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大陆前缘
1)  precontinent
大陆前缘
2)  continental margin
大陆边缘
1.
Progress of Petroleum Geology Research for the East China Sea and On Tectonic Evolution of Cenozoic Basins in the Continental Margins along the West Pacific Ocean:An Evolutional Model of Oceanwards-receding Residual Rear-arc Basins;
从东海石油地质重要进展看西太平洋大陆边缘新生代盆地的构造演化——一种海沟向洋后退的残余弧后盆地演化模式
2.
Tectonics of subduction zone in the East Asia continental margin;
东亚大陆边缘的俯冲带构造
3.
There is not only mosaic structures consisting of small blocks and giant orogenic belts, but also modern continental margin with trenchs, island arc and basins lasting for 20 000 km.
这里不仅有若干小地块与巍峨造山带形成的镶嵌组合,还有以沟、弧、盆并行发育的长达近20000km的现代大陆边缘。
3)  epicontinental foreland basin
陆缘前陆盆地
1.
According to the tectonic evolution,structure of section,sequence relationship and source-reservoir-cap composition of foreland basins,the foreland basin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types including epicontinental foreland basin and intracontinental foreland basin.
依据前陆盆地的发展演化、剖面结构、层序关系和生储盖组合特点 ,将前陆盆地划分为陆缘前陆盆地和陆内前陆盆地两大类 ,其中陆缘前陆盆地包括周缘前陆盆地和弧后前陆盆地。
4)  microcontinental margin
微大陆边缘
5)  continental marginal arc
大陆边缘弧
1.
The Peri-Pacific fold system contains a continental marginal arc fold belt and a contnental marginal backarc fold belt of So.
滨太平洋褶皱系包含东南大陆边缘弧褶皱带和东南大陆边缘弧后褶皱带 ,是晚三叠世以来多期次继承性造山运动累积叠加形成的。
2.
It is explained that the Sinian-Silurian geotectonic attribution of the east part of South China is an orogenic belt made up of a continental marginal arc (eugeosynclinal type formation) and a retroarc basin (miogeosynclinal formation).
阐述了华南东部震旦-志留纪大地构造属性是大陆边缘弧(优地槽型建造)和弧背盆地(冒地槽型建造)造山带;中国南方中新生代大地构造属性是陆上三向造山带,南华造山带;指出把华南地台盖层褶皱、“松潘甘孜褶皱系”、“三江褶皱系”和“右江褶皱带”看做是印支褶皱的主张是一种误解。
6)  ancient continental margin
古大陆边缘
1.
In this region, the paleogeographic pattern along the ancient continental margin of the Yangtz Plate, was formed of the transitional facies zone alternating with littoral facies zone.
平面上,四个沉积体系组成了扬子板块西侧的古大陆边缘由过渡相区和滨岸相区相间分布的古地理格局;垂向上,两相区中的三个Ⅲ级T—R旋回层序也由不同的沉积体系组成,旋回层序的演化虽然受构造差异沉降影响,但仍以Ⅲ级海平面升降变化为主要控制因素,并具同步演化规律,可分别代表古大陆边缘活动型和相对稳定型的两种Ⅲ级T—R旋回层序模式。
补充资料:大陆边缘
      大陆与深海洋盆之间的过渡地带,即厚而轻的陆壳与薄而重的洋壳之间的接触地带,又称大洋边缘。位于滨岸地带与深洋底之间,与大陆、洋盆组成地球上一级构造地貌单位。
  
  组成单元  狭义大陆边缘主要指淹于海水下的大陆延续部分,即大陆架和大陆坡。常用的广义大陆边缘还包括大陆隆、海沟等(图1)。
  
  大陆架  环绕大陆的浅海地带,又称陆架、陆棚和大陆浅滩。其范围自海岸线(见海岸带)(多指低潮线)至海底坡度急剧增加的陆架坡折处。陆架坡折的水深变化在20~550米之间,平均约130米。也曾有人将200米等深线当作陆架的下限。陆架的平均坡度0°07′。陆架地形比较平坦,也有丘陵、盆地或谷地(高纬地带为冰川槽谷),起伏在20米左右。少数陆架属侵蚀类型,基岩裸露;多数陆架属沉积类型,主要为斑状分布的砂、粉砂和泥所覆。几乎所有大陆岸外均有陆架发育,但其宽度相差悬殊。有的陆架极窄,如太平洋东缘,而巴伦支海陆架宽达1300公里。渤海和黄海完全属於陆架,东海与南海的陆架也相当宽广(图2)。全球陆架平均宽75公里,总面积2710万平方公里,占全球面积5.3%。
  
