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ntinental crust stem
大陆壳套
2) continental crust
大陆地壳;陆壳
3) continental crust
大陆地壳
1.
Continental Crust is the inevitable product of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Earth.
大陆地壳是地球形成演化的必然产物。
4) Continental crustobody
大陆壳体
5) continental crustoblock
大陆块壳
6) Continental lower crust
大陆下地壳
1.
A series of astonishing discoveries including seismic reflective,low velocity layer, and low resistivity layer in continental lower crust suggest that we should recognize continental lithosphere, and approach continental lower crust.
下地壳反射层 (或反射下地壳 )、下地壳低速层和低阻层等一系列惊人发现唤醒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大陆岩石圈 ,研究大陆下地壳。
2.
The major results about magnetic petrology of high-grade terrenes of Archean shield areas in the world are reviewed in this article,focusing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ock magnetism and deformation, and metamorphism and intensity of magnetization of continental lower crust and its origin.
综述国际上有关太古宙高级地体磁性岩石学研究的主要成果,侧重高级地体岩石磁性与变形、变质等级的相互关系及大陆下地壳磁化强度及其成因机制等;提出了有关高级地体岩石磁性研究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3.
Continental tectonics is akey frontier that involves following important areas such as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orogenic belts and sedimentary basins, three-dimension layer-block texture of continentallithosphere,thermal and rheological state of continental lower crust,seismic genesis anddynamic sources of continental crust movement.
大陆构造是大陆动力学的核心领域,涉及到盆地和造山带的形成与演化、大陆岩石圈三维层块结构、大陆下地壳的热状态和流变状态、大陆地震成因和大陆地壳运动的动力来源等一系列重大课题。
补充资料:大洋地壳
主要由基性、超基性岩构成,位于大洋盆地下的地壳。简称洋壳。它的特点是地壳较薄而致密,缺失陆壳所特有的"花岗岩层"。洋壳较陆壳年轻,一般不超过2亿年,而大部分陆壳至少为10亿年。
结构特点 对洋壳的探测主要采用人工声源的地震法,有关洋壳各结构层深度、密度和厚度的数据大部分是从地震折射波法探测取得的,洋壳各结构层的划分也主要由地震纵波的速度值而定。近年来,深海钻探计划(DSDP)和海底拖网采样在各结构层的划分和物质组成的认识上提供了许多证据。地震探测表明,正常洋壳的厚度(以莫霍面为下界)为5~10公里,大致可分为三个结构层。各层的特点如下:
层1(沉积层)。 是洋壳中厚度变化最剧烈的结构层。大洋中脊顶部沉积层缺失或零星散布,随着远离大洋中脊而逐渐增厚,局部厚可达3公里左右。一般认为层1的纵波速度值为1.5~3.4公里/秒,由松散沉积物组成。实际上,层1包括了纵波速度值小于层2(<4公里/秒)的所有物质,由1.5~2公里/秒的松散沉积物和2~4公里/秒的半固结与固结沉积物组成,主要有深海钙质、硅质软泥、红粘土以及白垩层和燧石等。
层2(火山岩层)。也称基底层,沿中脊顶部广泛出露,也广布于洋盆其他地方。它的纵波速度值变化较大,随地而异,变动于 3.5~6.5公里/秒之间。但大多数为4.5~5.5公里/秒。其物质成分有过争论,有的认为是火山岩,有的认为是固结沉积物。深海钻探查明,它主要由拉斑玄武岩和部分沉积岩组成。玄武岩常以枕状和席状熔岩形式出现,玄武岩中氧化铝含量偏高,钾含量低(小于0.3%)。层2下部可出现辉绿岩岩床和岩墙。
层3(玄武岩层)。 其纵波速度值和厚度在世界大洋不同地区表现出明显的稳定性。由于层3的厚度较大(近5公里)、分布广泛而稳定,它构成了大洋地壳的主体,故又称"大洋层"。鉴于目前深海钻探尚未达到层3,关于层3的岩石性质,争论较大,一类意见坚持它是蛇纹石化橄揽岩或蛇纹岩;另一类则认为它是由辉长岩等镁铁质火成岩及其变质产物组成。虽然这两种看法都可以解释层3的纵波速度值,但层3的泊松比(0.27)低于蛇纹岩的泊松比(0.38),而接近于镁铁质岩石的泊松比,所以层3是由镁铁质岩石组成的说法得到较多的支持。一般认为层 3主要由辉长岩和角闪岩组成,也不排斥其中可能含有一些橄榄岩类(可经蛇纹石化)。
层3的底面即是构成地壳下界的莫霍面。 此面之下便是超镁铁质岩石组成的上地幔。
成因 板块构造说认为,洋壳形成于大洋中脊轴部,并从脊轴处向外运移,经过深洋盆,最后在海沟处向下俯冲并消亡于地幔之中。洋脊之下的原始地幔物质部分熔融,分异出玄武质岩浆,从而组成洋壳的层3。部分岩浆上升,喷出地表,冷凝成枕状或席状玄武岩,构成了层2。层 1则是海底在扩张过程中逐渐接受沉积的产物。这些岩石可遭受轻微蚀变,较深部可出现绿片岩相以至角闪岩相变质作用。洋壳之下是玄武岩浆分异以后残留下来的超镁铁质橄榄岩。
参考书目
R.W.Raitt,The Crustal Rocks,M.N.Hill,ed,TheSea,Vol.3,Wiley-Interscience,New York,1963.
