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er gyro compass
根据陀螺罗经
2) per gyrocompass
根据陀螺罗经航向
3) gyro compass
陀螺罗经
1.
The 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SGB1000 gyro compass interface;
SGB1000型陀螺罗经接口设计与实现
4) gyrocompass
[英]['dʒaiərəu,kʌmpəs] [美]['dʒaɪro,kʌmpəs]
陀螺罗经
1.
Laser-gyrocompass North-seeking and Error Analysis;
激光陀螺罗经寻北及其误差分析
2.
Calibration and compensation for heading effect of gyrocompass;
陀螺罗经的航向效应标定与补偿
3.
They can provide references for developing laser gyrocompass north-seeking equipment to satisfy the demands of initial-alignment of the ground-to-ground tactic missile s launch.
根据地地战术导弹作战运用特点,提出了采用单激光陀螺三位置寻北提供初始对准基准的方案,分析了本方案的寻北误差并提出了减小误差的方法,为研制适应地地战术导弹发射初始对准需要的激光陀螺罗经寻北仪提供参考。
5) gyroscopic compass
陀螺罗经
1.
There are still something deficiently consist in the gyroscopic compass, which plays the pivotal role in the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 Such as too long time to startup, too many error factors(include latitude error,.
船用陀螺罗经以其指向稳定、误差小、可靠性高、输出信号通用性强等优点,在近现代船用导航设备中占有了很重要的一席之地。
6) gyro magnetic compass
陀螺磁罗经
补充资料:央掘魔罗经
【央掘魔罗经】
《央掘魔罗经》四卷,是说央掘魔罗改恶从善,投佛出家,从而宣扬大乘教义的经典。刘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此经梵本已佚失。
央掘魔罗的故事,原来见于《增一阿含经》第三十一、《杂阿含经》第三十八及巴利文本《中部》第八十六经,随着大乘教的发展,也演成了这部大乘经。
经的主要内容,说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说了《执剑大方广经》。当时恶人央掘魔罗受婆罗门邪师摩尼跋陀罗的指示,欲杀掉千人做成指鬘,希望由此得成婆罗门。最后还欲杀害其母和佛,来凑足千人之数。但受佛教化,翻然悔悟,礼佛出家。当时帝释心喜,施以天衣,央掘魔罗不受,并加以批评,说自己只愿行十二头陀苦行(以上第一卷)。其次梵王、护世四王、魔及树神等说种种偈来供佛和央掘魔罗,也各受到央掘的批拼;声闻弟子大目犍连等,亦皆受其责难;并与文殊论不空义,说主张偏空与有我者,二种人都颠覆正法。解脱实在不空,如来也不空,只因离一切烦恼及诸天人障蔽,故说名空。佛为央掘授三归五戒,央掘说一归无三,并说杀害烦恼、盗取菩提等义(以上第二卷)。其次,佛又问以一学之义,央掘以偈答,从一增至十法,说明大乘与声闻乘的差别,得到佛的赞许。央掘示成阿罗汉,随佛同入祇洹。这时十方菩萨来集。央掘问佛为何住无生际而复住此世间。佛命与文殊同往十方问于十佛,最后仍来问佛。佛为广说多次舍身来此世间的七十九句原因(以上第三卷)。复次佛告央掘,要成就五(个)八相,即四十功德,方能受持说如来藏的大乘经。最后波斯匿王兴兵来至佛所,佛为王说央掘与文殊过去本事。邪师摩尼跋陀罗及其妇、乃至诸天龙神说偈赞佛,皆发无上菩提心(以上第四卷)。
此经的主要思想,首先是发挥了一切众生皆有如来藏佛性之义。如来藏即指众生本净的心性,由于客尘烦恼所染,故未能成佛。本经特别将此一思想,联系到"心为法本"的两个颂(原出《增一阿含经》卷五十一),显示它的来源。其次说明二乘为方便归依,如来方是第一义归依,这样区别大小乘,与《法华经》的说法一致(卷二)。再次说明一乘的中道离于二边,是名大乘,这与《宝积经》所说相通(卷四)。再次说明众生有如来藏故,无始以来无非父母兄弟姊妹,迭为尊卑。因此诸佛戒杀断肉,这又是上承《涅槃》开启《楞伽》的说法(卷四)。最后说"女有佛藏,男亦如是"(卷四),说明一切众生皆有如来藏佛性之义,故在中国佛教学者谈佛性时,常引用它。
《央掘魔罗经》四卷,是说央掘魔罗改恶从善,投佛出家,从而宣扬大乘教义的经典。刘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此经梵本已佚失。
央掘魔罗的故事,原来见于《增一阿含经》第三十一、《杂阿含经》第三十八及巴利文本《中部》第八十六经,随着大乘教的发展,也演成了这部大乘经。
经的主要内容,说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说了《执剑大方广经》。当时恶人央掘魔罗受婆罗门邪师摩尼跋陀罗的指示,欲杀掉千人做成指鬘,希望由此得成婆罗门。最后还欲杀害其母和佛,来凑足千人之数。但受佛教化,翻然悔悟,礼佛出家。当时帝释心喜,施以天衣,央掘魔罗不受,并加以批评,说自己只愿行十二头陀苦行(以上第一卷)。其次梵王、护世四王、魔及树神等说种种偈来供佛和央掘魔罗,也各受到央掘的批拼;声闻弟子大目犍连等,亦皆受其责难;并与文殊论不空义,说主张偏空与有我者,二种人都颠覆正法。解脱实在不空,如来也不空,只因离一切烦恼及诸天人障蔽,故说名空。佛为央掘授三归五戒,央掘说一归无三,并说杀害烦恼、盗取菩提等义(以上第二卷)。其次,佛又问以一学之义,央掘以偈答,从一增至十法,说明大乘与声闻乘的差别,得到佛的赞许。央掘示成阿罗汉,随佛同入祇洹。这时十方菩萨来集。央掘问佛为何住无生际而复住此世间。佛命与文殊同往十方问于十佛,最后仍来问佛。佛为广说多次舍身来此世间的七十九句原因(以上第三卷)。复次佛告央掘,要成就五(个)八相,即四十功德,方能受持说如来藏的大乘经。最后波斯匿王兴兵来至佛所,佛为王说央掘与文殊过去本事。邪师摩尼跋陀罗及其妇、乃至诸天龙神说偈赞佛,皆发无上菩提心(以上第四卷)。
此经的主要思想,首先是发挥了一切众生皆有如来藏佛性之义。如来藏即指众生本净的心性,由于客尘烦恼所染,故未能成佛。本经特别将此一思想,联系到"心为法本"的两个颂(原出《增一阿含经》卷五十一),显示它的来源。其次说明二乘为方便归依,如来方是第一义归依,这样区别大小乘,与《法华经》的说法一致(卷二)。再次说明一乘的中道离于二边,是名大乘,这与《宝积经》所说相通(卷四)。再次说明众生有如来藏故,无始以来无非父母兄弟姊妹,迭为尊卑。因此诸佛戒杀断肉,这又是上承《涅槃》开启《楞伽》的说法(卷四)。最后说"女有佛藏,男亦如是"(卷四),说明一切众生皆有如来藏佛性之义,故在中国佛教学者谈佛性时,常引用它。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