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erodible channel
侵蚀河槽
2) river erosion mechanism
河槽侵蚀机理
1.
The formation has been studied from railfall, river erosion mechanism and others in this paper.
本文从降雨、河槽侵蚀机理等方面进行了成因探讨,并提出了以疏导工程防止泥石流改道、控制古堆体活动为主的整治对策。
2.
The damage reasons are discussed depended on rainfall, river erosion mechanism and others.
从降雨、河槽侵蚀机理等方面进行了成因探讨,并提出了以疏导工程为主,防止泥石流改道,控制古堆体活动的整治对策。
3) groove erosion
沟槽侵蚀
1.
Monitoring of groove erosion could not only help to know the soil erosion rules, but be very useful for the production of sediment at small watershed and regional scales.
沟槽是径流与输沙通道和侵蚀主体,沟槽侵蚀监测对揭示水土流失规律和进行流域产沙模拟有重要意义。
4) erosion channel
侵蚀沟槽
1.
Consequently, many peculiar geological phenonena, such as the unusual erosion channels, are developed abundantly in the overwater plain.
黄河独特的水文条件、沉积物的细粒特性 ,以及黄河三角洲地区近年来的半干旱气候条件 ,尤其黄河近年来严重断流导致了黄河三角洲水上平原发育了大量的异常地质现象 ,特殊侵蚀沟槽便是其中之一。
6) erosion of river valley
河谷侵蚀
1.
On the basis of investigation and measurement in field and history data of erosion of river valley, the total erosion amount of the Bahe river valley in Xian region was studied, and the calculative formula of erosion amount of symmetric and nonsymmetrical river valley was given.
以野外调查测量与河谷侵蚀历史资料为依据,研究了灞河河谷土壤总侵蚀量和各阶段侵蚀量,并提出了非对称型河谷区与对称型河谷区的土壤侵蚀量计算公式。
补充资料:河槽形势
河流在发育过程中的平面、纵剖面和横断面形态特征。河谷中容纳洪水的部分称为河槽。山区河流河谷的形成兼受地壳构造运动和水流侵蚀的作用,发育过程一般以下切为主。平原河流的形成主要受水流横向侵蚀作用。大河上游多为山区河流,下游为平原河流,中游往往是山区河流向平原河流的过渡。
山区河流河槽形势 河槽横断面呈"V"或"U"形,断面狭窄,切割深,河床宽深比一般小于100,在峡谷段甚至小于10~20。洪水、平水和枯水河床无明显分界;山区河流平面形态决定于流经地区的地貌和地质特征,河中常见巨石突起,岸线极不规则,急弯卡口众多,开阔段与峡谷段相间出现。中国广东省连江,在全长 150公里的河道内,峡谷达10处,占总长的22%。山区河流河床纵剖面陡峻,形态极不规则,急滩深槽上下交错,河道中常出现台阶,南美洲奥里诺科河在支流卡罗尼河上有著名的安赫尔瀑布,落差达979米。
平原河流河槽形势 平原河流的平面形态常分为四种:①顺直型或边滩平移型;②弯曲型或蜿蜒型;③分汊型或交替消长型;④散乱型或游荡型。每种类型的前一个命名指平面形态,后一个指演变特征而言,它们彼此对应。但习惯上这四种河型,常依次称为顺直型、蜿蜒型、分汊型和游荡型。①顺直型河段的主流仍然是弯曲的,河槽中经常有泥沙的堆积体,如边滩、江心滩、江心洲和沙埂等。很长的顺直河段不多。②蜿蜒型河段由正反相间、曲率达到一定程度的弯道和介于其间长短不等的过渡段连接而成。河道向下游蜿蜒蛇行(图1)。中国渭河下游,汉江下游和素有"九曲回肠"之称的长江下荆江河段都是典型的蜿蜒型河段(图2)。③分汊型河段通常是宽浅水道,中间被沙洲、浅滩分隔(图3)。分汊型河段又可分为:顺直分汊型、弯曲分汊型、弓形分汊型和复杂分汊型四种。顺直分汊型河段的平面形态顺直对称、水流平顺地进入两汊道,分流角也大体相等。弯曲分汊型河段河弯平顺,主汊道位于凹岸一侧,水流顺畅地进入主汊道。弓形分汊型河段具有下列特点:直汊道与上游河段平顺衔接,侧汊道外形类似弯弓形,水流的方向与主汊道成较大的交角,复杂分汊型河段则具有河道众多,沙洲罗列的特点,其平面形态及入口水流条件都很复杂。中国长江自城陵矶至江阴河段全长1120公里,有分汊河段41处,长 817公里,占区间河长的78%。④游荡型河段,河身一般宽窄相间呈藕节状。在窄段,水流平顺,对下游河势有一定控制作用。在宽段,河身宽浅,河滩密布,汊道交织,河床冲淤变化迅速,主流摆动不定。中国黄河下游花园口河段(图4)和永定河下游芦沟桥至梁各庄河段都是著名的游荡型河段。河口区一般表现为三角洲形态。平原河流的横断面具有多种形式:顺直型河段多为抛物线形或矩形,蜿蜒型河段的弯段顶部多为不对称的三角形,江心洲分汊河段多呈马鞍形,游荡型河段往往具有不规则断面(图5)。平原河流河床纵坡平缓,水面比降一般为1‰~1‰以下。长江荆江段水面比降为0.42~0.560/000 ,汉江下游为0.39~0.56‰。平原河流的河床比降受河口侵蚀基面的控制。
