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achine hackled flax
机梳亚麻
2) breaker card
亚麻梳麻机
3) hackling machine
亚麻栉梳机
4) line flax combing machine
亚麻长麻精梳机
5) comber; combing machine
亚麻短麻精梳机
6) flax tow combined card
亚麻联合梳麻机
补充资料:精梳机
纺纱过程中实现精梳工艺所用的机械。精梳机的主要作用是:排除较短纤维,清除纤维中的扭结粒 (棉结、毛粒、草屑、茧皮等),使纤维进一步伸直、平行,最终制成粗细比较均匀的精梳条。由于精梳机在工作中排除短纤维数量较多,与原料的耗用和生产成本有较大关系。(见彩图)
1789年英国E.卡特赖特创造了第一台精梳机,称做"大笨钟"(bigben),后来逐渐演变成圆型精梳机。1830年法国人J.海尔曼发明固定钳板式精梳机,运动速度很低,形成的平行纤维薄层均匀度较差,仅适宜纺制粗号纱线。1900年纳斯密斯加以改进,创造摆动钳板式精梳机,能在拔取(分离)纤维过程中实现逐次握持和逐步分离牵伸的目的,当时简称N型精梳机。20世纪初期,由于精梳纱线的需要量增加,精梳机又有发展,陆续制造了许多种型式。使用最广泛的是直型精梳机,能加工长度在25毫米以上的棉纤维和中等品质支数以上的羊毛和其他类似长度的各类纤维。随后逐步形成棉纺直型精梳机和毛纺直型精梳机。毛纺也有用圆型精梳机的。绢纺和苎麻纺用的圆梳机和亚麻纺用的栉梳机也都属于精梳机性质(见制绵和栉梳),仅用途、机构和要求不同而已。
精梳机都有喂给、对纤维两端分梳、拔取(分离)、输出和圈条等组成部分。在直型精梳机的工作过程中,喂给部分输入一定长度纤维层,由钳板握持纤维层后端,接受锡林对前端纤维的分梳,然后由拔取拑口握持已被分梳纤维的前端,运用顶梳实现对纤维须层尾端的分梳。圆型精梳机则采用直立针环大小圆梳相互握持和分扯纤维层,对纤维层一端进行分梳,再从大小圆梳外沿拔取纤维,实现对纤维另一端的分梳。两者输出的都是纤维条。
直型棉精梳机 常用形式为每台6眼和8眼,即每台精梳机输出6或8组粗梳棉网,经牵伸后制成一根精梳条。主传动置于机器头部,分梳、拔取机构各眼并列设在机器中部,牵伸、圈条机构一般都在机器尾部。直型棉精梳机(图1 )由喂给、锡林、钳板、顶梳、拔取、排杂、牵伸、圈条等机构组成。①棉卷罗拉和给棉罗拉是喂给部分的主要机件,表面分别有粗细沟槽。给棉罗拉安装在下钳板上,钳板前后摆动一次,给出4~6.5毫米长度的棉层(习惯称给棉长度或喂入长度)。②锡林由光面弧形板(弓形板)和沟槽弧形板(又称针板座)组成,各占整个锡林弧面的一半。沟槽弧形板的槽口中嵌入14~17片针板(约占锡林整个弧面的四分之一)。针板植有梳针,梳针的粗细和植针密度随所纺品种不同。锡林轴贯通全机,轴端有分度盘,为全机各部动作(定时定位)的基准。③钳板有上下两块,拑口呈小弧面相互吻合。钳板前后摆动受车头连杆机构控制,上钳板启闭受本身连杆机构的约束。上钳板设有加压装置,钳唇(闭合时)与锡林梳针间的距离随钳板摆动发生变化,其最紧处隔距为0.3~0.5毫米。④顶梳有摆动式和固定式两种,板型结构,下沿有一列针排,针排工作宽度同锡林宽度一致。梳针通常采用扁形针。⑤拔取(分离)机构,多采用连杆机构(或共轭凸轮和差动轮系相结合)使分离罗拉获得倒转、顺转、停止三种循环运动。分离罗拉贯通全机,表面有斜的细齿沟槽,有利于均匀拔取纤维。分离皮辊与罗拉形成压力拑口,其表面的平直度和涂料,应能保证均匀拔取纤维并防止绕花。⑥排杂机构中有毛刷和尘笼等。毛刷用富有弹性、耐磨的棕丝制成,棕丝插入锡林梳针2~4毫米,毛刷转速比锡林高得多。尘笼表面有细小网眼,并配有内胆,便于吸取落棉。⑦牵伸机构通常采用二上二下单区牵伸或三上四下曲线牵伸(见并条机)。⑧圈条机构有传统型式和行星式两种(见圈条)。