  大陆架是相邻大陆向海下的自然延伸。陆架区广布形成于冰期低海面时海岸环境的砂质沉积物,许多陆架上还发现有属于潮间带和淡水的泥炭、生物,以及古河谷、堡岛和阶地等,表明陆架在不久前尚属海岸平原。塑造陆架地形的因素众多,除海面升降外,还受到波浪潮流运动、河流、冰川等侵蚀和沉积作用,生物活动和骨骼堆积,构造运动以及沉积负载引起的均衡沉降等影响。在不同地区可以有不同的主导因素。鉴于陆架坡折的平均水深十分接近于冰川极盛期的低海面,故一些学者认为大部分陆架和陆架坡折的形成,与第四纪海面升降过程中的侵蚀堆积作用有关。大陆架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砂矿等资源,其主权属所邻海域的国家所有。
  
  大陆坡  从大陆架外缘较陡处下降到深海底的斜坡,又称陆坡。它是围绕大陆地块,全球最绵长、宏伟的崖壁。大陆坡上界水深多在100~200米之间,下界约在1500~3500米处,在一些海沟地带陆坡延至更深处。大陆坡坡度多为3°~6°,1800米深度以上的平均坡度为4°17′。太平洋陆坡平均坡度 5°20′,大西洋陆坡平均坡度为3°05′,印度洋陆坡平均坡度2°55′。大型三角洲外侧的坡度最小,平均仅1.3°。珊瑚礁岛外缘的陆坡最陡,最大坡度可达45°。大陆坡可以是饱一斜坡,或台阶状斜坡,也有的坡形崎岖。大陆坡底质以泥为主,有少量砂砾和生物碎屑。大陆坡基底为变薄的大陆型地壳。有的陆坡在沉积作用下逐渐向洋推进,可形成缓斜的前展堆积型陆坡。有的陆坡沉积作用微弱,浊流和滑塌等侵蚀作用导致基岩裸露,地形复杂,则成为侵蚀型陆坡。还有的陆坡侵蚀堆积的改造作用较弱,断裂作用控制了陆坡地形,多见岩阶、陡崖,则属於断层型陆坡或断块型陆坡。与珊瑚礁生长有关的可形成陡峭的礁型陆坡。陆坡宽度约自20~100公里以上,总面积计2870万平方公里,占全球面积的 5.6%。东海大陆坡见于冲绳海槽东、西侧斜坡,南海海盆周缘也有陆坡发育。
  
  大陆隆  位于大陆坡与深海平原之间由沉积物组成的巨大缓坡,又称大陆基、大陆裙和大陆麓。常由许多海底扇连接而成。大陆隆一词是由美国B.C.希曾等1959年研究北大西洋海底地形时首次提出(并把它当作大陆边缘的组成单元之一。大陆隆坡度约自1:50~1:700,上部稍陡,下部较缓,平均坡度1:300。水深在1500~5000米之间。除了被海底谷地切割之处及少数海山外,地形起伏和缓。浊流沿海底峡谷将大量陆源沉积物输送到陆隆地带,陆隆上还有滑塌沉积、等深流沉积、半远洋沉积等。沉积物粒级多属粘土至细砂,以中粉砂最为典型。现代大陆隆一般沉积速率约4~10厘米/千年。大陆隆主要展布于大西洋型大陆边缘,如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南极洲的大部分周缘地带;沿西太平洋边缘海盆地陆侧也有少量分布,如南海海盆的部分边缘。大陆隆宽窄不一,约100至数百公里,宽者达1000公里以上。其总面积2500万平方公里,占全球面积4.8%。
  