法尔格定律 法国人M.法尔格分析了河流横断面和河流平面形态,水深与河流平面形态的关系,提出了6条定律:①差距定律。深槽最深部分和浅滩最浅部分分别位于河流最大曲度点和最小曲度点的下游处。②最大河深定律。河湾的曲度愈大,河床水深也愈大。③交点定律。为了得到最大平均水深,河曲带长度不应过长或过短,即河深随河长增大而增大,但当超过一定曲度后,河深反而随河长增大而减小。④中心角定律。在河曲带长度相等的条件下,中心角愈大,平均水深也愈大。⑤连续定律。河曲带曲度均匀变化,河床水深也均匀变化,河曲带曲度急剧变化,水深也急剧变化。⑥河床比降定律。若河湾的曲度平缓而连续地变化,则随着曲率半径增加,水深减小,反之,曲率半径减小,水深则增大。河床变化的程度,反映了河床比降的陡缓程度。
参考书目
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河流泥沙工程学教研室编著:《河流泥沙工程学》,上册,水利出版社,北京,1981。
华东水利学院等编:《河流动力学》,人民交通出版社,北京,1981。
山区河流河槽形势 河槽横断面呈"V"或"U"形,断面狭窄,切割深,河床宽深比一般小于100,在峡谷段甚至小于10~20。洪水、平水和枯水河床无明显分界;山区河流平面形态决定于流经地区的地貌和地质特征,河中常见巨石突起,岸线极不规则,急弯卡口众多,开阔段与峡谷段相间出现。中国广东省连江,在全长 150公里的河道内,峡谷达10处,占总长的22%。山区河流河床纵剖面陡峻,形态极不规则,急滩深槽上下交错,河道中常出现台阶,南美洲奥里诺科河在支流卡罗尼河上有著名的安赫尔瀑布,落差达979米。
平原河流河槽形势 平原河流的平面形态常分为四种:①顺直型或边滩平移型;②弯曲型或蜿蜒型;③分汊型或交替消长型;④散乱型或游荡型。每种类型的前一个命名指平面形态,后一个指演变特征而言,它们彼此对应。但习惯上这四种河型,常依次称为顺直型、蜿蜒型、分汊型和游荡型。①顺直型河段的主流仍然是弯曲的,河槽中经常有泥沙的堆积体,如边滩、江心滩、江心洲和沙埂等。很长的顺直河段不多。②蜿蜒型河段由正反相间、曲率达到一定程度的弯道和介于其间长短不等的过渡段连接而成。河道向下游蜿蜒蛇行(图1)。中国渭河下游,汉江下游和素有"九曲回肠"之称的长江下荆江河段都是典型的蜿蜒型河段(图2)。③分汊型河段通常是宽浅水道,中间被沙洲、浅滩分隔(图3)。分汊型河段又可分为:顺直分汊型、弯曲分汊型、弓形分汊型和复杂分汊型四种。顺直分汊型河段的平面形态顺直对称、水流平顺地进入两汊道,分流角也大体相等。弯曲分汊型河段河弯平顺,主汊道位于凹岸一侧,水流顺畅地进入主汊道。弓形分汊型河段具有下列特点:直汊道与上游河段平顺衔接,侧汊道外形类似弯弓形,水流的方向与主汊道成较大的交角,复杂分汊型河段则具有河道众多,沙洲罗列的特点,其平面形态及入口水流条件都很复杂。中国长江自城陵矶至江阴河段全长1120公里,有分汊河段41处,长 817公里,占区间河长的78%。④游荡型河段,河身一般宽窄相间呈藕节状。在窄段,水流平顺,对下游河势有一定控制作用。在宽段,河身宽浅,河滩密布,汊道交织,河床冲淤变化迅速,主流摆动不定。中国黄河下游花园口河段(图4)和永定河下游芦沟桥至梁各庄河段都是著名的游荡型河段。河口区一般表现为三角洲形态。平原河流的横断面具有多种形式:顺直型河段多为抛物线形或矩形,蜿蜒型河段的弯段顶部多为不对称的三角形,江心洲分汊河段多呈马鞍形,游荡型河段往往具有不规则断面(图5)。平原河流河床纵坡平缓,水面比降一般为1‰~1‰以下。长江荆江段水面比降为0.42~0.560/000 ,汉江下游为0.39~0.56‰。平原河流的河床比降受河口侵蚀基面的控制。
法尔格定律 法国人M.法尔格分析了河流横断面和河流平面形态,水深与河流平面形态的关系,提出了6条定律:①差距定律。深槽最深部分和浅滩最浅部分分别位于河流最大曲度点和最小曲度点的下游处。②最大河深定律。河湾的曲度愈大,河床水深也愈大。③交点定律。为了得到最大平均水深,河曲带长度不应过长或过短,即河深随河长增大而增大,但当超过一定曲度后,河深反而随河长增大而减小。④中心角定律。在河曲带长度相等的条件下,中心角愈大,平均水深也愈大。⑤连续定律。河曲带曲度均匀变化,河床水深也均匀变化,河曲带曲度急剧变化,水深也急剧变化。⑥河床比降定律。若河湾的曲度平缓而连续地变化,则随着曲率半径增加,水深减小,反之,曲率半径减小,水深则增大。河床变化的程度,反映了河床比降的陡缓程度。
参考书目
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河流泥沙工程学教研室编著:《河流泥沙工程学》,上册,水利出版社,北京,1981。
华东水利学院等编:《河流动力学》,人民交通出版社,北京,1981。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