直型毛精梳机 为单眼直型式,可将20根(只)左右筒装毛条或毛球直接喂入(图2 )。羊毛纤维比棉纤维长而弹性好,因此,有些机构与棉精梳机不尽相同。①喂给机构由给进盒和给进梳组成。给进盒前后穿通,盒面和盒底的横向有几条长槽孔。给进梳有几排梳针与盒面长槽孔相对应,两者结成整体作前后运动。向前给进时,给进梳下降插入纤维层内;向后时给进梳升起,脱离纤维层,使已喂给的毛条不倒退,实现间歇给进要求。这种喂给机构的握持力比棉精梳机用罗拉喂给缓和,使拔取作用发生在给进梳和拔取罗拉之间,而不致拉断纤维条。②钳板机构属固定钳板式,上下钳板仅作升降运动,上钳板还作启闭动作。③分梳机构包括锡林和顶梳。锡林针板排列所占的圆心角比棉用精梳机大,一般将针板分成两组,前面一组不经常调换,后面一组随所纺品种不同而选配,共18~19片。因羊毛分梳负荷重,梳针都比棉用的粗而长,植针角度前大后小,可缓冲分梳作用。锡林的非匀速回转,是由三个偏心齿轮传动的,使锡林针排在分梳时表面速度快,拔取纤维时表面速度慢,既保证锡林的分梳作用,又满足拔取纤维所需要的充分时间。顶梳随喂给机构作前后运动,在梳理过程中还作上下运动。铲板在钳板下方作前后往复运动,起托扶和挺直纤维丛的作用。④拔取机构包括拔取车、拔取罗拉、拔取皮板和上下打断刀等。在锡林分梳结束后,上下打断刀作开口动作,使拔取车随同拔取罗拉、拔取皮板向钳板靠拢。拔取罗拉和拔取皮板先倒转,直至拔取拑口与下钳板间达到预定距离时开始顺转,逐步拔取纤维与前一循环已经形成的平行纤维薄层尾部叠合,输出连续的毛网。上下打断刀能把平行纤维薄层尾端与未被拔取的纤维层扯断分开。⑤落毛排除机构与棉精梳机类似,但因落毛纤维比较长,需用道夫代替尘笼起凝聚的作用。附设的剥毛斩刀将落毛从道夫表面剥下,连同毛刷高速回转中所抛出的杂质一并纳入落毛箱内。 圆型精梳机 又称连续作用精梳机(图3 ),或诺布尔精梳机。这种精梳机适用于加工含油较多的粗长羊毛纤维。全机由给进、分梳、拔取、排杂和出条机构组成。分梳机构是核心部分,由水平大小圆梳(针环)组成。大圆梳直径超过1米,沿圆周植有直立梳针7~11圈,植针幅宽约50毫米。小圆梳通常是两个,直径同为350毫米左右,小圆梳沿圆周也植有直立梳针4~8圈,植针幅宽约20毫米。大小圆梳上的梳针圈数、细度和密度随所纺羊毛性质、种类而不同。大圆梳的针环间距从外到里逐渐缩小,梳针密度则逐圈变密,小圆梳的针环间距和梳针密度配置与大圆梳相反。大小圆梳均以固定机架为基础,各以自身的中心作定轴转动,两者转向和表面速度均相同。两个小圆梳对称置于大圆梳内侧,大小圆梳的底部配有暖气盒,通以暖气,梳针温度可达80℃左右。毛条给进组件随同大圆梳一起回转,给进机构又由毛卷罗拉、给进盒、托条板、压条刀、打进刷和起毛铲刀等构成。毛卷罗拉置于大圆梳的周围下方,常用18对,喂入的小毛卷即分置其上。小毛卷共18只,每只有4根毛条,共计毛条72根。每根毛条沿各自位置引向上部相对应的给进盒,72只给进盒沿大圆梳周围密集排列。毛卷和毛卷罗拉随大圆梳作圆周运动,并依次间歇退解一定长度。给进盒则在压条刀、起毛铲刀和托条板的共同作用下,分两处(即两只小圆梳与大圆梳相切处)将毛条喂入机内,并利用打进刷的快速升降动作,将毛条纤维层压入大小圆梳的针隙中。