  海沟  比相邻海底深2000米以上的两坡较陡的狭长深海洼地。常呈弧形或直线形,分布于大洋边缘,与岛弧或大陆相邻接。海沟是极为壮观的海底地形,长数百至5900公里,宽40~120公里,水深多为6000~11000米。全球最深点位于太平洋西部的马里亚纳海沟,深11034米。大多数海沟有不对称的"V"字形横剖面,洋侧坡(也称外壁)较缓,陆侧坡(也称内壁)较陡;沟坡上部较缓,下部较陡。平均坡度5°~7°,但汤加海沟有陡达45°的沟坡。海沟斜坡地形复杂,切割强烈,多见峡谷、台阶、堤坝和洼地等。沟底可被沉积物充填成不宽的平底,沉积物有红粘土、硅质沉积,也有来自相邻大陆或岛弧的浊流沉积、滑塌沉积。厚度一般不超过 1公里。海沟与洋盆之间,常有顺随海沟走向延伸的宽缓海底高地,高出洋盆底部200~500米,称外缘隆起。海沟主要见于环太平洋地区,大西洋和印度洋也有少数海沟(见表)。大多数海沟位于岛弧向洋一侧;少数海沟见于岛弧陆侧的边缘海盆地,如新不列颠海沟、新赫布里底海沟。海沟总是与板块俯冲的倾斜震源带(贝尼奥夫带)伴生。板块的俯冲带动洋底下倾、陷落,形成了地球表面最低洼的地方──海沟。
  
  类型  根据地形与构造特征,通常将大陆边缘划分为大西洋型大陆边缘与太平洋型大陆边缘。有的学者还划分出转换型大陆边缘。
  
  大西洋型大陆边缘  由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隆三单元构成,一般地形比较宽缓(图3)。它缺失海沟,位于板块内部,被动地随着板块而移动,无强烈的地震、火山和构造变动,故又称被动大陆边缘、稳定大陆边缘。这种大陆边缘的形成与大陆地壳的分裂和大洋盆地的新生有关,其前身一般是联合古陆破裂形成的大陆裂谷。随着大陆拉离、海底扩张,在张裂和沉陷背景下经长期侵蚀堆积作用塑造成现代大陆边缘。新生大陆边缘的陆架较窄,沉积层较薄,如红海两缘;成熟大陆边缘地形宽缓,沉积层较厚,如大西洋两缘。大西洋型大陆边缘分布甚广,主要见于联合古陆裂离形成的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的大部分周缘地带。
  
  太平洋型大陆边缘  陆架较窄,陆坡陡峭,陆隆为深邃的海沟所取代。地形高差悬殊,南美西缘安第斯山与毗邻的秘鲁-智利海沟之间高差14750米,为全球高差最大处。太平洋型大陆边缘位于板块俯冲边界;俯冲汇聚作用引起强烈的地震、火山和构造活动,也形成了巨大的地形高差,故又称活动大陆边缘、汇聚大陆边缘。这种大陆边缘包括岛弧-海沟系和安第斯型大陆边缘两类。前者海沟与岛弧相伴随,岛弧陆侧为边缘海,其中的深海盆地水深一般浅于大洋盆地,称边缘海盆地或弧后盆地,盆底可出现大洋型或过渡型地壳,其形成多与弧后拉张作用有关。边缘海盆地与岛弧、海沟组成统一的沟-弧-盆体系。安第斯型大陆边缘的海沟直接濒临大陆地块,火山弧展布于大陆侧缘,弧后无边缘海。太平洋型大陆边缘主要分布于太平洋周缘地带,也见于印度洋东北缘等地。
  
  转换型大陆边缘  其形成与沿转换断层的走向滑动有关。这种边缘可以转化为活动的,构成交替出现的盆地和岭脊,称大陆边缘地,如南加利福尼亚岸外。可以转化为被动的、陆架狭窄、陆架以外有水深较大的台阶,叫做边缘海台,如美国东南岸外的布莱克海台。
  
  研究意义  大陆架和大陆坡的基底为变薄的大陆型地壳,两者合称大陆台地。而海沟和大陆隆基底多为大洋型地壳。在沟-弧-盆体系中,陆壳与洋壳则交替出现。因而,对大陆边缘的研究,可以为大陆和洋盆的形成及其演化提供大量信息。大陆边缘濒临大陆物质源地,是全球最大的沉积区,尤其是大西洋型大陆边缘,接受了大量沉积形成大陆隆,是世界大洋中最庞大的陆源沉积体。大陆边缘沉积物占海洋沉积物总量的一半以上,巨厚沉积层中拥有富饶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陆架油气已经并将继续大力开发,陆坡和陆隆也具有良好的油气远景。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