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萨尔蒂略毛毯
1)  saltillo
萨尔蒂略毛毯
2)  raschel blanket
拉舍尔毛毯
1.
Development of wool/cotton compound single layer raschel blanket;
羊毛/棉复合单层拉舍尔毛毯的开发
2.
In this article,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materials for raschel blanket industry is narrated.
叙述了拉舍尔毛毯风格及原料发展动向,着重介绍了日本三菱公司最新制造的两种拉舍尔毛毯专用原料。
3.
By the analysis of causes on the Raschel blanket deformation,the effective measures in which the production technique is reformed are offered.
分析拉舍尔毛毯歪斜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改进毛毯生产工艺的有效措施,使毛毯的歪斜问题得到了解
3)  Satie
萨蒂
1.
Study on Satie: Style, Technique and Evaluation;
萨蒂研究:风格、技术与价值
2.
A Study on Erik Satie s Sports and Divertissements;
埃里克·萨蒂之《运动与娱乐》研究
4)  polyester raschel blanket
涤纶拉舍尔毛毯
1.
After finishing with wool protein solution,the static electricity resistance and capillary effect of the polyester raschel blanket has been improved.
文章将毛纺工业中的废弃羊毛溶解成蛋白质溶液,并利用此溶液对涤纶拉舍尔毛毯进行后处理。
5)  antimicrobial raschel blanketry
抗菌拉舍尔毛毯
1.
It produced nano-antimicrobial acrylic fibers and antimicrobial raschel blanketry.
利用自制的纳米复合抗菌剂,研究添加于干法腈纶纤维中的方法和工艺,生产出纳米抗菌干法腈纶纤维及抗菌拉舍尔毛毯。
6)  interlacing Raschel blanket
交织拉舍尔毛毯
1.
The principle and technology of interlacing Raschel blanket and transformation of kniting machine are analysed and discussed in the paper,in order to get the qualified Raschel blanket.
分析和探讨了交织拉舍尔毛毯的原理和工艺以及经编设备的改造 ,以试制出合格的交织拉舍尔毛毯。
补充资料:萨尔
萨尔
Saarland

   德国西南部一州。南邻法国,西北邻卢森堡,北、东两面与莱茵兰-普法尔茨州相连,为欧洲经济共同体成员国疆域的中心地区,地理位置重要。面积2574平方千米。人口约104.27万。首府萨尔布吕肯。
   介于莱茵片岩山地与洛林高原之间,大部为低矮丘陵,并被许多河流所分割,西部萨尔河上游改造成萨尔运河,与莱茵、塞纳等大河相通,构成便捷的内陆运输网。大部地区气候具有显著的大陆性,但海洋影响也很明显。夏凉冬温,年平均气温10℃,1月平均气温1℃,7月18℃。年降水量800毫米。受地形影响,区内气候差异较大。大部分地方是小型的农业村落,种植谷物、马铃薯、蔬菜和水果。林地占1/3。煤储量约28亿吨,分布在萨尔布吕肯至诺因基兴一带。
   
   

萨尔州的萨尔布吕肯高速公路和萨尔河

萨尔州的萨尔布吕肯高速公路和萨尔河


   
   历史上该地曾长期为德国和法国争夺的目标。1871年法国的洛林及阿尔萨斯割让给德国。在萨尔煤田及洛林铁矿基础上发展了采煤、钢铁、机械等工业,成为德国的重要工业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凡尔赛条约》规定由国际联盟委托法国代管15年。1935年以公民投票方式由德国收回。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法国占领。1956年联邦德国与法国签订《萨尔条约》,规定萨尔从1957年起在政治上、1959年底起在经济上并入联邦德国。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后,萨尔与卢森堡联合发展经济,1978年又成立共同的区域委员会,制订1978~1990年跨国协作发展计划,协作调整经济结构及建设交通网,促进了萨尔经济发展。两德统一后,该地区归属统一后的德国。
   工业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煤、生铁及钢产量均占原联邦德国产量的10%以上,主要煤、钢生产中心有萨尔布吕肯、诺因基兴等。60年代以后,煤炭、钢铁工业职工在职工总数中的比例有逐年下降的趋势,经济结构逐渐多样化。建材(陶器、玻璃等)、机械(电器、交通工具等)、纺织服装以及食品工业发展均较快,主要中心也是在萨尔布吕肯。出口产品中有70%运往法国。农业主要产小麦、黑麦、马铃薯、葡萄等作物。萨尔区人口与经济活动主要集中于西部萨尔河及东部布利斯河谷平原,北部经济发展较慢。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