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百花龙涎
1)  amber bouquet
百花龙涎
2)  ambergris [英]['æmbəgri:s]  [美]['æmbɚ,gris]
龙涎香
1.
Application of ambergris structure-odor relationship.;
龙涎香型香料分子结构与香气关系的应用研究
2.
The auto or photo oxidative decomposition of (+) ambrein, the major constituent of ambergris, gives the five important odoriferous products that play a key role in the characteristic odor of ambergris.
简要介绍了龙涎香的应用及其化学组成 ,重点介绍了以香紫苏醇为原料 ,通过不同的氧化 -还原 -环化途径合成降龙涎
3.
The development of theories about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ambergris and molecular structure was reviewed in recent years, such as recognition theory and vibration theory.
综述了近年来关于龙涎香分子结构与香气关系规律的各种理论的研究进展,如识别理论和振动理论,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今后的发展作了展望。
3)  (-) Ambrox
降龙涎醚
1.
However, the unique olfactive and fixative properties are related principally to (-) Ambrox, one of the decomposing products of (+) ambrein and the commercially most important synthetic equivalent of ambergris, .
简要介绍了龙涎香的应用及其化学组成 ,重点介绍了以香紫苏醇为原料 ,通过不同的氧化 -还原 -环化途径合成降龙涎
4)  ISO E SUPER
龙涎酮
5)  ambrein
龙涎香醇
6)  ambergris tincture
龙涎香酊
补充资料:龙涎香
【通用名称】
龙涎香
【其他名称】
龙涎香 (《纲目拾遗》)
【异名】
龙尿(《酉阳杂俎》),龙腹香。
【来源】
为抹香鲸科动物抹香鲸的肠内分泌物的干燥品。
【动物形态】
抹香鲸,又名:真甲鲸、巨头鲸。 为齿鲸类中最大的一种。一般体长14米左右,最大者可达23米。雌雄个体差异大,雌者仅雄者之半。头部庞大,约占体长1/4以上。额部钝圆形,比细长的下腭甚为突出。仅下颌具牙齿。头顶左方具一喷水孔。眼位于口角的后方。外耳孔极小。体形前粗后细。鳍肢较小,宽而圆,无背鳍,但具少数肉峰,尾鳍较宽。体背暗黑色,体侧略淡,腹面银灰或白色。以深海产的乌贼为主要食物,亦吃多种小鱼。 主要活动于热带、更热带的温暖海洋中;营一雄多雌的群居生活。分布遍及各大洋。我国东海、南海均有。
【采集】
捕获杀死后,即收集其肠中分泌物(龙涎香),经干燥后即成蜡状的硬块。其肠内分泌物,也能排出体外,飘浮于海面,故有时也可从海面上捞取。
【药材】
干燥的龙涎香,呈不透明的蜡状胶块.色黑褐如琥珀,有时有五彩斑纹。质脆而轻,嚼之如蜡,能粘齿。气微腥,味带甘酸。比重约0.7~O.9,融点为60℃,可溶于纯酸中。燃烧时发蓝焰,香气四溢,酷似麝香而幽雅,被熏过之物,能保持持久的香气。以黑褐色、体松质韧、焚之有幽香者为佳。
【化学成分】
约含25%龙涎香醇。灰分中主要含氧化钙6.21%、氧化镁9.88%、五氧化二磷4.65%、二氧化硅6.02%。
【性味】
甘酸,气腥。 ①《药性考》:"味甘,气腥,性涩。" ②《纲目拾遗》:"气腥,味微酸咸,无毒。"
【功用主治】
行气活血,散结止痛,利水通淋。治咳喘气逆,气结癥积,心腹疼痛,淋病。 ①范咸《台湾府志》:"止心痛,助精气。" ②《纲目拾遗》:"活血,益精髓,助阳道,通利血脉。又廖永言:利水通淋,散癥结,消气结,逐劳虫。周曲大:能生口中津液,凡口患干燥者含之,能津流盈颊。" ③《药材学》:"治咳喘气逆,神昏气闷,心腹诸痛。"
【用法与用量】
内服:研末,1~3分。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