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国际电离层研究卫星
1)  international satellite for ionospheric research
国际电离层研究卫星
2)  international satellite for ionospheric studies
用于电离层研究的国际卫星
3)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satellite
国际电信卫星
4)  international satellite
国际卫星
5)  ionosphere sounding satellite
电离层探测卫星
6)  satellite ionospheric beacon
卫星电离层信标
补充资料:国际卫星通信地面站
      设在地面上用于向通信卫星发射和从通信卫星接收无线电波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利用地球同步卫星转发无线电波进行全球通信,是近二三十年内空间技术和通信技术发展的成果。1965年国际通信卫星Ⅰ号发射并投入使用时,世界上仅有美国的安多弗、加拿大的米尔维莱奇等 6个地面站。到1985年底,全世界地面站总数已达642 个。中国自1972年在北京首次建立国际卫星通信地面站,至1986年已经有4个国际卫星通信地面站。
  
  构成  国际卫星通信系统中的地面站,多采用标准的大型固定式结构,由天线、发射、接收、通信控制、终端和电源系统构成。主体建筑是顶部设有直径约30米的天线、天线塔、天线驱动装置、天线底座和中央控制室。新型标准地面站的天线底座和中央控制室多合为一体。
  
  设计要点  主要包括:①选址应远离市区,避免高大障碍物遮挡和电波干扰。天线主波束的方向必须避开居民点,以防天线产生的高频电波影响人体健康。站址地基条件要好。②总体布局一般由天线和中央控制室以及仪表测试室等组成主体建筑。主体建筑、辅助用房和生活用房均按功能分区布置。如1973年建成的上海国际卫星通信地面站(见图)将主体建筑布置在场地后部中央地段,辅助用房和生活用房布置在两翼。③天线基础设计要求严格,地基要有足够刚度。有不少地面站的天线基础直接设在天然岩石地基上,以保证使用上的高精度要求。④中央控制室需设空调,一般室温要求冬季在20℃以上,夏季低于25℃;相对湿度不大于70%。中央控制室要作隔振和吸声处理,以免空调系统影响通信设备。⑤ 供电设计可靠性要求高,除具备两路外线电源和一路备用电源外,还要有自动切换装置或确保交流电不间断的电源设备。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