由于小圆梳的梳针密度高,当纤维层转出切点时,大小圆梳以梳针对纤维所产生的摩擦阻力握持针隙中的纤维,相互分扯,逐步分开,实现对纤维须丛头端的分梳。在分梳过程中,由于梳针加有温度,纤维上的油脂受热增加润滑、增进纤维抱合和防止纤维飞散的作用。已被分梳的纤维露出在大圆梳内侧和小圆梳外侧,当遇到固定于机架中部的拔取机构时,露出的纤维头端受到拔取拑口的积极握持,继而纤维的尾端从大小圆梳的梳针间拔出受到分梳。拔取机构有两组,分别处于大小圆梳内外侧,固定在机中对称位置上。每组拔取机构由拔取罗拉和拔取皮圈形成两个拑口,与大小圆梳相对应,分别从大小圆梳上拔取纤维。小圆梳的挑毛刀有利于拔取作用。皮圈有叠合输送作用,出口处设有假拈器,给精梳毛网附加一定假拈,然后经导条压辊将其输出机外并引向圈条器和毛条筒中。大圆梳针隙内未被拔取的毛条纤维层,由固定在大圆梳近旁的起毛铲刀提升到固定的托条板上,接受下一个分梳循环的重复作用。排杂机构从环状梳针中起出短纤维,并推入落毛斗中。
精梳前的准备机械 棉纺精梳有并条机、条卷机、并卷机和条并卷联合机等。①条卷机将并条机制成的棉条或梳棉条平行排列制成小卷,供精梳机使用。机器的主要结构有喂条、牵伸、紧压和成卷等四个部分。常用16~24根棉条,从机器后部两侧条筒中引出,先经导条罗拉,再转向90°沿导条板平行排列,然后进入罗拉牵伸区,经过紧压辊,再导向小卷筒管上制成小卷。②并卷机将条卷机做成的小卷6只放在通轴的导卷罗拉上,各自经过牵伸区,牵伸成纤维薄层,再通过90°转角的曲面导板,沿平台6层叠合引入紧压辊,然后经成卷机构制成小卷。③条并卷联合机将条卷机和并卷机合并成一台机器,故称联合机。一般将喂条部分分成三组,各组喂入16根棉条,经过罗拉牵伸机构牵伸成纤维薄层。在输送带上将3层叠合,并经紧压辊压紧,最后通过成卷机构制成小卷。这种小卷横向均匀度和纤维平行伸直度较好,但由于牵伸倍数大,在精梳机上也会产生粘卷现象,且机台占地面积较大。毛纺精梳前,应先经过几道针梳机理条。
直型棉精梳机和毛精梳机的技术发展都以提高车速为重点。如适当缩短有效输出长度、降低拔取和钳板构件的转动惯量、研制整体锯齿锡林、自动清洁锡林等。
1789年英国E.卡特赖特创造了第一台精梳机,称做"大笨钟"(bigben),后来逐渐演变成圆型精梳机。1830年法国人J.海尔曼发明固定钳板式精梳机,运动速度很低,形成的平行纤维薄层均匀度较差,仅适宜纺制粗号纱线。1900年纳斯密斯加以改进,创造摆动钳板式精梳机,能在拔取(分离)纤维过程中实现逐次握持和逐步分离牵伸的目的,当时简称N型精梳机。20世纪初期,由于精梳纱线的需要量增加,精梳机又有发展,陆续制造了许多种型式。使用最广泛的是直型精梳机,能加工长度在25毫米以上的棉纤维和中等品质支数以上的羊毛和其他类似长度的各类纤维。随后逐步形成棉纺直型精梳机和毛纺直型精梳机。毛纺也有用圆型精梳机的。绢纺和苎麻纺用的圆梳机和亚麻纺用的栉梳机也都属于精梳机性质(见制绵和栉梳),仅用途、机构和要求不同而已。
精梳机都有喂给、对纤维两端分梳、拔取(分离)、输出和圈条等组成部分。在直型精梳机的工作过程中,喂给部分输入一定长度纤维层,由钳板握持纤维层后端,接受锡林对前端纤维的分梳,然后由拔取拑口握持已被分梳纤维的前端,运用顶梳实现对纤维须层尾端的分梳。圆型精梳机则采用直立针环大小圆梳相互握持和分扯纤维层,对纤维层一端进行分梳,再从大小圆梳外沿拔取纤维,实现对纤维另一端的分梳。两者输出的都是纤维条。
