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fire station bill
救火部署表
2) boat stations bil
救生部署表
3) boat station bill
船舶救生部署表
4) boat station bill
救生演习部署表
5) boat stations bill
弃船救生部署表
6) fire and rescue bill
消防救生部署表
补充资料:船舶救生
船舶乘员使用船上救生设备救助落水人员,或在遭遇海难时按照救生部署弃船自救。广义地说也包括救助他船或接受外来援救。
救生设备 任何船舶都要按照国家船舶检验部门的规定,配置救生设备。国际航行船舶要按照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的有关规定配备救生设备。主要的救生设备有以下几种。
救生艇 为船舶救生而设计制造的舟具。应急时它能载乘人员并有一定航进能力。按建造材料,救生艇可分为木质的、钢质的、铝合金的和塑料的。目前广泛采用的是增强玻璃纤维塑料艇,因其强度、弹性、防水和阻燃性能良好,且耐腐蚀,已逐步取代其他材料制造的救生艇。按推进动力,可分为机动的和非机动的。按结构形式,可分为开敞式的、封闭式的和全封闭式的。封闭式艇装有顶篷,使乘员免受风吹、日晒和雨淋;全封闭式救生艇(图1)装有防水顶篷和空气再生、艇外洒水等系统,可通过海上火区,为油船所必备。各种救生艇上均应备有足够的属具,一定数量的食品和淡水,以及信号、通信设备,以便乘员能在海上作较长时间的停留,等待救援。此外,客船和货船上还应配备一定数量的救助艇,用于救助遇难人员和集结水面脱险舟具。
救生筏 能供人员乘用但无自航能力的救生设备。有传统式和气胀式两种。传统式救生筏为环状金属空气浮箱,中央部分为筏底,可供乘员搁脚。气胀式救生筏由橡胶锦纶布制成,使用时以压缩空气充胀成型,带有篷罩,保护乘员免受伤害。气胀式救生筏体积小,存放和使用方便,保护性好,已得到广泛应用。救生筏内也备有一定数量的食品和淡水,供乘员在海上漂流待援使用。
救生圈 救助落水人员单人用的救生设备,是由泡沫塑料或其他轻质材料制成的环状浮体,外包色彩鲜明的布,四周有救生把手索,用时套在腋下,能使人直浮水中。救生圈上有自亮浮灯和烟雾信号(图2),可指示落水人员的位置。
救生衣 供乘员个人穿着的救生设备,可使人面部露出水面。分成人用和儿童用两种。有的以塑料或木棉作为浮力材料(图3),有的为充气式的。穿救生衣的人在冷水中难以耐久。近年制成的保暖救生衣,可使穿着者在水中支持较长时间。
抛绳设备 用来抛射细绳至他船或岸上,以便引渡、传递缆绳或直接施救的设备,包括抛射火箭、火药筒、抛射绳和抛绳器。抛绳器能将抛射绳射出230米以远。
求救信号设备 船舶遇险求援时要发出各种烟、声、光信号。《国际海上避碰规则》规定:船舶遇险时可以发送红星火箭、红光降落伞火箭、红光火焰信号或橙声烟雾信号。除船舶应配备规定数量的信号弹,每艘救生艇或救生筏上也应有适当的信号设备。红星火箭是一种发射至300米高空后能发出红色火星的信号,发光强度在80000坎以上,持续时间不短于8秒。红光降落伞火箭是一种枪射式或手持发射式高空信号弹,发光强度30000坎,持续时间不短于40秒,以降落伞控制其下降速度不大于5米/秒。红光火焰信号是手持整体式信号,点燃后发光强度不小于10000坎,持续时间不短于60秒。此外,还可通过无线电报发出" SOS"莫尔斯电码以及通过无线电话呼叫"Mayday"(法文Mayday意为"救我")等。
