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锭子传动带
1)  apron belt
锭子传动带
2)  tape drive
锭带传动
3)  rotation of spindle
锭子传动
4)  driving wheel for spindles
锭子传动齿轮
5)  spindle driving by gearing
锭子齿轮传动
6)  Spindle drive
锭轴传动
补充资料:锭子
      纺纱机上加拈卷绕的主要部件之一,是以两点支承的细长回转轴为主体的组合件。在粗纱机、细纱机和拈线机上都有锭子。粗纱锭子是一根圆形钢杆,顶端一般有一凹槽用以支持并带动锭翼一起回转,下端锭尖处有锭脚油杯作支承,中部以锭套管作为锭子的上部轴承。细纱锭子由锭杆、锭盘、支承部件(俗称锭胆)、锭钩、锭脚、制动器等组成。锭子的多寡和转速对相应工序的生产能力有直接影响,特别是细纱锭子,习惯上以它的数量表示纺纱厂的设备规模和生产能力。锭子的好坏又与纱线的质量、功率消耗、环境噪声、劳动生产率等密切相关。
  
  锭子是由纺专演变而来的,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用纺专纺纱,人工转动纺专,纱线旋转而被加拈并卷绕在专杆上。西汉时期以铁杆制纺专,杆径上细下粗。后来,手工纺车所用的锭子就成为现代锭子的雏形,它是两点支承的细长杆。19世纪初期,环锭纺纱机锭子问世,其上下轴承都用滑动轴承,是不封闭的。由于不能储油、防尘,需要每天加油,而且容易沾污机件和纱线。后来改进为上轴承和锭底封闭在壳体内,这时锭速仅为6000转/分左右。随着提高锭速和增加卷装容量的需要,锭子结构也在不断改进。20世纪初期,德国开始制造滚柱轴承锭子:上轴承采用滚柱轴承承受径向负荷,下轴承称为锭底,承托锭子的重量,两者刚性连接,称刚性锭子,锭速为8000~12000转/分。到了50年代又发展成锭底为弹性支承的锭子,称弹性锭子。以后,锭子的改进侧重在研究锭子的支承结构,以提高速度。到70年代棉纺锭速已达到18000转/分以上。高速后产生噪声,功率消耗增多和机件加剧磨损等问题,遂成了研究的课题。由于纺纱原料和品种的多样性,再加上工艺的发展,锭子的型式日益增多,如纺制粘胶长丝时采用的电动锭子,棉纺、毛纺或化纤长丝拈线机采用的倍拈锭子,花色拈线机上采用的空心锭子,等等。
  
  结构  粗纱锭子长度约为1米,由油杯锭脚和锭套管支承,材料为优质高碳钢,经热处理加工,具有较高的制造精度和足够的刚度与硬度。细纱锭子的主体是锭杆与锭盘(图1),两者结合成回转体。锭杆用滚珠轴承钢材制作,先车削或热轧成细长杆坯料,经热处理后磨削成形。锭杆的中部轴承档和下端锭尖要有较高的制造精度、光洁度、硬度和耐磨的金相组织。锭杆的上部用以支承筒管,必须十分平直、坚韧而有弹性。锭盘呈钟鼓形紧套于锭杆的中部,由铸铁或易切削钢制成,是锭子的传动件,由锭带或龙带传动,上轴承置于其中,能防止飞花尘埃侵入轴承。锭脚是整套锭子的支座,并作贮油之用。锭钩用以挡住锭盘,防止锭杆、锭盘在拔筒管时被带离锭脚或剧烈窜动。制动器用以制动锭子和纱管以便接头操作,棉纺大卷装、毛、化纤纺纱和拈线时均需使用。
  
