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泥瓦工
1)  mason [英]['meɪsn]  [美]['mesṇ]
泥瓦工
2)  Mason hammer
泥瓦工锤
3)  mason's hand wooden board for taking mortar
泥瓦工用拖泥板
4)  tool for masonry & wood working
泥瓦和木工工具
5)  caster [英]['kɑ:stə]  [美]['kæstɚ]
铸币工,金属铸工,砖瓦泥工
6)  blast furnace sludge
瓦斯泥
1.
Experiments on Zinc Removal and Deoxidization from PISCL Blast Furnace Sludge were carried out.
对攀钢瓦斯泥进行脱锌还原试验,并分析了还原温度、还原时间、焦粉配比和石灰对脱锌还原效果的影响。
补充资料:金属铸币


金属铸币


【金属铸币】 1.贝币:始于殷周,系原始货币,种类不一,初为天然齿贝,有挑贝(小蚌)、蚌制贝,后由于天然齿贝不够,乃以仿制;从而产生了骨贝、石贝、陶贝。到殷商晚期铸有铜贝。 2.布币:以铜制造,因形状如铲,故又称铲币。布币品种繁多,有“空首尖足布”、“平底空首布”、“平肩弧足空首布”、“斜肩弧足空首布”、“耸肩尖足布”、“方足布”、“圆足布”还有“三孔布”、“折布”、“锐角布”等。王莽时期铸造了“十布”,即:小布、么布、幼布、厚布、差布、中布、壮布、弟布、次布、大布等,称“布货十品”。铸于始建国二年(公元ro年)。这些布上一般铸有地名,有的铸有币值面额。小布面值百文,小布以上每级面值递增一百,至大布面值千文。流通领域以三晋为主。 3.刀币:刀币的品种很多,开始行驶于西周初年,刀币根据形状,主要分大小两类,“大刀”是齐国的货币,“小刀”是燕赵的货币。“齐刀”制作精整,每枚重量1两左右。现在所知有六种,即:“六字刀”(或称“造邦刀”)、“四字刀”、“三字刀”;“即墨刀”、“安阳刀”和“覃邦刀”。也有人把齐刀分为四类;因造邦刀、四字刀、三字刀第一字均为“齐”字,故划为一类;即墨刀、安阳刀和覃邦刀各为一类。齐刀均铸有文字,而且都是一个化字。化字的含义是指货币的名称,还是指刀币的单位,尚无定论。小刀的种类也很多,有“针首刀”、“尖首刀”、“明刀”、“圆首刀”、“成白刀”等。小刀重量相差悬殊,如尖首刀每枚重约4钱,圆首刀重约2钱,针首刀重1钱到2钱;极小的针首刀不到1钱。小刀也铸有文字,但笔画简单,多为一个字。秦统一中国后,废刀、布、帛等币。到西汉末,王莽仿制古币,曾铸“错刀”、“契刀”。 4.环钱:系秦始皇改革币制前的金属货币。环钱亦称“圆金”。圆形,中央有一圆孔,铜质,有二十余种。钱上面铸有地名或重量,主要流通于战国时期的魏国和秦国。 5.蚁鼻钱:战国时期的一种金属币,多为铜质,如西瓜子或小指甲大小,正面有文字,有的似古文字的“贝”字。或认为是“晋”字,像人面,俗称“鬼脸钱”。另有的文字释作“各六朱”或“各一朱”。因三字连接,笔画像一只蚂蚁,又因两口像鼻孔,故称“蚁鼻钱”,流通于战国时期的楚国。 6.方孔钱:多系铜质,也有铁质铅质的,极少数是金的、银的。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半两”钱为统一的货币以后的两千多年间,历朝各代所通行的钱币圆形,中间都有方孔。方孔钱以秦“半两”为最早。清末民初的“宣统通宝”、“民国通宝”为最晚。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