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fluid identification device
流体识别仪
3) fluid identification
流体识别
1.
Application of quantitative crosspiot technique in fluid identification.;
定量交会图技术及其在流体识别中的应用
2.
High sensitive fluid identification based on seismic data.;
基于地震资料的高灵敏度流体识别因子
3.
Non-intrusion line method for fluid identific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low permeability and low resistivity reservoirs;
“无侵线法”流体识别技术在低渗低电阻率油藏中的应用
4) fluid recognition
流体识别
1.
Based on the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s in HN Oilfield of Tuha Oilfield, a method for reservoir fluid recognition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dual resistivity ratio by using the different factors of the principles of dual-lateral and dual induction logging and its difference to fluid sensitivity.
以吐哈油田HN油田低电阻率油层为研究对象,利用双侧向和双感应测井原理的不同及其对流体敏感性的差异,建立了以双电阻率比值为基础的储层流体识别方法。
5) fluid identification plot
流体识别图
6) a plate for fluid identification
流体识别图版
补充资料:草坪褐斑病的识别与防治
褐斑病(又称立枯丝核疫病),主要是由立枯丝核菌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可以侵染所有草坪草,其中尤以冷季型草坪禾草受害最重,造成草坪植株死亡,使草坪形成大面积秃斑,极大地破坏草坪景观。
一、症状识别该病全年都可发生,但以高温高湿的多雨炎热夏季为害最重。单株受害叶片、叶鞘、茎秆或根部,出现梭形、长条形、不规则形病斑,病斑内部青灰色水浸状,边缘红褐色,以后病斑变成黑褐色,腐烂死亡。草坪上开始发病时,常出现大小不等的近圆形枯草斑。条件适合时,病害发展很快,枯草斑直径可从几厘米扩展到一二米。由于病斑中心的病株可以恢复,结果使枯草斑多呈“蛙眼”状,即中央绿色,边缘为枯黄色环带。在清晨有露水或高湿时,枯草圈外缘(与枯草圈交界处)出现由萎蔫的新病株组成的暗绿色至黑褐色的浸润圈,即“烟圈”(由病菌的菌丝形成)。这种现象只是在叶片很湿或空气湿度很高时才可能出现。在病鞘、茎基部还可看到由菌丝聚集形成的初为白色后变成黑褐色的菌核,易脱落。在修剪较高的多年生黑麦草、草地早熟禾、高羊茅草坪上,通常没有烟圈。有经验的草坪管理人员,在病害出现之前12至24小时能闻到一种霉味,有时一直到发病后。若病株散生于草坪中,就无明显枯草斑。该病还可在冷凉的春季和秋季引致黄斑症状(也称为冷季或冬季型褐斑)。结缕草受害以健康草株中镶嵌着枯死株的环状斑为典型症状。褐斑病的症状表现很复杂,常受草种类型、品种组合、气象条件及病原菌的株系、立地环境和养护管理水平等方面影响。
