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动力稳定度
1)  dynamic stability
动力稳定度
2)  length of dynamic stability
动力稳定长度
3)  dynamic stability
动力稳定
1.
Nonlinear dynamic stability analysis of point-supported single layer latticed intersected cylindrical shell structures;
点支承两向叉筒单层网壳结构非线性动力稳定分析
2.
Analysis on the dynamic stability of suspen-dome;
弦支穹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稳定性研究
3.
Complete-process nonlinear analysis for dynamic stability of cylindrical orthogonal single-layer lattice shell structures;
单层柱面正交异型网壳的非线性动力稳定全过程分析
4)  dynamic stability
动稳定度
1.
Relationship between softening point of SBS modified asphalt and dynamic stability;
SBS改性沥青软化点与混合料动稳定度关系的研究
2.
In this article,the parameters of Marshall stability,freeze-thaw splitting strength and dynamic stability etc.
本文通过比对玻璃沥青混凝土和普通沥青混凝土的马歇尔稳定度、冻融劈裂强度和动稳定度等参数,得出二者差异。
3.
The accuracy of the lab rut evaluating indexes was analyzed with 4 hours Hamburger wheel Tracking test,and it was considered the dynamic stability can evaluate wheel tracking test effectively,meanwhile it suggested the dynamic stability index should be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initial deformation of the wheel tracking test.
对国内外室内车辙评价指标进行评述,通过4 h汉堡车辙试验分析了不同车辙评价指标的准确性,认为动稳定度DS能有效评价室内1 h的车辙试验,并提出应根据车辙试验初始变形对稳定度指标予以调整。
5)  Stability of force
力值稳定度
6)  Static Stability
静力稳定度
1.
The mechanism that the vertical shear of basic flow in the boundary layer influences the lower troposphere circulation is revealed, and the importance of self-adjustment of basic flow and static stability is discussed.
本文着重研究了线性模型中副热带环流对潜热加热的响应过程中影响高、低压系统中心位置的因子,剖析出边界层中基本流的垂直切变影响低层环流的根本原因,并且探讨了线性模式中基本流和静力稳定度自调整过程的重要作用。
2.
Moreover static stability is also important to the thermally forced subtropical circulation by intensifying the external thermal forcing.
说明即使在线性模式中,洋面副高的形成也不能完全用季风潜热加热来解释;另外,静力稳定度对热强迫的副热带环流的影响也很重要,使热源的强迫作用放大。
补充资料:大气动力不稳定性
      大气的各种运动状态,可以看成是基本气流和各种不同尺度的扰动(波动)叠加的结果。叠加在纬向的带状基本气流(ū )上的扰动,有三种可能的变化:①随时间而增强(发展),按气象界的习惯,称为不稳定;②基本上保持原有的强度,即所谓稳定或中性;③随时间而衰减,即所谓阻尼。通常,称波的不稳定性为动力不稳定。扰动发展,必须供给能量,根据能源的不同,可将动力不稳定区分为正压不稳定和斜压不稳定两种。
  
  正压不稳定  若视大气为正压大气,则基本气流只能有水平切变。假定基本气流(ū )主要在南北方向有切变,即ū =ū (у),在一定的条件下,这样具有南北切变的纬向气流中扰动可能是不稳定的。因为正压大气不能释放全势能,所以,引起扰动不稳定发展的能量,只能来自其平均动能(见大气能量)。具有这一特征的扰动的不稳定发展,称为正压不稳定。郭晓岚(1949)最早研究了行星波(即长波)的正压不稳定,得到了正压不稳定的必要条件:在流场内至少有一点满足
  
  
  其中β为罗斯比参数(见大气波动)。这一条件表明,只有在基本气流的流场中绝对涡度(见大气动力方程)有极大值或极小值时,扰动才有可能发展。
  
  斜压不稳定  在斜压大气中,引起动力不稳定的能量,主要来自基本气流的全势能,在扰动发展过程中全势能将转换成扰动的动能。这种扰动的不稳定发展,称为斜压不稳定。最早注意到斜压大气中行星波的动力不稳定的,是中国气象学家赵九章。后来美国科学家J.G.查尼和气象学家E.T.伊迪对斜压不稳定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比较符合实际大气情况的斜压不稳定理论。他们的理论结果表明,当行星波的波长大于临界波长时,波动将是不稳定的,而临界波长随着静力稳定程度(见大气静力稳定度)的增加而增加,在中纬度对流层的典型条件下,临界波长约为3000公里。此外,波动的增长率和大气的斜压性有关,斜压性愈强波动增强得愈快。
  
  行星波的斜压不稳定对于了解天气系统的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是近代动力气象学中的一个重大发现。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