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流体接触
1)  fluid contact
流体接触
2)  fluid-fluid contact
流体-流体接触面
3)  hydrodynamic contact
流体动压接触
1.
Boundary slippage was used to generate the load-carrying capacity of the hydrodynamic contact between two parallel plane surfaces.
分析表明,这种流体动压接触区具有显著承载能力。
4)  fluid contacting apparatus,fluid contacting unit
流体接触装置
5)  Touch current
接触电流
1.
In order to uniform the terms among different standards,it is suggested to rename the term leakage current in clause 13 to touch current in next amendment of standard.
考虑到不同标准之间术语的一致性,建议相关的标准技术委员会在修订标准时将第13章的泄漏电流(leakage current)改称为接触电流(touch current)。
2.
Based on studing the reason why the touch current of the electronic equipment exist and why it′s value exceed 3.
文章从接触电流成因、导致接触电流偏大的因素等2个方面对接触电流偏大的原因进行了理论分析,结合某电子设备的实例详细论述了该问题的解决过程,并最终给出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提供了相关问题的解决途径。
6)  contact seepage
接触渗流
补充资料:弹性流体动压润滑
      摩擦体表面的弹性变形和润滑液体的压力- 粘度效应,对润滑膜厚度和压力分布起显著影响的流体动压润滑。滚动轴承、齿轮传动和凸轮机构等点、线接触的摩擦副在一定条件下都有可能形成弹性流体动压润滑。计算弹性流体动压润滑膜厚度时,如使用经典润滑力学方程(如马丁方程),其值往往与实测结果差别极大。20世纪40年代末,苏联A.M.埃特尔和A.H.格鲁宾初步建立了弹性流体动压润滑计算方程。60年代,英国D.道森和G.R.希金森运用迭代程序进行数值计算,求得两弹性圆柱体平行接触面间的最薄润滑膜的计算方程。70年代,英国K.L.约翰逊、C.J.胡克和美国H.S.郑绪云等均曾提出点、线接触摩擦副的弹性流体动压润滑计算方程和相应的适用范围。图为典型的弹性流体动压润滑膜压力分布。在弹性流体动压润滑中,常采用膜厚比判断接触表面的润滑状态:式中h为油膜厚度;为综合表面粗糙度;h0为接触表面间的最薄润滑膜厚度;12 分别为两摩擦表面粗糙度的均方根值。一般说来,当< 1时,会产生粘着;1≤≤3时,摩擦副处于部分弹性流体动压润滑状态,有可能发生粘着磨损;> 3时,摩擦副处于全膜润滑状态,可认为不会发生粘着磨损。使用一般矿物油润滑和一般加工质量的几种常见的摩擦副,其膜厚比范围约为:滚动轴承,=1~2.4;齿轮传动,=0.6~1.8;凸轮机构,=0.3~1.2。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