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Marin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海洋环境污染
1.
on the foundation of document survey , after had analyzed the public goods nature of the marine resources and the externalities of marine environment, draw the conclusion: the institutional origin of the marin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lies in the reason of three respects of market , government and society.
本文在对公共物品、外部性、产权制度、交易成本以及海洋可持续发展等理论进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海洋资源的公共物品性质和海洋环境和负外部性效应后得出,海洋环境污染的制度根源在于市场、政府和社会三方面的原因:市场的根源在于海洋资源具有公共物品性质、海洋环境有负外部性,海洋环境资源的产权界定不明晰、界定产权的成本过高;政府的根源在于部门利益冲突导致的不协调;社会根源在于社会机制手段缺失。
2.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onsciousness protecting environment and the increases of marin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ccidents and ship’s collitions, people pay more .
随着人们海洋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海洋环境污染、船舶碰撞等危害事故的增多,海事司法鉴定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也越来越成为司法鉴定中重要的一环。
4) Pollution of the Marine Environment
海洋环境污染
1.
The marine environment of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system, howev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the use of marine activities has been increasing pollution of the marine environment is also becoming increasingly serious.
海洋环境是环境资源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随着人类社会开发海洋与利用海洋活动的不断增多,海洋环境污染现象也日趋严重。
6) marine environment investigation
海洋环境调查
补充资料:海洋污染调查
为了解海洋的污染状况,而进行的调查研究活动,是海洋环境管理和保护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要求 海洋污染调查,在调查内容、项目、调查次数、站位布设、方法等方面均有其特点。在调查内容上具有相对的专项性,重视各种污染物的本底(或基线值)调查。海洋污染是全球性的问题,因此强调各种调查计划的协调性和各项调查结果的可比性,从而对调查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的一致性也有较高的要求。由于调查结果的精度要求高,尤其对痕量金属元素的调查,要求从取样到测试全过程避免对样品沾污,保证调查结果的可靠性。海洋污染调查又强调污染源的调查,并与流行病学、卫生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方面密切配合。重视宏观和微观调查的有效结合,注意区分自然变化和人为活动引起的海洋环境变化等。
分类 海洋污染调查大致可分为4种:基础调查、专题调查、应急调查和监测调查。基础调查,又称海洋污染普查,是为了了解海区污染物的种类、分布状况和污染程度而进行的综合观测。专题调查是为研究某一课题而进行的专门调查,如为制定海洋环境水质标准、编制海岸工程影响报告书而进行的调查等。应急调查又称污染事故调查,是对发生污染事故的海区进行的即时调查,以便查明污染的程度和范围,如日本在1954年进行的比基尼核污染调查。监测调查是根据基础调查的结果,选定若干代表性测站,对海区主要污染物的分布和动态进行长期的调查。
项目 主要包括水质、底质、生物体和海洋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分布、存在形式及迁移转化规律,污染物的来源,以及对海洋环境,尤其是生态系统的影响等。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的规定,全球海洋污染所测定的主要污染物包括:重金属及其他有毒痕量元素(如铅、汞、镉等)、芳香族卤代烃化合物(如DDT、PCB等)和脂肪族卤代烃化合物(如聚氯乙烯制造厂产生的废物);石油和持久不易分解的石油产品;微生物污染(污水排放引起的污染);过量营养物质(如氮和磷的化合物等);人工放射性物质(如钚、90锶、137铯等)。调查项目可因不同海区情况差异而有所增减。
方法 按照调查的具体目的选站,按照点、线结合的测站布设方案组成调查阵形。近岸水域设站较密。要求每个测站都有一定的代表性,在测线、测站、项目、频率最小的情况下能反映调查海区的污染状况。海洋污染调查一般按调查规范进行。在监测调查中,遥感技术得到充分的重视。