  
  锭子的支承形式大体分为:①上轴承和锭底均为刚性支承;②上轴承和锭底均为弹性支承;③上轴承和锭底是刚性连接,整体由弹性元件支承;④上轴承为刚性支承,锭底为弹性支承等。使用最广泛的是第4类支承形式。上轴承连同轴承座压配在锭脚中,或上轴承直接压配在锭脚中。而锭底有的是分离式结构,即锭底与上轴承分离(图2,a),锭底装配在中心套管内,借弹性元件组合装在锭脚内;有的是连接式结构(图2,b),即上轴承与锭底通过弹性元件连接成整体。这种支承形式使锭底可以径向摆动,上下轴承在锭子高速回转时可自调中心,锭尖与锭底保持正常的接触。在锭底的外围还设有吸振装置:组合套筒或吸振圈簧,连同锭底浸没在润滑油中,利用油层的粘性阻尼作用吸振,使锭子在高速运转时很平稳。  筒管与锭子的连接方式大体分为四种:①塑料或木质筒管插在锭杆上,由锭杆的上锥面摩擦带动回转。筒管和锭杆配合部位的直径与锥度,既考虑到有足够的摩擦力矩,又使插、拔筒管操作方便,这种形式适用于棉纺(图3,a)。②锭杆上镶有铝质套管,纸质、塑料或铝合金制薄壁筒管套在铝套管上,由弹性支持器带动筒管回转,这种结构适用于毛纺或化纤长丝纺以及棉纺(图3,b)。③带缺口的有边筒管借镶在锭盘上的键、销形凸榫带动回转,适用于拈线机(图3,c)。④筒管由锭盘上的方榫带动回转,适用于化纤长丝纺(图3,d)。筒管底孔与锭盘的配合间隙必须合适,如果太大,振动时筒管对锭盘的撞击会使筒管上跳,使振动加剧,噪声和轴承负荷也会显著增加。
  
  振动和磨损  纺纱工艺对锭子的要求是:①运转平稳,在较宽的速度范围内振动要小;②耐磨,有较长的使用寿命;③功率消耗低;④噪声小;⑤承载能力大。关键在于减少振动和磨损。任何锭子在回转时都难免振动和磨损。剧烈的振动会引起筒管窜跳,使纱线断头或成形不良,加速机件的磨损,在高速回转时尤为明显。
  
  当锭子工作转速接近锭子自然振动的固有频率时,产生共振现象,会出现极大的振幅,此时的锭速称为锭子的临界转速。锭杆是一个连续的弹性体,理论上有无穷个固有频率,与锭杆的质量分布和刚度有关;成套的锭子(包括锭杆、锭盘和支承部件)是一个复杂的振动系统,同样也有多个固有频率,因此锭子有多阶临界转速。粗纱机的工作转速远低于锭子的第一阶临界转速,如果锭子与锭翼动平衡不良,随着锭速的提高,振动会显著增加。因此要提高粗纱机锭速就必须改进锭子和锭翼的结构,提高制造质量。细纱锭子的工作转速介于第一、第二阶临界转速之间,越过临界转速后再加速,锭子振动情况反而好转。对比两种锭子的振动特性曲线(图4 ),可见弹性支承的锭子振动性能较为优越。
  
  
  细纱锭子在高速回转时出现纵向振动和横向振动。纵向振动是指锭子和筒管作上下窜动。横向振动俗称锭子摇头,早期以手感锭子顶端的麻手程度来检测,现广泛使用光电式测振仪,直接显示锭子顶端的振幅。横向振动实际上是三种振动现象的复合:①自然振动;②强迫振动;③自激振动。自然振动是由于瞬时外力作用,如锭带接头冲击等所致,其振程值取决于起始条件,振动频率为固有频率,这种振动会逐渐衰退而消失;强迫振动是当锭子受到周期性外力持续作用,如锭子杆、盘、筒管等回转机件偏心或弯曲,以及纱管高速时发生动态变形等引起的振动,这时振动频率等于锭子的工作转速,振程值取决于质量、偏心值和工作转速的大小;自激振动是由系统本身激起的振动,如由于锭底与锭杆接触不正常而产生的摩擦,或由于锭杆、锭盘等材料的内摩擦所致等,这种振动一旦激发,将会持续存在不会消失,其振动频率大致相当于锭子的自然频率,振程值取决于振动系统的结构状态。
  
  锭子的磨损出现在锭尖和轴承档部位。锭尖的正常磨损呈光滑圆球形,严重的磨粒磨损则使锭尖呈葫芦形。当锭底与锭尖部位不在共同轴线时,锭杆窜动会产生侧面接触的滑动磨损。正常的轴承档磨损使精度降低,配合间隙增大,致使振动加剧。如果上轴承缺油,那么轴承档磨损速度就会更快。通常,在一定的负载条件下,锭子的磨损程度取决于锭杆、锭底、轴承的材料、结构、硬度、金相组织、几何精度和光洁度等。
  
  为了减少高速锭子的振动和磨损,不仅应注意提高机件的制造质量,改进热处理方法等,而且要着重研究锭子的结构型式,并对支承、弹性、阻尼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以控制临界转速,消除自激振动。对于承受较重负荷的锭子,须考虑锭尖的几何形状和锭底的结构。此?猓补艿挠帕佣远ё拥恼穸苡跋旌艽螅咚俸笥任飨浴6ё佑糜偷淖饔貌唤鍪侨蠡沂怯靡宰枘嵯瘢矣跋於ο摹?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