直型棉精梳机 常用形式为每台6眼和8眼,即每台精梳机输出6或8组粗梳棉网,经牵伸后制成一根精梳条。主传动置于机器头部,分梳、拔取机构各眼并列设在机器中部,牵伸、圈条机构一般都在机器尾部。直型棉精梳机(图1 )由喂给、锡林、钳板、顶梳、拔取、排杂、牵伸、圈条等机构组成。①棉卷罗拉和给棉罗拉是喂给部分的主要机件,表面分别有粗细沟槽。给棉罗拉安装在下钳板上,钳板前后摆动一次,给出4~6.5毫米长度的棉层(习惯称给棉长度或喂入长度)。②锡林由光面弧形板(弓形板)和沟槽弧形板(又称针板座)组成,各占整个锡林弧面的一半。沟槽弧形板的槽口中嵌入14~17片针板(约占锡林整个弧面的四分之一)。针板植有梳针,梳针的粗细和植针密度随所纺品种不同。锡林轴贯通全机,轴端有分度盘,为全机各部动作(定时定位)的基准。③钳板有上下两块,拑口呈小弧面相互吻合。钳板前后摆动受车头连杆机构控制,上钳板启闭受本身连杆机构的约束。上钳板设有加压装置,钳唇(闭合时)与锡林梳针间的距离随钳板摆动发生变化,其最紧处隔距为0.3~0.5毫米。④顶梳有摆动式和固定式两种,板型结构,下沿有一列针排,针排工作宽度同锡林宽度一致。梳针通常采用扁形针。⑤拔取(分离)机构,多采用连杆机构(或共轭凸轮和差动轮系相结合)使分离罗拉获得倒转、顺转、停止三种循环运动。分离罗拉贯通全机,表面有斜的细齿沟槽,有利于均匀拔取纤维。分离皮辊与罗拉形成压力拑口,其表面的平直度和涂料,应能保证均匀拔取纤维并防止绕花。⑥排杂机构中有毛刷和尘笼等。毛刷用富有弹性、耐磨的棕丝制成,棕丝插入锡林梳针2~4毫米,毛刷转速比锡林高得多。尘笼表面有细小网眼,并配有内胆,便于吸取落棉。⑦牵伸机构通常采用二上二下单区牵伸或三上四下曲线牵伸(见并条机)。⑧圈条机构有传统型式和行星式两种(见圈条)。
直型毛精梳机 为单眼直型式,可将20根(只)左右筒装毛条或毛球直接喂入(图2 )。羊毛纤维比棉纤维长而弹性好,因此,有些机构与棉精梳机不尽相同。①喂给机构由给进盒和给进梳组成。给进盒前后穿通,盒面和盒底的横向有几条长槽孔。给进梳有几排梳针与盒面长槽孔相对应,两者结成整体作前后运动。向前给进时,给进梳下降插入纤维层内;向后时给进梳升起,脱离纤维层,使已喂给的毛条不倒退,实现间歇给进要求。这种喂给机构的握持力比棉精梳机用罗拉喂给缓和,使拔取作用发生在给进梳和拔取罗拉之间,而不致拉断纤维条。②钳板机构属固定钳板式,上下钳板仅作升降运动,上钳板还作启闭动作。③分梳机构包括锡林和顶梳。锡林针板排列所占的圆心角比棉用精梳机大,一般将针板分成两组,前面一组不经常调换,后面一组随所纺品种不同而选配,共18~19片。因羊毛分梳负荷重,梳针都比棉用的粗而长,植针角度前大后小,可缓冲分梳作用。锡林的非匀速回转,是由三个偏心齿轮传动的,使锡林针排在分梳时表面速度快,拔取纤维时表面速度慢,既保证锡林的分梳作用,又满足拔取纤维所需要的充分时间。顶梳随喂给机构作前后运动,在梳理过程中还作上下运动。铲板在钳板下方作前后往复运动,起托扶和挺直纤维丛的作用。④拔取机构包括拔取车、拔取罗拉、拔取皮板和上下打断刀等。在锡林分梳结束后,上下打断刀作开口动作,使拔取车随同拔取罗拉、拔取皮板向钳板靠拢。拔取罗拉和拔取皮板先倒转,直至拔取拑口与下钳板间达到预定距离时开始顺转,逐步拔取纤维与前一循环已经形成的平行纤维薄层尾部叠合,输出连续的毛网。上下打断刀能把平行纤维薄层尾端与未被拔取的纤维层扯断分开。⑤落毛排除机构与棉精梳机类似,但因落毛纤维比较长,需用道夫代替尘笼起凝聚的作用。附设的剥毛斩刀将落毛从道夫表面剥下,连同毛刷高速回转中所抛出的杂质一并纳入落毛箱内。 圆型精梳机 又称连续作用精梳机(图3 ),或诺布尔精梳机。这种精梳机适用于加工含油较多的粗长羊毛纤维。