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rustal structure
地壳构造;地壳结构
2) Crustal structure and tectonics
地壳结构与构造
3) crustal structure
地壳构造
1.
Combining with the data of four geological sections,the deep crustal structure and characters in Tanlu fault zone were studied.
结合4条地学断面资料,对郯庐断裂性质、深部地壳构造进行了研究。
2.
In this paper, some problems of gravity survey in the research of crustal structure were provided and discussed.
提出并讨论区域重力测量在研究深部地壳构造中的问题,包括重力各项外部改正、重力异常的划分以及异常解释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4) crustal structure
地壳结构
1.
Crustal structure and its tectonic response during Mesozoic and Cenozoic in Beijing-Tianjin-Tangshan and its adjacent region;
京津唐及邻区地壳结构的中新生代构造运动响应
2.
Crustal structure beneath the wide-angle seismic profile between Simao and Zhongdian in Yunnan;
云南思茅—中甸地震剖面的地壳结构
3.
Character of geophysical field and crustal structure of Okinawa Trough and adjacent region;
冲绳海槽及其邻域地球物理场与地壳结构特征
5) crust structure
地壳结构
1.
The feature of crust structure and deep fault in Hebei plain;
河北平原区地壳结构及深部断裂特征
2.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rust structure and the gravity and magnetic fields in northeast region of China;
东北地区重磁场与地壳结构特征
6) crustal structural zone
地壳构造带
补充资料:中国地壳构造发展阶段
构造阶段的概念源于人们对地质历史上造山运动和造山期的认识。造山期代表地壳运动的强化期,具有突发性质,因而可用以划分构造阶段。一般说来,构造大阶段和构造阶段基本上是全球性的。但造山期和构造期则可因大区而有不同。中国和亚洲东部构造阶段的特点是:①震旦纪前的晋宁运动影响普遍,地台形成及其盖层开始的时期明确;②海西运动和印支运动在很多地区不易区分。按构造阶段的发展可作出构造区划(见图)。
中国地壳构造发展的大阶段包括陆核形成大阶段、地台形成大阶段、联合古陆形成大阶段、联合古陆解体大阶段。大阶段下可分出阶段。各阶段发生的主要地质事件如表。
陆核形成大阶段 形成于28亿年前的古陆核见于华北地区。西部的鄂尔多斯陆核大部为中生界盖覆,由以麻粒岩变质相为主的岩系构成,与集宁群相当。华北东北部有蓟辽陆核,组成岩系以迁西群、阜平群为代表。东南部有河淮陆核,主要构成岩系是麻粒岩和片麻岩,有时也有镁质大理岩和石墨片岩等。
