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horizontal motion seismograph
水平运动地震仪
2) horizontal component seismograph
水平地震仪
3) horizontal seismic ground motion
水平强震地面运动
4) vertical motion seismograph
垂直运动地震仪
5) horizontal component seismograph
水平地震(记录)仪
6) horizontal component seismograph
水平向地震仪
补充资料:地面沉降和水平位移观测
测定地面高程和平面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在城市、工矿区由于抽取地下水,开采地下资源会引起局部地区地面下沉,工业建筑物场地受建筑物的荷载以及岩层的断裂、滑坡等原因也会导致地面沉降和位移。不均匀的地面沉降和较大的水平位移对建筑物均有破坏作用。定期进行观测,可以监视地面沉降和位移的发展趋势,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地面沉降观测 通常采用重复水准测量方法。观测前要在测区内埋设观测点。并在沉降范围外的稳定地区或沉降区域内适当的埋设基准点。为了通过联测验证其稳定性,在一个区域内应至少埋设三个基准点,从基准点出发布设一至二个等级的高程控制网。首级网用精密水准仪进行观测,次级网用低一级的水准测量,均按一定周期进行观测,并用严密平差方法求得各观测点的高程。某一观测点由不同日期观测结果求得的高程差,为该观测点在此期间的沉降量。
地面水平位移观测 工业建筑场地、地下采掘地区、滑坡地区的地面水平位移,其方向可能是任意的,也可能发生在某一特定方向。对于任意方向的位移观测,通常要布设高精度的变形控制网,变形网一般由基准点(埋设在变形影响范围之外的稳定点)、工作基点(埋设在接近位移的地带,由它观测变形观测点)、变形观测点(直接埋设在位移地区,其点位随地面位移而变化)组成。由基准点和工作基点组成首级变形控制网,工作基点与变形观测点组成次级网。变形控制网按不同观测对象和不同的观测仪器可布设成测角网、测边网、边角网。在没有固定点可利用的情况下,变形网则布设成自由网(全部控制点位于变形影响范围以内)。对较复杂的网形,应在预定的工作量下进行优化设计。首级变形网复测周期较长,次级网复测周期较短。由各期观测成果计算出的各观测点坐标变化,可以计算各点的位移量,以反映各观测期间地面水平位移情况。
对于岩层断裂、滑坡地区任意方向的位移观测,常布设跨越断层的单三角形、大地四边形、中点多边形等图形。由工作基点出发用测角或测距前方交会法观测,位移值由比较不同观测周期所测定的观测点坐标求得。
特定方向的位移观测常用基准线法,它是在垂直于欲测方向上埋设观测点,以垂直于位移方向固定不变的铅垂平面作为基础面,定期用测小角法或活动觇标法测定观测点的偏离,以计算位移值。20世纪60年代以来开始应用激光准直的方法测定特定方向的位移。
观测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目的是验证变形是否存在和分析产生变形的原因,通常采用图解法或解析法。图解法是在计算各变形值后,以时间和变形值为参数绘制各种图表,如等沉降曲线图、水平位移矢量图、应变图等,进行位移矢量分析和应变分析以了解变形过程和发展趋势。解析法应用统计检验方法,判别变形是否存在。应用回归分析可定量的分析变形规律,并且可用来作变形预报,这对监视变形具有重要价值(见建筑物变形观测)。
地面沉降观测 通常采用重复水准测量方法。观测前要在测区内埋设观测点。并在沉降范围外的稳定地区或沉降区域内适当的埋设基准点。为了通过联测验证其稳定性,在一个区域内应至少埋设三个基准点,从基准点出发布设一至二个等级的高程控制网。首级网用精密水准仪进行观测,次级网用低一级的水准测量,均按一定周期进行观测,并用严密平差方法求得各观测点的高程。某一观测点由不同日期观测结果求得的高程差,为该观测点在此期间的沉降量。
地面水平位移观测 工业建筑场地、地下采掘地区、滑坡地区的地面水平位移,其方向可能是任意的,也可能发生在某一特定方向。对于任意方向的位移观测,通常要布设高精度的变形控制网,变形网一般由基准点(埋设在变形影响范围之外的稳定点)、工作基点(埋设在接近位移的地带,由它观测变形观测点)、变形观测点(直接埋设在位移地区,其点位随地面位移而变化)组成。由基准点和工作基点组成首级变形控制网,工作基点与变形观测点组成次级网。变形控制网按不同观测对象和不同的观测仪器可布设成测角网、测边网、边角网。在没有固定点可利用的情况下,变形网则布设成自由网(全部控制点位于变形影响范围以内)。对较复杂的网形,应在预定的工作量下进行优化设计。首级变形网复测周期较长,次级网复测周期较短。由各期观测成果计算出的各观测点坐标变化,可以计算各点的位移量,以反映各观测期间地面水平位移情况。
对于岩层断裂、滑坡地区任意方向的位移观测,常布设跨越断层的单三角形、大地四边形、中点多边形等图形。由工作基点出发用测角或测距前方交会法观测,位移值由比较不同观测周期所测定的观测点坐标求得。
特定方向的位移观测常用基准线法,它是在垂直于欲测方向上埋设观测点,以垂直于位移方向固定不变的铅垂平面作为基础面,定期用测小角法或活动觇标法测定观测点的偏离,以计算位移值。20世纪60年代以来开始应用激光准直的方法测定特定方向的位移。
观测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目的是验证变形是否存在和分析产生变形的原因,通常采用图解法或解析法。图解法是在计算各变形值后,以时间和变形值为参数绘制各种图表,如等沉降曲线图、水平位移矢量图、应变图等,进行位移矢量分析和应变分析以了解变形过程和发展趋势。解析法应用统计检验方法,判别变形是否存在。应用回归分析可定量的分析变形规律,并且可用来作变形预报,这对监视变形具有重要价值(见建筑物变形观测)。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