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weaker hereditary
较弱遗传的
3) comparative genetics
比较遗传学
1.
Based on the population genetic characteristics in Tibetan Chicken,and combined with methods used in comparative genetics,it was proposed that to fully exploit this chicken resource as sooner as possible,the research results obtained in the other animals and avain should be shared.
介绍了家禽主基因的概念和研究现状,根据藏鸡遗传资源的特点,结合比较遗传学的方法,建议在藏鸡遗传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应尽快分享主基因研究在其它畜禽育种中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研究和开发藏鸡经济性状主基因资源的利用途径。
2.
And it lodged the concept of comparative genetics:the science that studies gene content and gene orders.
随之 ,发展出比较遗传学概念 :研究基因的排列顺序和基因数量的学科。
4) genetic vulnerability
遗传脆弱性
1.
This paper studies the reasons of causing crops genetic vulnerability which are finite elite cultivars replacing landraces with abundant diversity but genet icbase of these elite cultivars are very similar.
论述了作物遗传脆弱性形成的原因,即有限的优良品种取代各种地方品种大量推广种植,而推广品种的遗传基础逐渐趋于狭窄。
5) τ-weak hereditary ring
τ-弱遗传环
6) hereditarily weakly suborthocompact
遗传弱Subortho-紧
补充资料:比较档案学
档案学 分支学科。采用比较方法,研究不同国家、地区、时期档案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共性与特性,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档案工作理论与实践发展的不平衡性、差异性、联系性和继承性是建立比较档案学的基础。范围包括:国家与国家之间、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相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不同洲际地域之间、不同历史时期之间的档案学基础理论、档案事业发展史、档案资源管理与开发、档案事业组织与管理、档案工作应用技术各方面的比较研究,其基本特征是跨国度、跨地域、跨时期、跨学科的研究。采用的基本方法,是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方法。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比较属于横向比较。同一国家或地域不同时期的比较属于纵向比较,或称历史比较。两种方法也可以综合使用。运用比较方法研究档案学,不只是简单的、形式的类比,而是把档案学研究领域中可比的问题,放在一定社会环境中,联系历史背景,剖析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档案工作体制、原则、方法以及档案学术理论问题形成和发展的根源,即社会的、历史的、文化的根源,从更深层次上进行比较研究。当代档案事业是开放系统,一个国家的档案事业与国际档案界发生联系,各国档案事业与档案学的发展都有各自的长处和不足。通过比较研究可以揭示不同国家档案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异同、联系、影响、规律和发展趋势,可以开阔眼界、借鉴经验和取长补短,有利于各国档案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档案学及其各门分支学科的学术水平。
20世纪出现的一些档案学著作,对档案学领域中的比较研究有所加强,取得了一定成就。德国档案学家A.布伦内克的《档案学》(1953)一书采用历史比较方法,分析了欧洲16世纪到 18世纪事由分类原则(包括实用归纳法、合理演绎法)和 19世纪来源原则的发展过程及其不同特征,提出了自由来源原则。美国档案学家T.R.谢伦伯格的《现代档案──原则与技术》(1956)一书,广泛运用比较方法对比分析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的文件管理与档案管理的原则、方法与技术。作者在序言中说:"这本书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比较研究。"这部书已接近比较档案学,对全面了解欧美档案管理情况很有帮助。法国档案学家M.迪香的《各国档案法规的发展趋向》(国际档案理事会会刊《档案》第28期前言),对比分析了20多个国家颁布的档案法规,概括出档案立法活动的大体发展趋势,指出"档案管理的重大原则在世界各个地区正趋向一致"。比较档案学研究在中国已经提到日程,陈兆祦等撰写的《比较档案学导论》(《档案学通讯》1987年第1期),阐述了比较档案学的研究对象与目的、特点与方法论,并对档案学比较研究作了简要的回顾。进入80年代中期,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为研究生开设了比较档案学课程,把比较档案学作为档案学的一门分支学科进行建设。
20世纪出现的一些档案学著作,对档案学领域中的比较研究有所加强,取得了一定成就。德国档案学家A.布伦内克的《档案学》(1953)一书采用历史比较方法,分析了欧洲16世纪到 18世纪事由分类原则(包括实用归纳法、合理演绎法)和 19世纪来源原则的发展过程及其不同特征,提出了自由来源原则。美国档案学家T.R.谢伦伯格的《现代档案──原则与技术》(1956)一书,广泛运用比较方法对比分析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的文件管理与档案管理的原则、方法与技术。作者在序言中说:"这本书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比较研究。"这部书已接近比较档案学,对全面了解欧美档案管理情况很有帮助。法国档案学家M.迪香的《各国档案法规的发展趋向》(国际档案理事会会刊《档案》第28期前言),对比分析了20多个国家颁布的档案法规,概括出档案立法活动的大体发展趋势,指出"档案管理的重大原则在世界各个地区正趋向一致"。比较档案学研究在中国已经提到日程,陈兆祦等撰写的《比较档案学导论》(《档案学通讯》1987年第1期),阐述了比较档案学的研究对象与目的、特点与方法论,并对档案学比较研究作了简要的回顾。进入80年代中期,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为研究生开设了比较档案学课程,把比较档案学作为档案学的一门分支学科进行建设。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