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植物遗迹群
1)  ichnoflora
植物遗迹群
2)  plants fossil vestige
古植物遗迹
3)  ichnofauna
动物遗迹群
4)  remnant community
残遗植物群落
5)  plant population genetics
植物种群遗传学
6)  Ichnocoenosis
遗迹群落
1.
(1) Scoyenia ichnocoenosis, occurring in the alluvial plain or delta plain and shore deposits including extremely shallow lacustrine deposits,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fully abundant Scoyenia ichnogenus, and commonly a.
中国中新生代陆相沉积地层中的遗迹化石已知七大生态类型近 4 0种 ,按其形成的沉积环境可大致划分为三大遗迹群落 ,即①Scoyenia遗迹群落 ,代表冲积平原或三角洲平原至滨湖环境 ;②Macaronichnus Planolites遗迹群落 ,主要产生于浅湖环境及水下砂扇 (扇三角洲、浊积扇 )沉积环境 ;③Mermoides Neonereites遗迹群落 ,属典型半深湖—深湖环境的产
补充资料:北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迹自然保护区

北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迹自然保护区


国务院1992年批准建立的保护湾海底古森林遗迹自然保护区,位于福建省晋江市深沪湾内,面积3100公顷,其保护对象为海底古森林、杜蛎礁遗迹、海蚀变质岩等,这种类型的保护区不仅在我国独一无二,即便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保护区的建立对于研究古地理、古植物、古气候以及海洋变迁具有重要价值。

保护区濒临台湾海峡,地理结构奇特,名胜古迹甚多,自然风景优美,社会经济人文条件优越。区内有埋藏于潮间带经历7800多年历史的油杉树遗迹20多棵;又有大片成长于数千年前的壮蛎礁,典型的海蚀红土陵岩、卵石油滩岩和现代堆积中的细沙丘;还有可展示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等漫长地质历史演变的独特、典型、出露良好、多种多样的海蚀变质岩。保护区的建立,可为研究古海洋、古地理、古气候、古植物,研究台湾海峡地质构造与海平面升降运动及太平洋地质板块运动,研究泉州古港海外交通史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长期以来,福建泉州、晋江一带有过"沉东京,浮福建"的古代传说,且影响深远。海底古森林和壮蛎礁遗迹的严格保护,将有利于深沪湾和台湾海峡的地质构造运动和地震的研究。

7000年前的海底古森林和近万年前的壮蛎礁等珍贵的"自然古迹",以及保护湾海陆变迁的生动史话,无论对科学工作者或是游人都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因而保护区既可对群众进行科普教育,使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获得科学知识,又可为发展海滨旅游业提供重要的资源。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