落水人员营救 船上发现有人落水,应立即朝落水方向投去救生圈;夜间应投掷附有自亮浮灯的救生圈,使落水者得知救生圈的位置。大船应立即停车,向落水者一侧用舵,以免推进器触碰落水者;然后操纵船舶驶回到落水地点附近。与此同时,发出人员落水警报,使有关船员进入救生岗位,准备放艇救人。了望船员一发现落水者,立即放艇,从落水者下风靠拢。在白天,如果落水者保持在视野中,单旋回法是最快的救人操船方法。在夜间,最常用的操船方法是威廉森旋回法。此外,还有双半圈法。①单旋回法:停车30~60秒钟后向落水者一侧操满舵并加速,转到与原航向的反方向成60°角时减速并把定,对准落水者驶去(图4)。②威廉森旋回法:停车并向落水者一侧操满舵;转至与原航向成60°~90°角时进车并向另一舷操满舵;当转到原航向的反向时把定并减速,使落水者的位置处在距船头约一个回转直径处的落水舷边。此法比单旋回法的操作时间长些(图5)。 弃船 船舶遇险,经努力抢救无效,在危及人命时,船长得下令弃船。弃船行动包括:
①立即用下列手段,如无线电报(用500千赫)、无线电话(用2182千赫)、甚高频无线电话(用16频道)、艇内手提发报机、应急无线电示位标发出无线电遇险信号或通报。遇险通报应包括船名、呼号、船位、遇险情况、要求何种援助等。此外,还要在适当时候按《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的规定,发出各种烟火求救信号。
②立即组织全船旅客、船员登艇(筏)离船。人员离船的次序是先妇幼老弱,后成年旅客,然后才是船员。放艇要注意将艇置于下风舷,必要时使用镇浪油,并避免艇体撞及船舷。为防止艇(筏)下水时倾覆,前后艇钩应同时脱开,或先脱后艇钩。
③艇筏下水后应迅速离开遇险船,至200米以外处集中,并尽快将在水面漂浮的落水者拖救上艇(筏)。在艇筏内首先要护理受伤人员。机动救生艇或救助艇应设法把分散在海面的艇筏拖移聚集在一起,以便能够同时脱险。
④船长应将下列事项通知各艇筏的指挥人员:求救信号发出后收到的答复,距最近陆地的航向和距离,本船的失事位置等。船长应携带航海日志、机舱日志、国旗和重要文件,最后离船。
⑤弃船时,如未能登上艇筏而须游泳离船,不要从高处跳下水,必须找到上风舷,从绳索上滑落下水。下水后要尽快游离遇险船,因船体下沉时有吸力。船如发生倾斜,应从首尾离开(因为从高舷边跳水易触及舭部,从低舷边下水在船倾覆时又不易逃出)。离船后,要迅速寻找海上漂浮物,以节省体力。
海上待援 由于近代无线电通信发达,世界性营救组织较为健全,所以离开遇难船的人员以停留原地待援为主。一般情况下,应抛出海锚并将艇的后帆升起,使艇首顶风迎浪,以减少摇摆和漂移。如天气不佳,可将海锚拖在艇尾,升起前帆顺风行驶;风浪过大则可在左右舷各挂布油袋,撒油镇浪,稳定艇身。救生筏受风时漂移甚快,最好将各筏用系缆连接在一起,整体漂浮,不致散失。如果决定驶向陆地,须考虑到救生艇抢风行驶能力很差,且易上浪,一般宜采用偏顺风行驶。航行中只是在紧急和必要时才划桨,多用桨徒然消耗体力。海上待援要尽量保持身体内水分,少说话,少运动,防止呕吐,避免强烈日晒,天冷注意保暖。艇筏上所带淡水有限,必须按计划节制饮用。遇雨积水,绝不可饮用海水。艇筏内食物必须按计划食用,能维持生命即可。如在海上捕鱼充饥,注意有刺的、色彩鲜艳的或气胀的鱼类一般有毒。
救生部署和演习 船上要根据船员的职务、特长和工作能力,编制本船的救生部署表。表内规定船员的救生工作岗位和职责,例如大副担任艇甲板现场指挥,水手长和舵工管理放艇、操舵,轮机员管理艇机,报务员负责发求救电报,事务员负责维护旅客秩序,服务员负责引导旅客走向登艇甲板和查看旅客穿着救生衣情况等。