二、发病规律病菌以茵核或在植物残体上的菌丝渡过不良环境条件。菌核有很强的耐高低温能力,侵染、发病适温为21℃—32℃。由于丝核菌寄生能力较弱,对于处于良好生长环境中的禾草,只能造成轻微发病。只有当冷季型禾草生长于不利的高温条件、抗病性下降时,才有利于病害的发展,因此,发病盛期主要在夏季。当气温升至大约30℃,同时空气湿度很高(降雨、有露、吐水或潮湿天气等),且夜间温度高于20℃时、造成病害猖獗。另外,枯草层较厚的老草菌源量大,发病重。低洼潮湿、排水不良、田间郁闭、气候温度高,偏施氮肥,植株旺长,组织柔嫩,冻害,灌水不当等因素都极有利于病害的流行。
三、防治方法在高温高湿天气来临之前或其间,要少施或不施氮肥,保持一定量的磷、钾肥,避免串灌和漫灌,特别要避免傍晚灌水。在草坪出现枯斑时,应在早晨尽早去掉吐水(或露水),有助于减轻病情。夏季剪草不要过低(一般在5-6厘米),过密草坪要适当打孔、梳草,枯草和修剪后的残草要及时清除,应种植抗(耐)病品种,要进行及时有效的化学防治。建植时进行药剂拌种或种子包衣或土壤处理,选用草病灵2号、3号、4号、天达2116和防病保健1号,或甲基立枯灵、五氯硝基苯、粉锈宁等药剂0.2%-O.4拌种或进行土壤处理。成坪草坪喷药控制初期病情是关键。北京地区防治褐斑病第一次用药时间最好在4月底或5月初,选用草病灵1号、3号或天达2116、防病保健1号、敌力脱、草病灵4号等800至1000倍喷雾。对严重发病地块或发病中心,用高浓度、大剂量上述药剂灌根或泼浇控制。(来源:《中国花卉报》2004.02.03)
一、症状识别该病全年都可发生,但以高温高湿的多雨炎热夏季为害最重。单株受害叶片、叶鞘、茎秆或根部,出现梭形、长条形、不规则形病斑,病斑内部青灰色水浸状,边缘红褐色,以后病斑变成黑褐色,腐烂死亡。草坪上开始发病时,常出现大小不等的近圆形枯草斑。条件适合时,病害发展很快,枯草斑直径可从几厘米扩展到一二米。由于病斑中心的病株可以恢复,结果使枯草斑多呈“蛙眼”状,即中央绿色,边缘为枯黄色环带。在清晨有露水或高湿时,枯草圈外缘(与枯草圈交界处)出现由萎蔫的新病株组成的暗绿色至黑褐色的浸润圈,即“烟圈”(由病菌的菌丝形成)。这种现象只是在叶片很湿或空气湿度很高时才可能出现。在病鞘、茎基部还可看到由菌丝聚集形成的初为白色后变成黑褐色的菌核,易脱落。在修剪较高的多年生黑麦草、草地早熟禾、高羊茅草坪上,通常没有烟圈。有经验的草坪管理人员,在病害出现之前12至24小时能闻到一种霉味,有时一直到发病后。若病株散生于草坪中,就无明显枯草斑。该病还可在冷凉的春季和秋季引致黄斑症状(也称为冷季或冬季型褐斑)。结缕草受害以健康草株中镶嵌着枯死株的环状斑为典型症状。褐斑病的症状表现很复杂,常受草种类型、品种组合、气象条件及病原菌的株系、立地环境和养护管理水平等方面影响。
二、发病规律病菌以茵核或在植物残体上的菌丝渡过不良环境条件。菌核有很强的耐高低温能力,侵染、发病适温为21℃—32℃。由于丝核菌寄生能力较弱,对于处于良好生长环境中的禾草,只能造成轻微发病。只有当冷季型禾草生长于不利的高温条件、抗病性下降时,才有利于病害的发展,因此,发病盛期主要在夏季。当气温升至大约30℃,同时空气湿度很高(降雨、有露、吐水或潮湿天气等),且夜间温度高于20℃时、造成病害猖獗。另外,枯草层较厚的老草菌源量大,发病重。低洼潮湿、排水不良、田间郁闭、气候温度高,偏施氮肥,植株旺长,组织柔嫩,冻害,灌水不当等因素都极有利于病害的流行。
三、防治方法在高温高湿天气来临之前或其间,要少施或不施氮肥,保持一定量的磷、钾肥,避免串灌和漫灌,特别要避免傍晚灌水。在草坪出现枯斑时,应在早晨尽早去掉吐水(或露水),有助于减轻病情。夏季剪草不要过低(一般在5-6厘米),过密草坪要适当打孔、梳草,枯草和修剪后的残草要及时清除,应种植抗(耐)病品种,要进行及时有效的化学防治。建植时进行药剂拌种或种子包衣或土壤处理,选用草病灵2号、3号、4号、天达2116和防病保健1号,或甲基立枯灵、五氯硝基苯、粉锈宁等药剂0.2%-O.4拌种或进行土壤处理。成坪草坪喷药控制初期病情是关键。北京地区防治褐斑病第一次用药时间最好在4月底或5月初,选用草病灵1号、3号或天达2116、防病保健1号、敌力脱、草病灵4号等800至1000倍喷雾。对严重发病地块或发病中心,用高浓度、大剂量上述药剂灌根或泼浇控制。(来源:《中国花卉报》2004.02.03)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