在扬子地台上,出露于黄陵背斜的崆岭群麻粒岩有28亿年的变质年龄值,所以鄂西-川中可能是古陆核。大别山群虽也有超过28亿年的岩石,但无法识别由其构成的地块。
此外,塔里木地台南部地球物理特征与华北的陆核区相似。由于阿尔金山地区已确定有太古宙地层,所以塔南陆核可能存在。
在三个地台区,古元古界变质岩系都有广泛分布,在华北和塔里木,太古宙地层和古元古界为似盖层的中元古界不整合覆盖,吕梁造山期影响普遍。扬子地台崆岭群地球化学特征以及下、中地壳的结构特征与华北有明显的差异。所以,华北地台与扬子地台在太古宙时很可能是不相连的。
地台形成大阶段 这一大阶段可以分为原地台形成(18亿年前)和地台形成 (8亿年前)两个阶段。从太古宙晚期到古元古代末,地壳的几个圈层都经历了重要的变化。在华北区,太古宙末期的五台群及同期的绿岩带的发育及其后的五台期造山活动使各陆核之间初步连接。在这个尚未稳定的基础上发育了以古元古界滹沱群为代表的原裂陷槽。滹沱群及同期地层的褶皱变质形成条带状的磨拉石造山沉积,并使整个华北区固结成一相对稳定的整体。这就是吕梁运动和华北原地台的形成。类似的过程见于塔里木的北缘,形成包括古元古界在内的稳定基底。扬子地台西南部在古元古代主要是岛弧向西扩展使地块增生的过程,但也有原裂陷槽的发育。
在华北和塔里木,中、新元古界是原地台上的似盖层沉积,所以地台的形成阶段主要是稳定化的过程。以华北为例,内部发育裂陷槽,南北边缘都出现边缘型裂陷槽,如秦岭和白云鄂博,特点是火山岩发育,陆壳变薄,向外过渡为洋壳。这种以拉伸为主的大陆边缘在外侧同样可造成挤压和洋壳俯冲,北秦岭的新元古代向陆俯冲可为例证。扬子地台由于基底固结较差,除鄂西和滇中分别发育神农架和昆阳裂陷槽,其西北和东南边缘则是边缘裂陷与岛弧俯冲并存,结果导致陆壳扩展增生,东南边缘更为明显。到新元古代,造山运动和造山沉积分布普遍,这就是晋宁运动和地台的最后形成。
看来,古元古代发育原裂陷槽,褶皱变质形成原地台,中、新元古代发育裂陷槽,进一步固结为地台,这是华北类型。古元古代原地台固结较弱,中、新元古代形成边缘裂陷和岛弧体系,这是扬子类型。
新元古代的另一特点是小型地块大量出现。如西北的准噶尔、柴达木、西藏的羌塘,东南的武功和陈蔡,有的是晚元古代或稍晚从母体大陆分裂而出,有的原来位置不明,或曾构成更大的块体,但作为阶段的特征,它们都是在晋宁运动期固结构成的。
联合古陆形成大阶段 这一大阶段包括震旦纪至三叠纪,由加里东、海西和印支3个阶段组成,但实际上海西阶段与印支阶段在中国、在亚洲不易区分。陆核形成、地台形成两大阶段是地表大陆地壳不断增长的过程,但从稳定地台形成之后,各大陆块各自作为一个整体在地表上发生相对位移和相互分合,而大陆地壳的总量可能并无大的变化。演变发展的主要过程包括了大陆边缘的破碎、移离,边缘海和岛弧的出现,岛弧外侧的洋壳俯冲和边缘海的封闭等,可称为大陆边缘的复杂化过程。这个过程在中国范围内有较好的体现。
在加里东阶段,华北地台主体的南北边缘都发生了边缘破碎和岛弧发育的现象。北缘的温都尔庙群是震旦纪至寒武纪、奥陶纪的岛弧组合地层,其上不整合覆盖中、上志留统,是岛弧向南叠接后的沉积,形成了狭长的加里东带。在南侧的北秦岭,以秦岭群为部分基底的奥陶纪岛弧带有奥陶系草滩沟群岛弧沉积,内侧有洋壳海底的边缘海。奥陶纪末形成加里东叠接带,与祁连山区的广大加里东造山区相连。柴达木地块可能原与阿拉善相连,新元古代张裂形成岛弧带及洋壳海,晚奥陶世至志留纪逐渐对接闭合。扬子地台与华夏地块之间,从元古宙到早古生代至少西段都是广深海域,自奥陶纪末至志留纪,扬子地台与华夏地块对接,形成广大的加里东造山区。
在海西-印支阶段,中国各大陆块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华北地台与塔里木地台尚未连结。但他们分别与西伯利亚-蒙古地块和哈萨克斯坦地块逐步接近。首先,在石炭纪蒙古地块的南缘扩展到额尔济斯-居延一线和苏尼特-贺根山一线。然后,在二叠纪末,塔里木地台、伊宁地块与准噶尔-哈萨克斯坦地块相互连结成为一体。华北地台北缘与佳木斯-松辽地块南缘沿苏尼特-林西一线对接。所以在中国境内,华北地台、塔里木地台与西伯利亚-蒙古地块之间主要是海西褶皱区。
