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world merchant shipping tonnage
世界商船吨位
2) merchant tonnage
商船吨位
3) world's merchant fleet
世界商船队
5) tonnage of tanker
油船吨位
1.
Return increased at higher rate as tonnage of tanker increased, meanwhile, the rate of freight decreased.
理论联系实际地论述了油船吨位的扩大引起收入大比例增加,而单位运输成本随着油船吨位的扩大而减小,然后结合航运实践,指出目前油船吨位的最佳选择。
6) shipping tonnage
船运吨位
补充资料:世界商船队
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所拥有的商船队的总和。商船队的规模一般以总吨位或载重量的总和来衡量,其统计范围通常限于100总吨以上的海船。
发展概况 世界商船总量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不断增长。从1900~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商船数量持续增加,按总吨计,平均每年递增5.2%。1919~1939年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商船数量虽然在少数年份受经济萧条影响有所下降,但平均每年仍递增1.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大多数国家经济的增长和国际贸易量的迅速上升,1948~1982年商船总吨位平均每年递增率为5.0%,其中 1965~1977年平均每年递增率达 7.7%。1982年和1948年相比,船舶艘数增长了1.6倍,总吨位增长了4.3倍。据英国劳氏船级社统计,截至1982年6月30日,全世界共有100总吨以上的海上机动商船75151艘,424741682总吨。按类型区分的船舶数量见表1。按劳氏船级社 1984年7月1日的统计,船舶数增至76000多艘,总吨位却略有下降,为 41800多万总吨。各国商船队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在过去海运发达的国家中,有些国家如日本、希腊和联邦德国,发展仍然很快;有些国家如英国、美国、加拿大、荷兰、瑞典等则发展甚慢。有些原来海运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如中国、苏联、印度、巴西、韩国、波兰、科威特、南斯拉夫、菲律宾、罗马尼亚等国,发展较快,目前已拥有较大的商船队。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也相继建立了自己的商船队。
1982年世界商船队中,拥有100总吨以上海上机动商船总量超过1000万总吨的国家商船队有10个(表2),总量在100~1000万总吨的国家和地区商船队已有33个。利比里亚和巴拿马拥有巨大的商船队,因为它们实行开放登记制度(见船舶登记),商船队中有大量的外国船东的方便旗船。主要是美国、香港、希腊、日本的船东为了船舶登记费用低廉,可以免缴所得税,营运收入外汇不受管制,以及摆脱其他牟利的限制而把船舶转到这两个国家登记,取得它们的国籍,悬挂它们的国旗。在外国登记的商船所悬挂的登记国国旗称为"方便旗",挂方便旗的船称方便旗船。
运输船舶的专业化和大型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发展迅速,燃料、原料和工农业产品的运输量迅速增长,出现了商船专业化和大型化的趋势。传统货船分离为专用的散货船和杂货船,并出现了液货船。杂货船又向集装箱船和多用途船发展。油船则出现了大吨位的超大油船和特大油船。由于航空运?涞姆伤俜⒄梗冻毯阑ㄆ诳痛饔诰#糜未虼稹?
近30年来,大宗散货的国际贸易海运量和国际贸易海运周转量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其他类别的干货。铁矿砂、谷物、煤炭、磷灰石和矾土五大干散货的国际贸易海运量在石油以外的国际贸易货物海运量和国际贸易海运周转量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长。这样,传统杂货船在数量上、经济和技术性能上已不能满足需要,于是出现了以大型船为主体的散货船队。1964~1982年,6000总吨以上散货船的总吨位平均每年递增10%。同时国际贸易的石油海运量的增长比干货快得多,油船队也迅速扩大,其吨位在世界商船队总吨位中所占比重逐年上升。从1973年起,石油大幅度提价,各国都采取节油措施,石油运量即呈徘徊不前之势。世界油船吨位在世界商船队总吨位中的比重在1977年达到44.2%以后就下降了。油船大量过剩而停航搁置。进入80年代以后,世界油船吨位明显减少。表3反映了世界油船吨位和比重的变化情况。
原油运量的逐年增大,导致装运原油的大型油船逐年增多,1967~1975年苏伊士运河因战争而封闭,更促成油船大型化的发展。最大的油船是法国1976年建成的55万载重吨的"巴提吕斯"号。到1982年6月30日,世界5万总吨以上油船的总吨位,占全部油船总吨位的 68%,其中 10万总吨以上的油船占全部油船总吨位的 50%。1972年以前,最大的油船不到40万载重吨,到1980年底,40万载重吨以上的油船有35艘。但在苏伊士运河重新开放以后,超大型油船已不甚适用,1980年以后不少巨型油船被拆毁。