全机由给进、分梳、拔取、排杂和出条机构组成。分梳机构是核心部分,由水平大小圆梳(针环)组成。大圆梳直径超过1米,沿圆周植有直立梳针7~11圈,植针幅宽约50毫米。小圆梳通常是两个,直径同为350毫米左右,小圆梳沿圆周也植有直立梳针4~8圈,植针幅宽约20毫米。大小圆梳上的梳针圈数、细度和密度随所纺羊毛性质、种类而不同。大圆梳的针环间距从外到里逐渐缩小,梳针密度则逐圈变密,小圆梳的针环间距和梳针密度配置与大圆梳相反。大小圆梳均以固定机架为基础,各以自身的中心作定轴转动,两者转向和表面速度均相同。两个小圆梳对称置于大圆梳内侧,大小圆梳的底部配有暖气盒,通以暖气,梳针温度可达80℃左右。毛条给进组件随同大圆梳一起回转,给进机构又由毛卷罗拉、给进盒、托条板、压条刀、打进刷和起毛铲刀等构成。毛卷罗拉置于大圆梳的周围下方,常用18对,喂入的小毛卷即分置其上。小毛卷共18只,每只有4根毛条,共计毛条72根。每根毛条沿各自位置引向上部相对应的给进盒,72只给进盒沿大圆梳周围密集排列。毛卷和毛卷罗拉随大圆梳作圆周运动,并依次间歇退解一定长度。给进盒则在压条刀、起毛铲刀和托条板的共同作用下,分两处(即两只小圆梳与大圆梳相切处)将毛条喂入机内,并利用打进刷的快速升降动作,将毛条纤维层压入大小圆梳的针隙中。由于小圆梳的梳针密度高,当纤维层转出切点时,大小圆梳以梳针对纤维所产生的摩擦阻力握持针隙中的纤维,相互分扯,逐步分开,实现对纤维须丛头端的分梳。在分梳过程中,由于梳针加有温度,纤维上的油脂受热增加润滑、增进纤维抱合和防止纤维飞散的作用。已被分梳的纤维露出在大圆梳内侧和小圆梳外侧,当遇到固定于机架中部的拔取机构时,露出的纤维头端受到拔取拑口的积极握持,继而纤维的尾端从大小圆梳的梳针间拔出受到分梳。拔取机构有两组,分别处于大小圆梳内外侧,固定在机中对称位置上。每组拔取机构由拔取罗拉和拔取皮圈形成两个拑口,与大小圆梳相对应,分别从大小圆梳上拔取纤维。小圆梳的挑毛刀有利于拔取作用。皮圈有叠合输送作用,出口处设有假拈器,给精梳毛网附加一定假拈,然后经导条压辊将其输出机外并引向圈条器和毛条筒中。大圆梳针隙内未被拔取的毛条纤维层,由固定在大圆梳近旁的起毛铲刀提升到固定的托条板上,接受下一个分梳循环的重复作用。排杂机构从环状梳针中起出短纤维,并推入落毛斗中。
精梳前的准备机械 棉纺精梳有并条机、条卷机、并卷机和条并卷联合机等。①条卷机将并条机制成的棉条或梳棉条平行排列制成小卷,供精梳机使用。机器的主要结构有喂条、牵伸、紧压和成卷等四个部分。常用16~24根棉条,从机器后部两侧条筒中引出,先经导条罗拉,再转向90°沿导条板平行排列,然后进入罗拉牵伸区,经过紧压辊,再导向小卷筒管上制成小卷。②并卷机将条卷机做成的小卷6只放在通轴的导卷罗拉上,各自经过牵伸区,牵伸成纤维薄层,再通过90°转角的曲面导板,沿平台6层叠合引入紧压辊,然后经成卷机构制成小卷。③条并卷联合机将条卷机和并卷机合并成一台机器,故称联合机。一般将喂条部分分成三组,各组喂入16根棉条,经过罗拉牵伸机构牵伸成纤维薄层。在输送带上将3层叠合,并经紧压辊压紧,最后通过成卷机构制成小卷。这种小卷横向均匀度和纤维平行伸直度较好,但由于牵伸倍数大,在精梳机上也会产生粘卷现象,且机台占地面积较大。毛纺精梳前,应先经过几道针梳机理条。
直型棉精梳机和毛精梳机的技术发展都以提高车速为重点。如适当缩短有效输出长度、降低拔取和钳板构件的转动惯量、研制整体锯齿锡林、自动清洁锡林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