船舶在航行中应定期进行救生演习,使船员熟悉自己的岗位和救生设备的使用方法,并将演习情况记入航海日志。此外,船员还应经常检查和妥善保养船上救生和求救信号设备,使其处于随时可用状态。(见彩图)
救生设备 任何船舶都要按照国家船舶检验部门的规定,配置救生设备。国际航行船舶要按照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的有关规定配备救生设备。主要的救生设备有以下几种。
救生艇 为船舶救生而设计制造的舟具。应急时它能载乘人员并有一定航进能力。按建造材料,救生艇可分为木质的、钢质的、铝合金的和塑料的。目前广泛采用的是增强玻璃纤维塑料艇,因其强度、弹性、防水和阻燃性能良好,且耐腐蚀,已逐步取代其他材料制造的救生艇。按推进动力,可分为机动的和非机动的。按结构形式,可分为开敞式的、封闭式的和全封闭式的。封闭式艇装有顶篷,使乘员免受风吹、日晒和雨淋;全封闭式救生艇(图1)装有防水顶篷和空气再生、艇外洒水等系统,可通过海上火区,为油船所必备。各种救生艇上均应备有足够的属具,一定数量的食品和淡水,以及信号、通信设备,以便乘员能在海上作较长时间的停留,等待救援。此外,客船和货船上还应配备一定数量的救助艇,用于救助遇难人员和集结水面脱险舟具。
救生筏 能供人员乘用但无自航能力的救生设备。有传统式和气胀式两种。传统式救生筏为环状金属空气浮箱,中央部分为筏底,可供乘员搁脚。气胀式救生筏由橡胶锦纶布制成,使用时以压缩空气充胀成型,带有篷罩,保护乘员免受伤害。气胀式救生筏体积小,存放和使用方便,保护性好,已得到广泛应用。救生筏内也备有一定数量的食品和淡水,供乘员在海上漂流待援使用。
救生圈 救助落水人员单人用的救生设备,是由泡沫塑料或其他轻质材料制成的环状浮体,外包色彩鲜明的布,四周有救生把手索,用时套在腋下,能使人直浮水中。救生圈上有自亮浮灯和烟雾信号(图2),可指示落水人员的位置。
救生衣 供乘员个人穿着的救生设备,可使人面部露出水面。分成人用和儿童用两种。有的以塑料或木棉作为浮力材料(图3),有的为充气式的。穿救生衣的人在冷水中难以耐久。近年制成的保暖救生衣,可使穿着者在水中支持较长时间。
抛绳设备 用来抛射细绳至他船或岸上,以便引渡、传递缆绳或直接施救的设备,包括抛射火箭、火药筒、抛射绳和抛绳器。抛绳器能将抛射绳射出230米以远。
求救信号设备 船舶遇险求援时要发出各种烟、声、光信号。《国际海上避碰规则》规定:船舶遇险时可以发送红星火箭、红光降落伞火箭、红光火焰信号或橙声烟雾信号。除船舶应配备规定数量的信号弹,每艘救生艇或救生筏上也应有适当的信号设备。红星火箭是一种发射至300米高空后能发出红色火星的信号,发光强度在80000坎以上,持续时间不短于8秒。红光降落伞火箭是一种枪射式或手持发射式高空信号弹,发光强度30000坎,持续时间不短于40秒,以降落伞控制其下降速度不大于5米/秒。红光火焰信号是手持整体式信号,点燃后发光强度不小于10000坎,持续时间不短于60秒。此外,还可通过无线电报发出" SOS"莫尔斯电码以及通过无线电话呼叫"Mayday"(法文Mayday意为"救我")等。
