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literature tension
![点击朗读](/dictall/images/read.gif)
文学张力
1.
Excellent texts often collect kinds of literature tension, for example imagery, artistic conception, narration and character.
文学张力是一种动态的平衡。
3) Tension Poetics
![点击朗读](/dictall/images/read.gif)
张力诗学
1.
The New Criticism is also known as "Tension Poetics".
![点击朗读](/dictall/images/read.gif)
新批评派诗学又被称为“张力诗学”,由于旗帜鲜明的文本中心论和形式主义主张,新批评往往被视为纯粹的形式主义。
4) strain theory,tension theory
![点击朗读](/dictall/images/read.gif)
张力学说
5) the theory of the literary tension
![点击朗读](/dictall/images/read.gif)
文学张力论
6) tensimetry
[ten'simitri]
![点击朗读](/dictall/images/read.gif)
张力计量学
补充资料:拜耳氏张力学说
分子式:
CAS号:
性质:1885年德国化学家拜耳(A. von Baeyer)提出用来解释碳环化合物稳定性的学说。拜耳假定碳环在同一平面上,这样碳的键角势必与正常键角(109.5°)产生偏差,若有偏差就存在着张力,偏差越大,张力越大,碳环就越不稳定。该学说对环丙烷结构的假设已被X射线衍射实验所证实。然而环丁烷、环戊烷、环己烷的碳环却被证明并不在同一平面上,除存在角张力外,还存在非键原子间的张力,所以拜耳张力学说并不完善。直到20世纪50年代英国化学家巴顿(D. H. R. Barton)提出了构象理论,才解决了环烷烃的结构及反应性问题。
CAS号:
性质:1885年德国化学家拜耳(A. von Baeyer)提出用来解释碳环化合物稳定性的学说。拜耳假定碳环在同一平面上,这样碳的键角势必与正常键角(109.5°)产生偏差,若有偏差就存在着张力,偏差越大,张力越大,碳环就越不稳定。该学说对环丙烷结构的假设已被X射线衍射实验所证实。然而环丁烷、环戊烷、环己烷的碳环却被证明并不在同一平面上,除存在角张力外,还存在非键原子间的张力,所以拜耳张力学说并不完善。直到20世纪50年代英国化学家巴顿(D. H. R. Barton)提出了构象理论,才解决了环烷烃的结构及反应性问题。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