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破拆训练设施
1)  forcible entry training facility
破拆训练设施
2)  fire training facility
消防训练设施
3)  tactical training facilities
战术训练设施
4)  practising methods
训练措施
5)  rescue training facility
抢险救援训练设施
6)  public vocational training facilities
公共职业训练设施
补充资料:战术训练
      单个士兵到战术兵团所进行的战术原则和战斗方法的训练。目的是提高军官组织与指挥战斗的能力,使士兵熟练战斗动作。
  
  简史  战术训练是随着军队武器装备和编制、体制的变化不断发展的。14世纪以前,军队的战术训练主要是演练方阵的排列和格斗技能。17世纪,有了改进,密集的方阵被线式队形所代替。18世纪中叶以后,火器有了改进,出现了线膛枪和伴随步兵作战的火炮,为了发挥火器威力,减少火力的杀伤,战术训练则致力于改革战斗队形,着重研练采用散兵线战术,使火力、机动、突击紧密结合。20世纪以来,坦克、飞机等的出现和发展,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导弹、核武器等的出现和发展,引起了战术思想、战斗手段、战斗组织指挥的变化,战术训练的内容更丰富,协同动作更复杂,组织协同的要求更高,合同战术训练在军事训练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革命战争年代的战术训练,通常是利用战役、战斗间隙进行,训练和战斗紧密结合。土地革命战争前期,主要是训练游击战战术,后期主要是训练运动战战术。抗日战争前期,以训练游击战战术为主,后期着重训练运动战和攻坚战的作战方法。解放战争前期,以训练运动战战术为主,后期则以训练阵地战战术为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需要,陆续颁发了战斗条令、训练大纲和教材,各军种、兵种和专业部队、分队进行了不同内容的战术训练,组织了各种规模的战术演习,部队战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分类  按战斗基本类型分为进攻战术训练和防御战术训练;按战术性质分为步兵分队战术训练,军种、兵种战术训练,勤务部队、分队专业战术训练和合同战术训练;按地形特点分为平原、高原、丘陵地、山地、江河、海岸、岛屿、水网稻田地、城市、戈壁、沙漠、热带山岳丛林地等战术训练。
  
  训练内容  通常包括:战术原则,作战对象的编制、装备及作战特点,有关战例,军种、兵种知识,组织指挥,协同动作以及各种保障等。军种、兵种和专业勤务部队、分队,根据各自的任务、特点,还有不同的训练内容。合同战术训练的内容重点是:合同战斗的基本原则,组织指挥,司令部工作,诸军种、兵种的协同动作,战斗保障和后勤保障等。步兵分队战术训练的内容重点是:战斗原则,组织指挥,战斗队形,战斗方法,运动方法,加强兵器的使用与火力的运用,分队之间的协同动作等。
  
  要求与方法  战术训练以战斗条令为依据,结合部队的作战任务、作战地区(包括空域、海域)特点,从实战需要出发,从难、从严进行实际作业和演练。方法是:部队、分队战术训练通常是先学习理论原则,尔后在现地进行战术分段训练、综合训练和演习;军官战术训练一般按理论学习、战例研究、想定作业、实兵指挥等步骤进行;司令部战术训练采取个人自学、部门研练和司令部演习等方法实施。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