在现代商船队中,虽然专用运输船队如油船队、液化气船队、散货船队和集装箱船队等发展很快,但包括多用途船在内的杂货船队仍然是一支重要海运力量,就艘数而言,一直在世界商船队中居首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远洋不定期杂货船一般在7000载重吨左右,至1956年上升到 9000多载重吨,1961年达1万载重吨,以后逐步上升到 2万载重吨左右后就稳定下来。近年来万吨级多用途船的应用日趋广泛,它可装运件货、车辆和集装箱等,适用于世界各港口,特别受到发展中国家的欢迎。
20多年来集装箱船队发展迅速。据统计,1982年全集装箱船艘数的59%,吨位在10000~40000总吨范围内;全部全集装箱船每艘平均为 18025总吨。集装箱能快速装卸,一般对集装箱货物有快速运达的要求,因此在全集装箱船队中,大型船舶的吨位占有较大的比例。
船队中新船比重的增加 国际航运竞争剧烈,船舶保养修理费高昂,能源节约日趋迫切,为了谋取更大的经济效益,许多国家的商船队都力求缩短船舶更新周期。近30年来,船龄在10年以内的商船比重日益增大,1955年占全部商船总吨位的33.9%,至1977年增到64.8%。由于1973年以后石油运量增势减缓,1976年以后造船量大幅度下降,商船吨位拥有量增势随之减缓,低龄大型船舶的比重也显著下降。
船舶航速的提高 1920年前后,不定期远洋船平均航速约为每小时7.5~8海里,到60年代初提高到每小时14海里左右。装卸快速的集装箱船都采用高航速,如美国在1961年建成的"泰勒总统"号和"林肯总统"号集装箱船,载重量均为14040吨,航速为每小时20海里。到70年代,全集装箱船航速为每小时22海里,最快的达33海里。70年代末期,因油价昂贵,新造的集装箱船平均航速为每小时17~20海里。
多年来,油船、兼用船、散货船在大型化的同时,航速也提高了。1981年初,世界营运中的上述船舶在1万载重吨以上的,正常营运航速为每小时14~16海里,快的达17海里。
中国商船队 50年代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船队发展迅速。至1981年底,交通部直属和地方水运部门所属的全部沿海、远洋运输机动船舶已达780万总吨,成为世界较大的海运船队之一。
1937年抗日战争前夕,中国拥有内河和海上近代商船总量只有57.6万多吨。抗日战争胜利后到1949年,商船数量虽然有所增长,但很多是应淘汰的老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沿海船队逐渐扩大,船队的技术状况得到改善。60年代中国开始有计划地建设远洋船队。1961年 4月,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成立。此后,载重吨位约以平均每年递增20%的速度增长,70年代以后增长特别迅速。到1985年2月底,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有船600艘共1250万载重吨。
目前中国的海上商船队中,杂货船数量最多,其次为散货船、油船、客货船、客船等,船队船龄较老。近年新添了滚装船、集装箱船和多用途船。中国商船队至今仍保持着发展的高速度。
发展概况 世界商船总量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不断增长。从1900~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商船数量持续增加,按总吨计,平均每年递增5.2%。1919~1939年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商船数量虽然在少数年份受经济萧条影响有所下降,但平均每年仍递增1.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大多数国家经济的增长和国际贸易量的迅速上升,1948~1982年商船总吨位平均每年递增率为5.0%,其中 1965~1977年平均每年递增率达 7.7%。1982年和1948年相比,船舶艘数增长了1.6倍,总吨位增长了4.3倍。据英国劳氏船级社统计,截至1982年6月30日,全世界共有100总吨以上的海上机动商船75151艘,424741682总吨。按类型区分的船舶数量见表1。按劳氏船级社 1984年7月1日的统计,船舶数增至76000多艘,总吨位却略有下降,为 41800多万总吨。各国商船队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在过去海运发达的国家中,有些国家如日本、希腊和联邦德国,发展仍然很快;有些国家如英国、美国、加拿大、荷兰、瑞典等则发展甚慢。有些原来海运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如中国、苏联、印度、巴西、韩国、波兰、科威特、南斯拉夫、菲律宾、罗马尼亚等国,发展较快,目前已拥有较大的商船队。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也相继建立了自己的商船队。
1982年世界商船队中,拥有100总吨以上海上机动商船总量超过1000万总吨的国家商船队有10个(表2),总量在100~1000万总吨的国家和地区商船队已有33个。利比里亚和巴拿马拥有巨大的商船队,因为它们实行开放登记制度(见船舶登记),商船队中有大量的外国船东的方便旗船。主要是美国、香港、希腊、日本的船东为了船舶登记费用低廉,可以免缴所得税,营运收入外汇不受管制,以及摆脱其他牟利的限制而把船舶转到这两个国家登记,取得它们的国籍,悬挂它们的国旗。在外国登记的商船所悬挂的登记国国旗称为"方便旗",挂方便旗的船称方便旗船。
运输船舶的专业化和大型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发展迅速,燃料、原料和工农业产品的运输量迅速增长,出现了商船专业化和大型化的趋势。传统货船分离为专用的散货船和杂货船,并出现了液货船。杂货船又向集装箱船和多用途船发展。油船则出现了大吨位的超大油船和特大油船。由于航空运?涞姆伤俜⒄梗冻毯阑ㄆ诳痛饔诰#糜未虼稹?
