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海氏棉
1)  Hay's China cotton
海氏棉
2)  G.barbudense ×G. thurberi ×G.hirsutum
海岛棉×色伯氏棉×陆地棉
3)  polyurethane ether foam(PUR)
海棉
4)  G.thurberi
瑟伯氏棉
1.
Eight introgression lines(ILs) of G.
用EST-SSR和gSSR分析了瑟伯氏棉和异常棉的8个导入系。
5)  G.bickii
比克氏棉
1.
Study on the Sterile Mechanism for the Sterile Line of the (G. arboreum×G.bickii)F_1 Amphiploid;
(亚洲棉×比克氏棉)F_1双二倍体不育系的花粉败育机理研究
2.
A new upland germplasm with the delayed gland morphogenesis trait of G.
用(亚洲棉×比克氏棉)F1双二倍体作母本与陆地棉单节显性系1(Gl2Gl2gl3gl3)进行杂交和连续回交,育成了具有子叶色素腺体延缓形成特性的陆地棉种质系———ABH0318。
6)  Wa
瓦氏棉
补充资料:内外棉株式会社
      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在中国设立的棉纺织企业中的代表性企业。1887年在大阪创立。原为一商业公司,经营棉花买卖、棉花押汇和轧花厂等。1889年在上海设办事处,次年曾一度与筹办中的上海华新纺织新局订立协议,包销该局销往日本横滨、神户两地的棉花;1891年又与印度棉商合作,进口印棉美棉,为当时日本的三大棉商之一。1903年在大阪设内外棉第一棉纺厂,1905年在兵库设第二棉纺厂,开始经营棉纺业。日俄战争后,日本棉业界又一次陷于不景气,内外棉处境困难。为打开困境,1909年在上海筹设内外棉第三棉纺厂,1911年建成,为日本棉纺界来华设厂的先声。1913年又建成第四厂,次年建成第五厂,以后陆续设厂,并利用日本占领军势力,分别于1917年、1925年,开始在日军占领下的青岛、东北金州,大规模设立棉纺织厂。截至1937年止,内外棉在中国境内已设立纺织厂15个,加工印染厂2个,共有纱绽46万枚,线绽12.4万枚,布机4800台。内外棉占日本在华纱厂的比重为纱绽19%,线绽34%,布机16%,也是外国在华纱厂中规模最大的企业,稍逊于中国最大的申新纺织公司,但其实际生产能力超过申新。
  
  内外棉技术先进,注重管理,经营得法,又利用中日间的不平等条约所造成的特殊有利地位,营业发展很快。在中国建厂以来,年年盈利,特别在1917年下期至1922年下期,连续11次的半年度结算纯利都在一倍以上,最高的纯利率达415%;即使在1922年后中国纱厂长期陷于困难之际,内外棉仍能保持相当高的利润。到1937年上半年度止,26年来的纯利总和为1.2亿日元以上。
  
  内外棉对中国工人进行残酷剥削与压迫,1925年,中国工人阶级发起的反对帝国主义的"五卅"运动,就是由于上海内外棉纱厂枪杀中国工人引起的。
  
  1945年日本投降后,内外棉在华企业全部被当时中国政府接收。内外棉留在日本国内的一小部分,也在战争中损失殆尽。1948年底新内外棉成立,原企业于1949年2月解散。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