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reactive particles
反应粒子
1.
The compound fraction of target surface was gotten from the rate equation s of sputtering and the transport equations of reactive particles .
由溅射速率方程和反应粒子输运方程得出了靶面化合物的覆盖度。
4) particle reaction
粒子反应
1.
A method which is independent on the momentum picture is introduced to calcu-late the threshold energy of initial state particle and the maximum energy of final state particlein particle reactions.
给出一种不依赖于具体动量图象求粒子反应中初态粒子的阈能和未态粒子最大能量的方法,并就常见的粒子反应作了讨论。
5) elementary particle
基本粒子
1.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tructure and model of elementary particles and points out that there is no limit to man s exploration on microworld.
介绍了基本粒子的结构和模型,指出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是无穷无尽的,近代天文观测已证实了宇宙往大、往小都是不可穷尽的。
2.
The mystery of physical microcosm is revealed through a survey of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cs-elements,atoms,atomic nuclei and elementary particles, especially human exploration of material structure in the past sixty years.
从对粒子物理学发展概况的简要叙述,回顾了从元素、原子、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的发展过程,特别是最近六十年以来基本粒子的发现和人类对物质结构的探索,揭示出物质物理微观结构的奥
3.
It is hypothesized that leptons and hadrons are all composed of unit particles and elementary particle reactions are the processes of pair production and annihilation of a unit partide and its antiparticle, change from a unit particle pair to another and recombination of unit particles.
本文把奇异数、粲数、底数和同位旋概念推广于轻子,认为轻子和强子都是由单元粒子组成的,并假设基本粒子反应过程是单元粒子产生、湮灭、转化和重组的过程,确定了基本粒子的特征组成,从组成上说明了基本粒子反应中产物和反应物之间的联系。
6) elementary particles
基本粒子
1.
Interactions between elementary particles and vacuum;
基本粒子与真空之间的相互作用(英文)
2.
The author brings the relation ship between elementary particles and quality-energy equation to light.
从能量的角度阐述基本粒子的构成 ,通过质能方程揭示基本粒子与能量的关系 ,阐明基本粒子所含能量的量、状况及本质 ,并介绍几种典型静质量基本粒子的构成特征。
补充资料:基本粒子
介于原子和层子之间的物质结构的一个层次。
人类直到20世纪初,还以为原子是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单元。后来,由于英国物理学家E.卢瑟福的发现,人们才认识到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绕核运转的电子所?槌傻摹?1922年,美国物理学家A.H.康普顿通过 X光散射实验,确认了光子的存在。1932年发现了中子,又确认了原子核是由中子、质子所组成。从此,人们就开始把质子、中子、电子、光子统称为基本粒子。
随着实验技术的不断革新,人们发现的基本粒子愈来愈多,1936年发现了μ子,它的性质很象电子,但比电子重;1947年发现了π介子,其质量介于质子和电子之间,介子因此而得名;接着又发现了 K介子和质量超过质子、中子的Λ超子、Σ超子、Ξ超子;60年代又发现了成百种寿命极短的强相互作用粒子,叫作共振态粒子。60年代前期,人们按自旋的不同和是否参与强相互作用,把基本粒子作了分类:
60年代中期,人们认识到强子仍是可分的,几百种强子(重子、反重子、介子)都是由 u、d、s三种层子(夸克)和ū、廀、宑三种反层子(反夸克)所构成的。1974年发现了J/ψ介子,层子增加到u、d、s、c四种(J/ψ由c'构成)。1978年又发现了г介子,层子增加到u、d、s、c、b五种(г由b姼构成)。由于对称性等考虑,人们相信还有第六种层子(据1984年报道,已被实验所证实),称为t层子,层子的自旋都是。为了解释为什么在重子Ω和重子共振态△+ +、△-中三个相同的层子可以处于相同的运动状态,人们又发现了"色"量子数。例如,u层子不是一种,而是三种,即"红"u层子、"绿"u层子、"蓝" u层子。对于 a、s、c......等层子也可依此类推。"红"、"绿"、"蓝" 都是"色" 量子状态的代号,而不是普通的颜色。
在轻子方面,1975年发现了τ子。它其实比质子还重,只是因为它不参与强相互作用,所以归入轻子类。人们也把它叫做重轻子。另外还发现中微子有ve、vμ、vτ三种,它们分别与 e、μ、τ相对应。
在传递相互作用的粒子方面,除光子外,1983年初又发现了传递弱相互作用的 W+、W-、Z0,其静止质量是质子的90~100倍,自旋是啚,叫做中间玻色子;高能实验的三喷注现象还间接证实了传递强相互作用的胶子的存在,其静止质量为 0,自旋是啚。这些传递相互作用的粒子统称为媒介子。
可以把目前已知的最基本的粒子列表如下:
由于多数物理学家相信表中所列的粒子也都不是基本的,而且物质世界结构有无限多的层次,所以"基本粒子"这个词已逐渐被"粒子"这个词代替。
人类直到20世纪初,还以为原子是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单元。后来,由于英国物理学家E.卢瑟福的发现,人们才认识到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绕核运转的电子所?槌傻摹?1922年,美国物理学家A.H.康普顿通过 X光散射实验,确认了光子的存在。1932年发现了中子,又确认了原子核是由中子、质子所组成。从此,人们就开始把质子、中子、电子、光子统称为基本粒子。
随着实验技术的不断革新,人们发现的基本粒子愈来愈多,1936年发现了μ子,它的性质很象电子,但比电子重;1947年发现了π介子,其质量介于质子和电子之间,介子因此而得名;接着又发现了 K介子和质量超过质子、中子的Λ超子、Σ超子、Ξ超子;60年代又发现了成百种寿命极短的强相互作用粒子,叫作共振态粒子。60年代前期,人们按自旋的不同和是否参与强相互作用,把基本粒子作了分类:
60年代中期,人们认识到强子仍是可分的,几百种强子(重子、反重子、介子)都是由 u、d、s三种层子(夸克)和ū、廀、宑三种反层子(反夸克)所构成的。1974年发现了J/ψ介子,层子增加到u、d、s、c四种(J/ψ由c'构成)。1978年又发现了г介子,层子增加到u、d、s、c、b五种(г由b姼构成)。由于对称性等考虑,人们相信还有第六种层子(据1984年报道,已被实验所证实),称为t层子,层子的自旋都是。为了解释为什么在重子Ω和重子共振态△+ +、△-中三个相同的层子可以处于相同的运动状态,人们又发现了"色"量子数。例如,u层子不是一种,而是三种,即"红"u层子、"绿"u层子、"蓝" u层子。对于 a、s、c......等层子也可依此类推。"红"、"绿"、"蓝" 都是"色" 量子状态的代号,而不是普通的颜色。
在轻子方面,1975年发现了τ子。它其实比质子还重,只是因为它不参与强相互作用,所以归入轻子类。人们也把它叫做重轻子。另外还发现中微子有ve、vμ、vτ三种,它们分别与 e、μ、τ相对应。
在传递相互作用的粒子方面,除光子外,1983年初又发现了传递弱相互作用的 W+、W-、Z0,其静止质量是质子的90~100倍,自旋是啚,叫做中间玻色子;高能实验的三喷注现象还间接证实了传递强相互作用的胶子的存在,其静止质量为 0,自旋是啚。这些传递相互作用的粒子统称为媒介子。
可以把目前已知的最基本的粒子列表如下:
由于多数物理学家相信表中所列的粒子也都不是基本的,而且物质世界结构有无限多的层次,所以"基本粒子"这个词已逐渐被"粒子"这个词代替。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