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产毒的
1)  toxigenic [英][,tɔksi'dʒenik]  [美][,tɑksɪ'dʒɛnɪk]
产毒的
2)  atoxigenic;atoxinogenic
不产毒的
3)  production of toxin
产毒
1.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pH and time on Penicillium citreoviridin′s(PCV) production of toxin in laboratory.
目的在实验室条件下观察温度、pH和培养时间对黄绿青霉菌(PCV)产毒的影响。
2.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simple factor of temperature, pH or cultivated time on Penicillium citreoviridin’s (PCV) production of toxin in laboratory;to study the interaction of temperature and pH on Penicillium citreoviridin’s toxin production.
目的在实验室条件下观察温度、pH和培养时间对黄绿青霉菌(PCV)产毒的影响,以及温度、pH对黄绿青霉菌产毒的交互作用。
4)  toxin production
产毒
1.
Study on the conditions for biology characteristic and toxin production infection factors of the black spot bacteria on Onobrychic viciifolia;
红豆草黑斑病病菌生物学特性及产毒与侵染条件研究
2.
According to the unique UV absorption of different pathogens’s toxin,the relation model between the toxin production of the pathogens of Soybean Root Rot and its UV-value(ODT) was established as follows: With Fusarium:the toxin production(ug/ml)= -9.
9934) 本论文通过系统量化试验,明确了不同培养条件(培养基、温度、通气量、pH值、光照),大量元素(C、N、P、K)和微量元素(B、Mn、Mo、Cu、Zn)对大豆根腐病主要病原菌产孢、菌丝生长及产毒3项指标的定量作用,为大豆根腐病的调控提供了依据。
3.
Due to the potential impacts of DSP toxins on seafood safety and human health, DSP studies attract much attention from researchers, particularly on the mechanism of DSP toxin production.
为了解关键环境因子对利玛原甲藻生长和产毒的影响,优化利玛原甲藻培养条件,收集更多利玛原甲藻用于DSP毒素的分离纯化,同时进一步阐述DSP毒素的产生机制,本文以利玛原甲藻为研究对象,对利玛原甲藻在不同光照、温度、盐度、营养盐和扰动等环境因子影响下的生长和产毒特征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5)  extremely poisonous or injurious; producing venom.
剧毒的或十分有害的;产生毒的。
6)  toxic [英]['tɔksɪk]  [美]['tɑksɪk]
毒的
补充资料:药用和产毒藻类


药用和产毒藻类
medicinal and poison-producing algae

yaOYong he ehandu zoole-药用和产毒藻类(二dieinal and poison一produei嗯al-gae)药用藻类有两种含意,一种含意是指那些对某些疾病具有治疗功效的全部藻体,相当于中草药的“全草”。当然能对某些疾病有治疗功效的藻类一定含有某种或某些有效化学成分,只是现在尚未研究或者虽然进行了研究但还没有得到确切的结论。另一种含意是从某种藻类中提取的某些化合物治疗某些疾病,这些藻类也称之为药用藻类。 产毒藻类包括许多不同科、属的种类。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能分泌有害于鱼、虾、贝、家畜、家禽乃至人的有毒物质的藻类。早在100多年前,T.弗朗西斯第一次报道了某些蓝藻“水华”引起动物中毒的现象。1900年证明,“水华”束丝藻产生的毒素使牛中毒。近20多年来对毒藻生物学、毒物的分离、提纯、鉴定及毒理等方面进行了深人研究。现在已被确定为产毒的藻类全世界有20余种,分别属于蓝藻门,甲藻门,硅藻门,金藻门和绿藻门的16个属。产毒藻类分泌的毒素有的通过受害的养殖鱼、虾、贝、家畜及家禽危害人;有的直接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伤害,甚至死亡。1986年l月,台湾高屏地区消费者因食用养殖的西施贝引起数十人’中毒、2人死亡的严重事件,后经研究证明西施贝含有大量的由产毒藻塔玛亚力山大藻(Alexllnd瓦ujnt~。。)产生的麻痹性贝毒。中国研究报道的产毒藻类近10种,主要为蓝藻和甲藻,硅藻和金藻类中也有少数种。产毒藻类所产生的毒素因种类的不同而化学性质不一样,毒性的大小又往往与“水华”的形成有关,一方面产毒藻类在适宜的条件下常常能大量繁殖形成“水华”,另一方面“水华”的形成又能大量分泌毒素,造成严重危害。一些产毒藻类,如甲藻,形成红色“水华”,这种“水华”又称“赤潮”或“红潮”。产毒藻类有淡水种类也有海水种类,分布很广。淡水产毒藻类广泛分布于亚热带,暖温带的湖泊、池塘、养殖鱼池等水体,海水产毒藻类主要分布于东海以南的广大海区,特别是河口附近海区。 (胡鸿钧)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