结构特点 对洋壳的探测主要采用人工声源的地震法,有关洋壳各结构层深度、密度和厚度的数据大部分是从地震折射波法探测取得的,洋壳各结构层的划分也主要由地震纵波的速度值而定。近年来,深海钻探计划(DSDP)和海底拖网采样在各结构层的划分和物质组成的认识上提供了许多证据。地震探测表明,正常洋壳的厚度(以莫霍面为下界)为5~10公里,大致可分为三个结构层。各层的特点如下:
层1(沉积层)。 是洋壳中厚度变化最剧烈的结构层。大洋中脊顶部沉积层缺失或零星散布,随着远离大洋中脊而逐渐增厚,局部厚可达3公里左右。一般认为层1的纵波速度值为1.5~3.4公里/秒,由松散沉积物组成。实际上,层1包括了纵波速度值小于层2(<4公里/秒)的所有物质,由1.5~2公里/秒的松散沉积物和2~4公里/秒的半固结与固结沉积物组成,主要有深海钙质、硅质软泥、红粘土以及白垩层和燧石等。
层2(火山岩层)。也称基底层,沿中脊顶部广泛出露,也广布于洋盆其他地方。它的纵波速度值变化较大,随地而异,变动于 3.5~6.5公里/秒之间。但大多数为4.5~5.5公里/秒。其物质成分有过争论,有的认为是火山岩,有的认为是固结沉积物。深海钻探查明,它主要由拉斑玄武岩和部分沉积岩组成。玄武岩常以枕状和席状熔岩形式出现,玄武岩中氧化铝含量偏高,钾含量低(小于0.3%)。层2下部可出现辉绿岩岩床和岩墙。
层3(玄武岩层)。 其纵波速度值和厚度在世界大洋不同地区表现出明显的稳定性。由于层3的厚度较大(近5公里)、分布广泛而稳定,它构成了大洋地壳的主体,故又称"大洋层"。鉴于目前深海钻探尚未达到层3,关于层3的岩石性质,争论较大,一类意见坚持它是蛇纹石化橄揽岩或蛇纹岩;另一类则认为它是由辉长岩等镁铁质火成岩及其变质产物组成。虽然这两种看法都可以解释层3的纵波速度值,但层3的泊松比(0.27)低于蛇纹岩的泊松比(0.38),而接近于镁铁质岩石的泊松比,所以层3是由镁铁质岩石组成的说法得到较多的支持。一般认为层 3主要由辉长岩和角闪岩组成,也不排斥其中可能含有一些橄榄岩类(可经蛇纹石化)。
层3的底面即是构成地壳下界的莫霍面。 此面之下便是超镁铁质岩石组成的上地幔。
成因 板块构造说认为,洋壳形成于大洋中脊轴部,并从脊轴处向外运移,经过深洋盆,最后在海沟处向下俯冲并消亡于地幔之中。洋脊之下的原始地幔物质部分熔融,分异出玄武质岩浆,从而组成洋壳的层3。部分岩浆上升,喷出地表,冷凝成枕状或席状玄武岩,构成了层2。层 1则是海底在扩张过程中逐渐接受沉积的产物。这些岩石可遭受轻微蚀变,较深部可出现绿片岩相以至角闪岩相变质作用。洋壳之下是玄武岩浆分异以后残留下来的超镁铁质橄榄岩。
参考书目
R.W.Raitt,The Crustal Rocks,M.N.Hill,ed,TheSea,Vol.3,Wiley-Interscience,New York,1963.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