扬子地台在海西-印支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张裂作用。地台西缘松潘地块、昌都地块和临沧地块从古生代中期即脱离扬子地台向西移离,到石炭纪、二叠纪有大规模的开裂和岩流的喷溢,但仍属于华夏植物群分布范围。在东南边缘和相邻的加里东褶皱区,泥盆纪、石炭纪都形成规模不同的裂陷。湘桂地区泥盆纪碳酸盐台地间的小型海槽,赣北乐平地区以及闽南石炭纪的裂陷槽都可作为例证。黔南、桂西发生在二叠纪的大规模裂陷,形成了右江地槽印支褶皱带,与粤闽沿海的印支带可能成弧形相连。海南地台属冈瓦纳大陆北部边缘体系,也在印支期与扬子-华南地台对接。扬子地台与华北地台的接近始于志留-泥盆纪,到中、晚三叠世,海域消失,互相对接,形成印支褶皱带,向西与巴颜喀喇和三江、滇西的广大印支褶皱区相连。所以中国扬子地台与华北、塔里木地台之间,主要是印支褶皱区,扬子地台和羌塘地块向北运移,使古生代的古特提斯海域闭合,其结果是欧亚古大陆主体的最终形成。
联合古陆解体大阶段 印支运动期以后,中国和亚洲的主要部分已全部固结。中国境内的主要经历是:①青藏地区的一些地块不断北移到位,最后形成青藏高原;②陆内碰撞和挤压形成大规模的逆掩推覆和不同类型的挤压盆地;③西太平洋边缘海-岛弧体系形成沿海的一些地体拼贴和陆上的张裂型盆地。
在中国西部地区,印支运动之后,羌塘地块之南形成新特提斯广海。羌塘地块与冈底斯地块之间的海域可能范围不广,于侏罗纪末、白垩纪初封闭,属于燕山构造阶段;冈底斯地块与喜马拉雅地块之间的海域范围更大,于白垩纪末、第三纪初封闭,属于喜马拉雅构造阶段(见表)。第三纪印度地块向北向东挤压,引起进一步的陆内碰撞,使柴达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南缘都受影响,形成山前盆地磨拉石堆积,在滇西、三江地区,直至龙门山前,也形成大规模的向东逆掩推覆和山前磨拉石堆积。
在中国东部地区,印支运动之后,出现大致北北东向的新华夏盆地群。在西带形成陕北和四川等大型内陆盆地,中带形成松辽、江汉等裂谷盆地,在北方的兴安-内蒙古和南方的闽浙沿海则发育大规模的火山喷溢和小型裂谷盆地。自晚白垩世起,张裂作用处于主导地位,与日本海和中国南海的开启有密切的关系。
与此同时,陆内碰撞与逆掩推覆也是重要现象。扬子地台向着华北地台的陆内俯冲导致秦岭山区大规模的向南推覆。也有向北的推覆和山前盆地的形成。这种向北的挤压可能与科拉板块的向北推移有关。在扬子地台的东南缘,雪峰山区和皖南赣北,也出现大规模的向西北的逆掩推覆,时代都是燕山期的。华北地台北缘阴山-燕山带以及内蒙古地区的向南逆掩推覆也是燕山期的产物。所以,中国的构造和地势格局的基础主要是在燕山构造阶段形成的。
在中国范围内,既有保存较好的古老的陆核,又有最新地质时期才褶皱抬升的巨大山系和高原;既有长期稳定发展的古老地台区,又有在地质晚期才逐步拼贴的地体形成的造山带。它们之间有消失了的洋壳海盆,也有经过分裂移离和(或)大规模挤压、碰撞、叠覆的大陆地壳块体。这些构造过程留下了丰富的记录。对中国地质构造的研究,将为全球构造的研究作出重要的贡献。
参考书目
黄汲清等:中国大地构造基本轮廓,《地质学报》,1977,2期。
任纪舜、姜春发等:《中国大地构造及其演化》,科学出版社,北京,1980。
杨遵仪、程裕淇、王鸿祯:《中国地质学》,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北京,1989。(Yang Zunyi,Cheng Yuqi and Wang Hongzhen,The Geology of China,Clarendon Press,Oxford,1986.)
