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甲基羟基丁酸
1)  methyl hydroxybutyric acid
甲基羟基丁酸
2)  methyl-β-hydroxybutanoate
β-羟基丁酸甲酯
3)  methyl 3-hydroxybutyrate
3-羟基丁酸甲酯
1.
Various of affecting factors have been analyzed for synthesizing methyl 3-hydroxybutyrate.
本文分析了影响3-羟基丁酸甲酯合成的各种因素,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
2.
Preparation of methyl 3-hydroxybutyrate from 3-hydroxybutyric acid and methanol was studied.
3-羟基丁酸甲酯是制备可降解塑料(PHB)的主要单体,目前尚未工业化生产,因此研究PHB单体的合成工艺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4)  dimethylolbutyric acid
二羟甲基丁酸
1.
Compared with non-modified polyurethan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ardness,water resistanc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are greatly improved with epoxy resin,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hardness and water resistance of the films are better by using dimethylolbutyric acid(DMBA.
用二羟甲基丁酸(DMBA)替代二羟甲基丙酸(DMPA)作亲水剂制备的改性WPU乳液,其乳液性能、涂膜的硬度及其耐水性能更佳。
2.
Dimethylolpropionic acid(DMPA) and dimethylolbutyric acid(DMBA) were introduced into polyurethanes(PU) latex as anionic internal emulsifiers and their effects on the properties of anionic polyurethane emulsion(APU) and latex film were invesigated.
分别选用二羟甲基丙酸(DMPA)和二羟甲基丁酸(DMBA)作为内乳化剂制备阴离子型聚氨酯乳液,测试研究了两种乳化剂对聚氨酯乳液各种性能的影响。
5)  2,2-dimethylolbutyric acid
2-二羟甲基丁酸
1.
Preparation of 2,2-dimethylolbutyric acid;
2,2-二羟甲基丁酸的制备工艺
6)  2,2-bis(hydroxymethyl)butyric acid
2,2-双(羟甲基)丁酸
补充资料:正丁酸甲酯

国标编号 32140
CAS号 623-42-7
分子式 C5H10O2;CH3CH2CH2COOCH3
分子量 102.13

无色液体,有苹果香味;蒸汽压5.33kPa/29.6℃;闪点14℃;熔点<-97℃;沸点102.3℃;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密度:相对密度(水=1)0.90;相对密度(空气=1)3.53;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 7(易燃液体);主要用途:用作染料和用于有机合成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蒸气或雾对眼、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蒸气对皮肤有刺激性。对人的刺激阈浓度为70mg/m3。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D503380mg/kg(兔经口);3560mg/kg(兔经皮);LC5018000mg/m3 2小时(小鼠吸入)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引着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参照《分析化学手册》(第四分册,色谱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

5.环境标准:
前苏联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5mg/m3[皮]
嗅觉阈浓度 0.011mg/m3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会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间内的易燃性。用沙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然后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环境中,应该佩带防毒口罩。必要时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相应的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饮大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