢材最省,水阻力和热偏差较小,管圈中没有两相流体的分配问题,但其安装、支吊最复杂。70年代以来出现了UP一次上升式和FW两次上升垂直管屏式,水冷壁管都采用全焊气密膜式,这样便于制造、安装,简化了炉墙结构,可采用微正压燃烧,但只适用超大容量锅炉。
运行特点 直流锅炉由于蒸发和过热受热面没有明显的界限,故在其蒸发受热面中有时会出现流动不稳定和脉动等问题,需要在管组入口加装节流孔板,在进、出口联箱间加装呼吸联箱等措施来改善。另外,在蒸发受热面中会出现膜态沸腾(即受热面上生成的汽泡因来不及脱离而连成汽膜)现象,不利于热传导,以致造成管壁超温,影响锅炉运行安全。对此,可在高热负荷区的水冷壁中加装扰流子或采用内螺纹管等,以推迟膜态沸腾的出现。也可采用烟气再循环或调整燃烧器布置方式等措施以降低炉内最高热负荷。
直流锅炉中工质的流动无自平衡性,即吸热量多的管子因工质的比容增加,阻力加大,反而使通过的流量减少,产生了热偏差。因此,UP型直流锅炉多采用中间混合器,将水冷壁管中的流体在中途引出炉外进入混合器,使各管中流体的热焓、温度和压力充分混合均匀后再流回水冷壁以消除各管间的热偏差。混合的次数、位置和方法取决于锅炉的容量和特性。
由于运行条件对锅炉的调峰特性要求越来越高,直流锅炉对负荷变动的适应能力得到了重视。而具有螺旋上升管圈的直流锅炉对炉内热偏差的敏感性最小,管子间不存在两相流体分配问题,也不需要在管口装设孔板,因而具有良好的低负荷运行特性。此种类型的直流锅炉在电厂中采用较其他类型为多。
直流锅炉在20世纪20年代初即已发明,30年代开始应用。虽然它具有一系列优点:不用汽包;压力参数范围宽,既可用于亚临界压力锅炉,又可用于超临界压力锅炉;制造方便、节省钢材;启、停炉快速等。但由于它对水处理和自动控制的要求高,并且,在蒸汽参数和锅炉容量不大时其优点并不显著,因而发展不快。直到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于电厂锅炉向大容量、高参数方向发展,水处理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直流锅炉才获得迅速发展。除英、法等国外,很多国家都把直流锅炉作为大型电厂锅炉的主要型式。80年代,世界上最大容量的直流锅炉是美国4400吨/时超临界压力直流锅炉(配1300兆瓦机组)。中国于1968年建成第一台220吨/时高压直流锅炉,以后又陆续制成400吨/时超高压直流锅炉和1000吨/时亚临界参数中间再热式的直流锅炉。
水冷壁布置 直流锅炉水冷壁布置比较自由,形式很多,其基本形式有3种:水平围绕管圈式、回带管圈式和垂直管屏式(见图)。此外还有这 3种形式的派生型。基本形式中的前两种又称苏尔策式锅炉。它没有中间联箱,钢材较省,但水动力特性较差,安装、制造也较复杂,其原始形式已遭淘汰,派生型是苏联拉姆金教授的水平围绕上升管圈式锅炉。这种锅炉钢材最省,水阻力和热偏差较小,管圈中没有两相流体的分配问题,但其安装、支吊最复杂。70年代以来出现了UP一次上升式和FW两次上升垂直管屏式,水冷壁管都采用全焊气密膜式,这样便于制造、安装,简化了炉墙结构,可采用微正压燃烧,但只适用超大容量锅炉。
运行特点 直流锅炉由于蒸发和过热受热面没有明显的界限,故在其蒸发受热面中有时会出现流动不稳定和脉动等问题,需要在管组入口加装节流孔板,在进、出口联箱间加装呼吸联箱等措施来改善。另外,在蒸发受热面中会出现膜态沸腾(即受热面上生成的汽泡因来不及脱离而连成汽膜)现象,不利于热传导,以致造成管壁超温,影响锅炉运行安全。对此,可在高热负荷区的水冷壁中加装扰流子或采用内螺纹管等,以推迟膜态沸腾的出现。也可采用烟气再循环或调整燃烧器布置方式等措施以降低炉内最高热负荷。
直流锅炉中工质的流动无自平衡性,即吸热量多的管子因工质的比容增加,阻力加大,反而使通过的流量减少,产生了热偏差。因此,UP型直流锅炉多采用中间混合器,将水冷壁管中的流体在中途引出炉外进入混合器,使各管中流体的热焓、温度和压力充分混合均匀后再流回水冷壁以消除各管间的热偏差。混合的次数、位置和方法取决于锅炉的容量和特性。
由于运行条件对锅炉的调峰特性要求越来越高,直流锅炉对负荷变动的适应能力得到了重视。而具有螺旋上升管圈的直流锅炉对炉内热偏差的敏感性最小,管子间不存在两相流体分配问题,也不需要在管口装设孔板,因而具有良好的低负荷运行特性。此种类型的直流锅炉在电厂中采用较其他类型为多。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