中国地壳构造发展的大阶段包括陆核形成大阶段、地台形成大阶段、联合古陆形成大阶段、联合古陆解体大阶段。大阶段下可分出阶段。各阶段发生的主要地质事件如表。
陆核形成大阶段 形成于28亿年前的古陆核见于华北地区。西部的鄂尔多斯陆核大部为中生界盖覆,由以麻粒岩变质相为主的岩系构成,与集宁群相当。华北东北部有蓟辽陆核,组成岩系以迁西群、阜平群为代表。东南部有河淮陆核,主要构成岩系是麻粒岩和片麻岩,有时也有镁质大理岩和石墨片岩等。
在扬子地台上,出露于黄陵背斜的崆岭群麻粒岩有28亿年的变质年龄值,所以鄂西-川中可能是古陆核。大别山群虽也有超过28亿年的岩石,但无法识别由其构成的地块。
此外,塔里木地台南部地球物理特征与华北的陆核区相似。由于阿尔金山地区已确定有太古宙地层,所以塔南陆核可能存在。
在三个地台区,古元古界变质岩系都有广泛分布,在华北和塔里木,太古宙地层和古元古界为似盖层的中元古界不整合覆盖,吕梁造山期影响普遍。扬子地台崆岭群地球化学特征以及下、中地壳的结构特征与华北有明显的差异。所以,华北地台与扬子地台在太古宙时很可能是不相连的。
地台形成大阶段 这一大阶段可以分为原地台形成(18亿年前)和地台形成 (8亿年前)两个阶段。从太古宙晚期到古元古代末,地壳的几个圈层都经历了重要的变化。在华北区,太古宙末期的五台群及同期的绿岩带的发育及其后的五台期造山活动使各陆核之间初步连接。在这个尚未稳定的基础上发育了以古元古界滹沱群为代表的原裂陷槽。滹沱群及同期地层的褶皱变质形成条带状的磨拉石造山沉积,并使整个华北区固结成一相对稳定的整体。这就是吕梁运动和华北原地台的形成。类似的过程见于塔里木的北缘,形成包括古元古界在内的稳定基底。扬子地台西南部在古元古代主要是岛弧向西扩展使地块增生的过程,但也有原裂陷槽的发育。
在华北和塔里木,中、新元古界是原地台上的似盖层沉积,所以地台的形成阶段主要是稳定化的过程。以华北为例,内部发育裂陷槽,南北边缘都出现边缘型裂陷槽,如秦岭和白云鄂博,特点是火山岩发育,陆壳变薄,向外过渡为洋壳。这种以拉伸为主的大陆边缘在外侧同样可造成挤压和洋壳俯冲,北秦岭的新元古代向陆俯冲可为例证。扬子地台由于基底固结较差,除鄂西和滇中分别发育神农架和昆阳裂陷槽,其西北和东南边缘则是边缘裂陷与岛弧俯冲并存,结果导致陆壳扩展增生,东南边缘更为明显。到新元古代,造山运动和造山沉积分布普遍,这就是晋宁运动和地台的最后形成。
看来,古元古代发育原裂陷槽,褶皱变质形成原地台,中、新元古代发育裂陷槽,进一步固结为地台,这是华北类型。古元古代原地台固结较弱,中、新元古代形成边缘裂陷和岛弧体系,这是扬子类型。
新元古代的另一特点是小型地块大量出现。如西北的准噶尔、柴达木、西藏的羌塘,东南的武功和陈蔡,有的是晚元古代或稍晚从母体大陆分裂而出,有的原来位置不明,或曾构成更大的块体,但作为阶段的特征,它们都是在晋宁运动期固结构成的。
联合古陆形成大阶段 这一大阶段包括震旦纪至三叠纪,由加里东、海西和印支3个阶段组成,但实际上海西阶段与印支阶段在中国、在亚洲不易区分。陆核形成、地台形成两大阶段是地表大陆地壳不断增长的过程,但从稳定地台形成之后,各大陆块各自作为一个整体在地表上发生相对位移和相互分合,而大陆地壳的总量可能并无大的变化。演变发展的主要过程包括了大陆边缘的破碎、移离,边缘海和岛弧的出现,岛弧外侧的洋壳俯冲和边缘海的封闭等,可称为大陆边缘的复杂化过程。这个过程在中国范围内有较好的体现。
在加里东阶段,华北地台主体的南北边缘都发生了边缘破碎和岛弧发育的现象。北缘的温都尔庙群是震旦纪至寒武纪、奥陶纪的岛弧组合地层,其上不整合覆盖中、上志留统,是岛弧向南叠接后的沉积,形成了狭长的加里东带。在南侧的北秦岭,以秦岭群为部分基底的奥陶纪岛弧带有奥陶系草滩沟群岛弧沉积,内侧有洋壳海底的边缘海。奥陶纪末形成加里东叠接带,与祁连山区的广大加里东造山区相连。柴达木地块可能原与阿拉善相连,新元古代张裂形成岛弧带及洋壳海,晚奥陶世至志留纪逐渐对接闭合。扬子地台与华夏地块之间,从元古宙到早古生代至少西段都是广深海域,自奥陶纪末至志留纪,扬子地台与华夏地块对接,形成广大的加里东造山区。