落水人员营救 船上发现有人落水,应立即朝落水方向投去救生圈;夜间应投掷附有自亮浮灯的救生圈,使落水者得知救生圈的位置。大船应立即停车,向落水者一侧用舵,以免推进器触碰落水者;然后操纵船舶驶回到落水地点附近。与此同时,发出人员落水警报,使有关船员进入救生岗位,准备放艇救人。了望船员一发现落水者,立即放艇,从落水者下风靠拢。在白天,如果落水者保持在视野中,单旋回法是最快的救人操船方法。在夜间,最常用的操船方法是威廉森旋回法。此外,还有双半圈法。①单旋回法:停车30~60秒钟后向落水者一侧操满舵并加速,转到与原航向的反方向成60°角时减速并把定,对准落水者驶去(图4)。②威廉森旋回法:停车并向落水者一侧操满舵;转至与原航向成60°~90°角时进车并向另一舷操满舵;当转到原航向的反向时把定并减速,使落水者的位置处在距船头约一个回转直径处的落水舷边。此法比单旋回法的操作时间长些(图5)。 弃船 船舶遇险,经努力抢救无效,在危及人命时,船长得下令弃船。弃船行动包括:
①立即用下列手段,如无线电报(用500千赫)、无线电话(用2182千赫)、甚高频无线电话(用16频道)、艇内手提发报机、应急无线电示位标发出无线电遇险信号或通报。遇险通报应包括船名、呼号、船位、遇险情况、要求何种援助等。此外,还要在适当时候按《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的规定,发出各种烟火求救信号。
②立即组织全船旅客、船员登艇(筏)离船。人员离船的次序是先妇幼老弱,后成年旅客,然后才是船员。放艇要注意将艇置于下风舷,必要时使用镇浪油,并避免艇体撞及船舷。为防止艇(筏)下水时倾覆,前后艇钩应同时脱开,或先脱后艇钩。
③艇筏下水后应迅速离开遇险船,至200米以外处集中,并尽快将在水面漂浮的落水者拖救上艇(筏)。在艇筏内首先要护理受伤人员。机动救生艇或救助艇应设法把分散在海面的艇筏拖移聚集在一起,以便能够同时脱险。
④船长应将下列事项通知各艇筏的指挥人员:求救信号发出后收到的答复,距最近陆地的航向和距离,本船的失事位置等。船长应携带航海日志、机舱日志、国旗和重要文件,最后离船。
⑤弃船时,如未能登上艇筏而须游泳离船,不要从高处跳下水,必须找到上风舷,从绳索上滑落下水。下水后要尽快游离遇险船,因船体下沉时有吸力。船如发生倾斜,应从首尾离开(因为从高舷边跳水易触及舭部,从低舷边下水在船倾覆时又不易逃出)。离船后,要迅速寻找海上漂浮物,以节省体力。
海上待援 由于近代无线电通信发达,世界性营救组织较为健全,所以离开遇难船的人员以停留原地待援为主。一般情况下,应抛出海锚并将艇的后帆升起,使艇首顶风迎浪,以减少摇摆和漂移。如天气不佳,可将海锚拖在艇尾,升起前帆顺风行驶;风浪过大则可在左右舷各挂布油袋,撒油镇浪,稳定艇身。救生筏受风时漂移甚快,最好将各筏用系缆连接在一起,整体漂浮,不致散失。如果决定驶向陆地,须考虑到救生艇抢风行驶能力很差,且易上浪,一般宜采用偏顺风行驶。航行中只是在紧急和必要时才划桨,多用桨徒然消耗体力。海上待援要尽量保持身体内水分,少说话,少运动,防止呕吐,避免强烈日晒,天冷注意保暖。艇筏上所带淡水有限,必须按计划节制饮用。遇雨积水,绝不可饮用海水。艇筏内食物必须按计划食用,能维持生命即可。如在海上捕鱼充饥,注意有刺的、色彩鲜艳的或气胀的鱼类一般有毒。
救生部署和演习 船上要根据船员的职务、特长和工作能力,编制本船的救生部署表。表内规定船员的救生工作岗位和职责,例如大副担任艇甲板现场指挥,水手长和舵工管理放艇、操舵,轮机员管理艇机,报务员负责发求救电报,事务员负责维护旅客秩序,服务员负责引导旅客走向登艇甲板和查看旅客穿着救生衣情况等。
船舶在航行中应定期进行救生演习,使船员熟悉自己的岗位和救生设备的使用方法,并将演习情况记入航海日志。此外,船员还应经常检查和妥善保养船上救生和求救信号设备,使其处于随时可用状态。(见彩图)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