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气幕弹诞生于战火纷飞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德国潜艇采用“狼群战术”疯狂地偷袭过往的同盟国的船舶,使其海上运输量骤减。为了扩大潜艇的攻击效果,德海军率先研制并使用了水下气幕弹。与此同期,美海军也另辟蹊径,把研制重点放到了气体对声波的散射和吸收上。美潜艇上使用的气幕弹先由火箭助推发射自航一段距离,然后自动打开密闭弹体,使弹内的化学药物与海水接触产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迅速构成大片密度和体积都较为稳定的气泡幕。 众所周知,烟幕是一种传统有效的遮蔽和迷盲手段。水下气泡幕的工作原理与烟幕颇为相似,所不同的是,前者主要逞威于水下战场,被海军军事专家称为“水下烟幕弹”。它采用化学或其他方法,在海水中产生大量的不溶或难溶于水的气泡,并漂浮在一定范围的海域内,形成大片气泡“云”或气泡“幕”。这些气泡体积通常是不相等的,其中直径较大的气泡上浮到水面的速度较快。而直径小于 0.2厘米的气泡则滞留在水中的时间较长或上浮速度缓慢,一般每秒几十厘米以下。那些半径在 0.01厘米~0.1厘米范围内的气泡谐振频率,正好在声纳和声自导鱼雷的主要工作频段间。比较先进的气泡幕反射能力是惊人的,即使非常强劲的主被动声纳也常被它弄得“头晕目眩”,无法识别真伪。实际上,气泡幕声波屏障既能遮蔽本艇内部辐射的噪声,又能衰减对方主动声纳探测声波的能量,使主/被动声纳和声自导鱼雷制导性能急剧下降,甚至完全失去与目标的接触。当然,老式气幕弹在新型反潜舰艇面前,几乎完全失效。因为这些反潜舰艇上装备了多普勒检测、相关处理和目标航迹跟踪等先进技术装备,识别能力大为提高。反潜自导鱼雷可以径直穿过气泡幕或绕过幕阵“杀”向敌潜艇。 为了真正适应未来水下战场的需要,各国海军采用了多项最新技术,使气幕弹能力更上一乘。主要改进措施是:一、增大气幕弹的工作频带,使它在声纳工作频带和鱼雷工作频带内,都能产生较理想的工作效果。二、提高气泡幕对入射声波的散射和吸收强度,使大部分声波能被气泡幕“吞噬”掉。三、延长气幕屏蔽和模拟反射体的作用时间。对气泡的半径、发气物质的反应速度、发泡量等都精心控制,使气泡幕的散射和吸收效果更为理想;同时尽可能延长气泡幕在水中滞留的时间。 气泡幕的全面更新和改进,无疑使水面舰艇和潜艇有了一道极有效的“ 护身符 ”。有的国家甚至别出心裁,制造了一种能把整艘潜艇前后左右全部包罩起来的气泡幕,使对方鱼雷找不到任何“下口之处”,无法进行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