在海西-印支阶段,中国各大陆块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华北地台与塔里木地台尚未连结。但他们分别与西伯利亚-蒙古地块和哈萨克斯坦地块逐步接近。首先,在石炭纪蒙古地块的南缘扩展到额尔济斯-居延一线和苏尼特-贺根山一线。然后,在二叠纪末,塔里木地台、伊宁地块与准噶尔-哈萨克斯坦地块相互连结成为一体。华北地台北缘与佳木斯-松辽地块南缘沿苏尼特-林西一线对接。所以在中国境内,华北地台、塔里木地台与西伯利亚-蒙古地块之间主要是海西褶皱区。
扬子地台在海西-印支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张裂作用。地台西缘松潘地块、昌都地块和临沧地块从古生代中期即脱离扬子地台向西移离,到石炭纪、二叠纪有大规模的开裂和岩流的喷溢,但仍属于华夏植物群分布范围。在东南边缘和相邻的加里东褶皱区,泥盆纪、石炭纪都形成规模不同的裂陷。湘桂地区泥盆纪碳酸盐台地间的小型海槽,赣北乐平地区以及闽南石炭纪的裂陷槽都可作为例证。黔南、桂西发生在二叠纪的大规模裂陷,形成了右江地槽印支褶皱带,与粤闽沿海的印支带可能成弧形相连。海南地台属冈瓦纳大陆北部边缘体系,也在印支期与扬子-华南地台对接。扬子地台与华北地台的接近始于志留-泥盆纪,到中、晚三叠世,海域消失,互相对接,形成印支褶皱带,向西与巴颜喀喇和三江、滇西的广大印支褶皱区相连。所以中国扬子地台与华北、塔里木地台之间,主要是印支褶皱区,扬子地台和羌塘地块向北运移,使古生代的古特提斯海域闭合,其结果是欧亚古大陆主体的最终形成。
联合古陆解体大阶段 印支运动期以后,中国和亚洲的主要部分已全部固结。中国境内的主要经历是:①青藏地区的一些地块不断北移到位,最后形成青藏高原;②陆内碰撞和挤压形成大规模的逆掩推覆和不同类型的挤压盆地;③西太平洋边缘海-岛弧体系形成沿海的一些地体拼贴和陆上的张裂型盆地。
在中国西部地区,印支运动之后,羌塘地块之南形成新特提斯广海。羌塘地块与冈底斯地块之间的海域可能范围不广,于侏罗纪末、白垩纪初封闭,属于燕山构造阶段;冈底斯地块与喜马拉雅地块之间的海域范围更大,于白垩纪末、第三纪初封闭,属于喜马拉雅构造阶段(见表)。第三纪印度地块向北向东挤压,引起进一步的陆内碰撞,使柴达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南缘都受影响,形成山前盆地磨拉石堆积,在滇西、三江地区,直至龙门山前,也形成大规模的向东逆掩推覆和山前磨拉石堆积。
在中国东部地区,印支运动之后,出现大致北北东向的新华夏盆地群。在西带形成陕北和四川等大型内陆盆地,中带形成松辽、江汉等裂谷盆地,在北方的兴安-内蒙古和南方的闽浙沿海则发育大规模的火山喷溢和小型裂谷盆地。自晚白垩世起,张裂作用处于主导地位,与日本海和中国南海的开启有密切的关系。
与此同时,陆内碰撞与逆掩推覆也是重要现象。扬子地台向着华北地台的陆内俯冲导致秦岭山区大规模的向南推覆。也有向北的推覆和山前盆地的形成。这种向北的挤压可能与科拉板块的向北推移有关。在扬子地台的东南缘,雪峰山区和皖南赣北,也出现大规模的向西北的逆掩推覆,时代都是燕山期的。华北地台北缘阴山-燕山带以及内蒙古地区的向南逆掩推覆也是燕山期的产物。所以,中国的构造和地势格局的基础主要是在燕山构造阶段形成的。
在中国范围内,既有保存较好的古老的陆核,又有最新地质时期才褶皱抬升的巨大山系和高原;既有长期稳定发展的古老地台区,又有在地质晚期才逐步拼贴的地体形成的造山带。它们之间有消失了的洋壳海盆,也有经过分裂移离和(或)大规模挤压、碰撞、叠覆的大陆地壳块体。这些构造过程留下了丰富的记录。对中国地质构造的研究,将为全球构造的研究作出重要的贡献。
参考书目
黄汲清等:中国大地构造基本轮廓,《地质学报》,1977,2期。
任纪舜、姜春发等:《中国大地构造及其演化》,科学出版社,北京,1980。
杨遵仪、程裕淇、王鸿祯:《中国地质学》,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北京,1989。(Yang Zunyi,Cheng Yuqi and Wang Hongzhen,The Geology of China,Clarendon Press,Oxford,1986.)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