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蛇曲带沉积
1)  flood-scroll
蛇曲带沉积
2)  sedimentation curve
沉积曲线
3)  sedimentary facies belt
沉积相带
1.
Advantageous sedimentary facies belt of reservoir is predicted by applying newest frequency division .
给出了目前地震资料的适用条件;对已经成形的属性分析技术进行了改进并联合地震反演技术对储层进行了精细描述;应用最新的分频解释技术预测储层的优势沉积相带;同时发展了以地震波特征点理论为基础的储层预测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  sedimentary facies
沉积相带
5)  sedimentary belt
沉积带
1.
According to rock associations and sedimentary features, 9 sedimentary belts are recognized from the old lands southeastward toward the basin during the latest Early—earliest Middle Ordovician (Fig.
研究表明 ,扬子陆块早奥陶世末期至中奥陶世 Darriwilian初期各类沉积呈明显带状分布 ,但南北两侧沉积带分布并不对称。
6)  Sedimentological zonation
沉积分带
补充资料:沉积相
沉积相
sedimentary facies 

   沉积物的特征及其生成环境的总和。简称相或岩相。沉积相的概念是1838年瑞士地质学家A.格雷斯利(1814~1865)建立的。他认为相有两个要点:①地层单元中的岩石面貌和古生物组合要一致。②在相同的古生物组合中,要明显地含有不同于其他相中的一些生物种属。并认为沉积相反映着沉积物形成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美国学者R.C.莫尔1948年提出沉积相的定义为“沉积相是沉积剖面中任何空间上独立的,与该剖面的其它部分有显著区别的部分”,强调了地层学的概念。苏联学者L.V.鲁欣1958年认为“把相理解为沉积物的特征及其生成环境的总和更加确切”。R.C.塞利1970年主张相可用5个参数来确定,即岩体的几何形态、岩性、古生物、沉积构造和古水流形式。1985年中国学者翟淳把沉积相分为5级。即相组、相、亚相、微相和相素。先根据自然地理条件分为大陆相组、海陆过渡相组和海相组,它们属一级相。再根据自然地理条件的局部变异划分出二级相,如大陆相组分为河流相、湖泊相、沼泽相、冲积扇相、残积坡积相、沙漠相、冰川相;海陆过渡相组分为三角洲相、河口湾相;海相组分为无障壁海岸相、有障壁海岸相、浅海陆棚相、次深海相和深海相。二级相下再分出三级相,或叫亚相,如河流相下再分为河床亚相、堤岸亚相、河漫滩亚相和牛轭湖亚相。再根据微地貌或岩性、古生物特征细分出第四级相,或叫微相,微相下再根据岩性分出若干相素。
   沉积相反映着地质时期地理环境的特征及其演变过程,因此研究它对了解各地质时代古地理环境和地壳的历史演变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对沉积矿产的普查勘探,查明地下水、油、气的分布规律,对工程建设的设计和规划均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