海洋污染调查现状 海洋污染调查可分为全球性、区域性和国家性 3种。20世纪70年代以来,特别强调全球海洋污染调查。1971年联合国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正式提出了全球海洋环境污染调查计划,列为"国际海洋考察十年"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197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委会执行理事会通过了"全球海洋环境污染研究综合计划",对基础调查、质量平衡、迁移过程和污染物的生物效应等调查研究都作了原则规定,要求各成员国或区域性研究组织共同遵守。通过全球性海水、沉积物、生物的受污状况调查,为评价和控制海洋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海洋污染调查开始于1972年,截止1983年,调查遍及黄海、渤海、东海和南海各海域,总面积达38万平方公里,累计测站4700多个,获得了30多万个数据。同时对陆上污染源也进行了较深入的调查,基本掌握了近海海域的污染状况。在渤海等海区还进行了定期的监测调查,及时掌握了这些海区的污染变化情况。为了提高海洋污染调查的水平,确保调查结果的科学性和可比性,在国家海洋局的领导下,1978年制定了统一的"海洋污染调查规范",且于1981年成立了"全国海洋环境保护测试质量控制技术组",开展了污染调查中的分析质量检查工作和相关试验室之间分析研究的相互校准工作,提高了分析质量。
发展趋势 随着海洋开发事业的迅速发展,为海洋工程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而进行的专题调查,为海洋石油开采及航运事故进行的应急调查,以及监测海洋环境污染的调查将成为海洋污染调查的重点。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从而保护人体健康是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因此海洋污染对生态系统影响的调查正在全世界范围蓬勃发展。多学科综合调查海洋污染状况的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走航式海洋污染调查设备、遥感技术和计算机的应用将进一步促进海洋污染调查的深入和发展。
要求 海洋污染调查,在调查内容、项目、调查次数、站位布设、方法等方面均有其特点。在调查内容上具有相对的专项性,重视各种污染物的本底(或基线值)调查。海洋污染是全球性的问题,因此强调各种调查计划的协调性和各项调查结果的可比性,从而对调查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的一致性也有较高的要求。由于调查结果的精度要求高,尤其对痕量金属元素的调查,要求从取样到测试全过程避免对样品沾污,保证调查结果的可靠性。海洋污染调查又强调污染源的调查,并与流行病学、卫生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方面密切配合。重视宏观和微观调查的有效结合,注意区分自然变化和人为活动引起的海洋环境变化等。
分类 海洋污染调查大致可分为4种:基础调查、专题调查、应急调查和监测调查。基础调查,又称海洋污染普查,是为了了解海区污染物的种类、分布状况和污染程度而进行的综合观测。专题调查是为研究某一课题而进行的专门调查,如为制定海洋环境水质标准、编制海岸工程影响报告书而进行的调查等。应急调查又称污染事故调查,是对发生污染事故的海区进行的即时调查,以便查明污染的程度和范围,如日本在1954年进行的比基尼核污染调查。监测调查是根据基础调查的结果,选定若干代表性测站,对海区主要污染物的分布和动态进行长期的调查。
项目 主要包括水质、底质、生物体和海洋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分布、存在形式及迁移转化规律,污染物的来源,以及对海洋环境,尤其是生态系统的影响等。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的规定,全球海洋污染所测定的主要污染物包括:重金属及其他有毒痕量元素(如铅、汞、镉等)、芳香族卤代烃化合物(如DDT、PCB等)和脂肪族卤代烃化合物(如聚氯乙烯制造厂产生的废物);石油和持久不易分解的石油产品;微生物污染(污水排放引起的污染);过量营养物质(如氮和磷的化合物等);人工放射性物质(如钚、90锶、137铯等)。调查项目可因不同海区情况差异而有所增减。
方法 按照调查的具体目的选站,按照点、线结合的测站布设方案组成调查阵形。近岸水域设站较密。要求每个测站都有一定的代表性,在测线、测站、项目、频率最小的情况下能反映调查海区的污染状况。海洋污染调查一般按调查规范进行。在监测调查中,遥感技术得到充分的重视。
海洋污染调查现状 海洋污染调查可分为全球性、区域性和国家性 3种。20世纪70年代以来,特别强调全球海洋污染调查。1971年联合国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正式提出了全球海洋环境污染调查计划,列为"国际海洋考察十年"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197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委会执行理事会通过了"全球海洋环境污染研究综合计划",对基础调查、质量平衡、迁移过程和污染物的生物效应等调查研究都作了原则规定,要求各成员国或区域性研究组织共同遵守。通过全球性海水、沉积物、生物的受污状况调查,为评价和控制海洋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海洋污染调查开始于1972年,截止1983年,调查遍及黄海、渤海、东海和南海各海域,总面积达38万平方公里,累计测站4700多个,获得了30多万个数据。同时对陆上污染源也进行了较深入的调查,基本掌握了近海海域的污染状况。在渤海等海区还进行了定期的监测调查,及时掌握了这些海区的污染变化情况。为了提高海洋污染调查的水平,确保调查结果的科学性和可比性,在国家海洋局的领导下,1978年制定了统一的"海洋污染调查规范",且于1981年成立了"全国海洋环境保护测试质量控制技术组",开展了污染调查中的分析质量检查工作和相关试验室之间分析研究的相互校准工作,提高了分析质量。
发展趋势 随着海洋开发事业的迅速发展,为海洋工程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而进行的专题调查,为海洋石油开采及航运事故进行的应急调查,以及监测海洋环境污染的调查将成为海洋污染调查的重点。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从而保护人体健康是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因此海洋污染对生态系统影响的调查正在全世界范围蓬勃发展。多学科综合调查海洋污染状况的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走航式海洋污染调查设备、遥感技术和计算机的应用将进一步促进海洋污染调查的深入和发展。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