近30年来,大宗散货的国际贸易海运量和国际贸易海运周转量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其他类别的干货。铁矿砂、谷物、煤炭、磷灰石和矾土五大干散货的国际贸易海运量在石油以外的国际贸易货物海运量和国际贸易海运周转量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长。这样,传统杂货船在数量上、经济和技术性能上已不能满足需要,于是出现了以大型船为主体的散货船队。1964~1982年,6000总吨以上散货船的总吨位平均每年递增10%。同时国际贸易的石油海运量的增长比干货快得多,油船队也迅速扩大,其吨位在世界商船队总吨位中所占比重逐年上升。从1973年起,石油大幅度提价,各国都采取节油措施,石油运量即呈徘徊不前之势。世界油船吨位在世界商船队总吨位中的比重在1977年达到44.2%以后就下降了。油船大量过剩而停航搁置。进入80年代以后,世界油船吨位明显减少。表3反映了世界油船吨位和比重的变化情况。
原油运量的逐年增大,导致装运原油的大型油船逐年增多,1967~1975年苏伊士运河因战争而封闭,更促成油船大型化的发展。最大的油船是法国1976年建成的55万载重吨的"巴提吕斯"号。到1982年6月30日,世界5万总吨以上油船的总吨位,占全部油船总吨位的 68%,其中 10万总吨以上的油船占全部油船总吨位的 50%。1972年以前,最大的油船不到40万载重吨,到1980年底,40万载重吨以上的油船有35艘。但在苏伊士运河重新开放以后,超大型油船已不甚适用,1980年以后不少巨型油船被拆毁。
在现代商船队中,虽然专用运输船队如油船队、液化气船队、散货船队和集装箱船队等发展很快,但包括多用途船在内的杂货船队仍然是一支重要海运力量,就艘数而言,一直在世界商船队中居首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远洋不定期杂货船一般在7000载重吨左右,至1956年上升到 9000多载重吨,1961年达1万载重吨,以后逐步上升到 2万载重吨左右后就稳定下来。近年来万吨级多用途船的应用日趋广泛,它可装运件货、车辆和集装箱等,适用于世界各港口,特别受到发展中国家的欢迎。
20多年来集装箱船队发展迅速。据统计,1982年全集装箱船艘数的59%,吨位在10000~40000总吨范围内;全部全集装箱船每艘平均为 18025总吨。集装箱能快速装卸,一般对集装箱货物有快速运达的要求,因此在全集装箱船队中,大型船舶的吨位占有较大的比例。
船队中新船比重的增加 国际航运竞争剧烈,船舶保养修理费高昂,能源节约日趋迫切,为了谋取更大的经济效益,许多国家的商船队都力求缩短船舶更新周期。近30年来,船龄在10年以内的商船比重日益增大,1955年占全部商船总吨位的33.9%,至1977年增到64.8%。由于1973年以后石油运量增势减缓,1976年以后造船量大幅度下降,商船吨位拥有量增势随之减缓,低龄大型船舶的比重也显著下降。
船舶航速的提高 1920年前后,不定期远洋船平均航速约为每小时7.5~8海里,到60年代初提高到每小时14海里左右。装卸快速的集装箱船都采用高航速,如美国在1961年建成的"泰勒总统"号和"林肯总统"号集装箱船,载重量均为14040吨,航速为每小时20海里。到70年代,全集装箱船航速为每小时22海里,最快的达33海里。70年代末期,因油价昂贵,新造的集装箱船平均航速为每小时17~20海里。
多年来,油船、兼用船、散货船在大型化的同时,航速也提高了。1981年初,世界营运中的上述船舶在1万载重吨以上的,正常营运航速为每小时14~16海里,快的达17海里。
中国商船队 50年代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船队发展迅速。至1981年底,交通部直属和地方水运部门所属的全部沿海、远洋运输机动船舶已达780万总吨,成为世界较大的海运船队之一。
1937年抗日战争前夕,中国拥有内河和海上近代商船总量只有57.6万多吨。抗日战争胜利后到1949年,商船数量虽然有所增长,但很多是应淘汰的老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沿海船队逐渐扩大,船队的技术状况得到改善。60年代中国开始有计划地建设远洋船队。1961年 4月,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成立。此后,载重吨位约以平均每年递增20%的速度增长,70年代以后增长特别迅速。到1985年2月底,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有船600艘共1250万载重吨。
目前中国的海上商船队中,杂货船数量最多,其次为散货船、油船、客货船、客船等,船队船龄较老。近年新添了滚装船、集装箱船和多用途船。中国商船队至今仍保持着发展的高速度。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