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亚麻栽培
1)  flax cultivation
亚麻栽培
2)  cultivated flax
栽培亚麻
3)  cultivated Mahuang
栽培麻黄
1.
Ephedrine and pseudoephedrine in wild Mahuang and cultivated Mahuang are separated and determined by RP HPLC.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并测定了野生麻黄与栽培麻黄中的麻黄碱和伪麻黄碱,为野生和栽培麻黄的质量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方法依据。
4)  Ramie cultivars
栽培苎麻
5)  growing of castor oil plant
蓖麻栽培
6)  cultivated Ephedra Sinica Stapf
栽培草麻黄
1.
Analysis of essential oil in cultivated Ephedra Sinica Stapf in Gansu Province;
目的:分析比较甘肃不同产地人工栽培草麻黄挥发油成分。
补充资料:亚麻栽培(flax culture)
 

亚麻栽培(flax culture)

主要有整地、施肥、播种、管理和收获等环节。

中国亚麻主产区的气候特点是十春九旱,多无灌溉条件。宜选择地形平坦、土质肥沃、微酸性的黑土或黑油砂土地。前作以玉米、小麦或大豆为宜。

播种时以化肥做种肥,氮、磷、钾的适宜配比,轻碱土为1∶3∶1;黑土2∶1∶1;白浆土2∶1∶1或1∶2∶1;黑粘土1∶2∶1。亚麻需钾肥较多,可增强抗倒伏能力,提高产量和品质。施用锌、锰、铜等微量元素能提高品质。开花期喷施硼肥,可增加种子的产量和粒重。

在土壤肥力较高的地块,宜采用7.5cm的行距条播,每公顷播量100-120kg,每公顷留苗1500万-1800万株;土壤肥力中等的地块,行距在7.5-15cm之间,每公顷播量95-100kg,留苗1350-1500万株;肥力较低的地块用15cm行距条播,公顷播量90-95kg,留苗1200万-1350万株。深度以3-4cm为宜。

亚麻收获正逢雨季。收纤维的麻田,有1/3的蒴果(麻桃)变黄褐色,麻茎有1/3叶片脱落,麻茎的1/3变杏黄色,是收获适期。采收种子田的收获适期比纤维的晚5-7天,即有2/3蒴果变黄褐色,就要及时收获。

亚麻种质资源(flax germplasm resources)

具有不同遗传物质的各种亚麻材料,包括地方品种、育成品种、突变种和近缘野生种等。

亚麻属中就有100多个种,有一年生和多年生之分。多年生的多数是野生种,分布于热带和温带地区。栽培种是一年生的普通亚麻。

中国栽培的普通亚麻Linum usitatissimum L.,共分三种类型,即纤维用类型、油用类型和纤油两用类型。西北、华北把纤油两用亚麻和油用亚麻称胡麻。它们的主要特征特性是:

①纤维用类型,茎秆细高,60-120cm,直立,分茎弱或不分茎,植株顶部有少数分枝,花序小。种子小,千粒重3.8-4.5g。生育期70-80天。

②油用类型,植株矮(30-60cm),茎秆粗壮,分茎能力强,顶部分枝多,花序大,单株蒴果多。种子分大小两种类型,小粒类型千粒重3-5g,大粒类型8-12g。生育期90-120天。

③纤油两用类型,茎秆粗细和高矮居中,茎秆高度50-80cm,在植株子叶痕处有少量分茎,顶部分枝多,生育期85-110天。

分布在中国青海高原的野生亚麻,为多年生宿根亚麻Linum perenne L.,茎直立、基部分茎多、叶形呈线形或披针形。分布在河北坝上的野生亚麻,分茎多、半匍匐、茎下部叶片呈匙形,中上部为披针形,也属于多年生宿根性亚麻。根据其染色体数目可分为两个种:一种是2n=16-17的野生亚麻Linum grandifolium;另一种是2n=30的野生亚麻Linum angustifolium。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