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asting pilot
沿海航路指南
2) coast pilot
沿海引航员;沿海航路指南
3) sailor's book
航海指南
6) intercoastal navigation
沿海航海
补充资料:航路指南
记述海区和港口情况的航海图书。它是海图的补充,是供航海者使用以保证船舶航行安全的重要参考书。
发展概况 航路指南是先于海图出现的助航工具书。最早的航路指南相传是公元前 6世纪的《西氏航海指南》(Periplus of Scylax),作者是希腊人。现存有12世纪抄本。书中载有地中海地区港口之间的距离、助航设备、危险物、港口设施等资料,与现代航路指南很相似。此后1000余年,西欧和北欧航海国家先后编写了多种航路指南,形式基本相同。16世纪80年代荷兰引航员L.J.瓦格纳尔把航路指南和海图合并编辑出版。这种形式为以后200年欧美出版的航路指南所采用,后因篇幅过大,又将海图和航路指南分开出版。到19世纪初,世界海上贸易航线的沿岸海区都已经过测量,出版了比较准确的海图。至此,海图取代航路指南成为航海的主要助航工具书。
中国现存最早的类似航路指南的著作有12世纪初期北宋末年《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中的舟楫一卷和海道六卷,记述有前往高丽(今朝鲜)的海上航路、海洋地理和航程等资料。明清两代的航路指南著作更多。明代张一厚的《海道经》,记载沿海5条航线的针路、海图的山川形势以及水文气象资料。吴朴的《渡海方程》(1537年),以江苏刘家河为起点,将外海航路分为南北二线,北线到黑龙江,南线至忽鲁谟斯(今属伊朗),记述沿海山形水势、星辰气象、航道远近、水道深浅,并附有重要山屿识别图。《郑和航海图》实际上是南京至忽鲁谟斯的图解航路指南。清代齐召南的《海道编》(1761年)所载航路北起鸭绿江口,南至北部湾,凡沿岸形势、口、海道航程、沿海岛屿、海流等均有记载。陈运溶的《亚欧两洲沿岸海道纪要》(1902年),共有3卷。胡凤丹编校的《航海图说》记述自黄浦江口北至天津港沿途航道、岛屿、水色、水深、底质、罗盘针路,并附有分段绘制的海图,是图文结合的航路指南,现文存图佚。
形式和内容 各国航路指南多是按海区分卷编辑出版。用文字详细记述海区的自然地理情况,并附有重要物标对景图。主要内容:①海区概况,包括海底地形、水深和底质、岛屿分布、港湾锚地、航标、暴风信号、航路介绍等;②海区气象、水文概况,包括风、气压、气温、相对湿度、降水、云、雾、能见度、海流、潮汐、潮流、水温、盐度、风浪、涌等;③顺岸分段说明航海资料,包括航标、航道、危险物、浅滩、可利用的物标、航法、对景图、引航制度、锚地、码头、泊位等。航路指南并提出一些推荐航线(见海上航线)、狭水道导航和锚地停泊等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在国际上发行较广的英版《航路指南》还包括沿岸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历史、地理情况、物产、贸易、工业、交通、航运、币制、度量衡等内容。航路指南内容必须随时根据航海通告等有关资料进行改正、补充,以保持和实际情况一致。参阅航路指南时应对照有关海图。
《中国航路指南》于1952年开始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部海道测量局出版,1978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部航海保证部改版,共3卷,由北到南顺序排列,从鸭绿江口至上海港为第一卷,从长江口至诏安湾(包括台湾)为第二卷,从诏安湾至北伔河口(包括南海诸岛)为第三卷。从1979年起还出版了太平洋西北部海区航路指南约14卷。此外,1976年后由中国航海图书出版社出版了供外籍船舶使用的航路指南,分中文和英文两种版本。
发展概况 航路指南是先于海图出现的助航工具书。最早的航路指南相传是公元前 6世纪的《西氏航海指南》(Periplus of Scylax),作者是希腊人。现存有12世纪抄本。书中载有地中海地区港口之间的距离、助航设备、危险物、港口设施等资料,与现代航路指南很相似。此后1000余年,西欧和北欧航海国家先后编写了多种航路指南,形式基本相同。16世纪80年代荷兰引航员L.J.瓦格纳尔把航路指南和海图合并编辑出版。这种形式为以后200年欧美出版的航路指南所采用,后因篇幅过大,又将海图和航路指南分开出版。到19世纪初,世界海上贸易航线的沿岸海区都已经过测量,出版了比较准确的海图。至此,海图取代航路指南成为航海的主要助航工具书。
中国现存最早的类似航路指南的著作有12世纪初期北宋末年《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中的舟楫一卷和海道六卷,记述有前往高丽(今朝鲜)的海上航路、海洋地理和航程等资料。明清两代的航路指南著作更多。明代张一厚的《海道经》,记载沿海5条航线的针路、海图的山川形势以及水文气象资料。吴朴的《渡海方程》(1537年),以江苏刘家河为起点,将外海航路分为南北二线,北线到黑龙江,南线至忽鲁谟斯(今属伊朗),记述沿海山形水势、星辰气象、航道远近、水道深浅,并附有重要山屿识别图。《郑和航海图》实际上是南京至忽鲁谟斯的图解航路指南。清代齐召南的《海道编》(1761年)所载航路北起鸭绿江口,南至北部湾,凡沿岸形势、口、海道航程、沿海岛屿、海流等均有记载。陈运溶的《亚欧两洲沿岸海道纪要》(1902年),共有3卷。胡凤丹编校的《航海图说》记述自黄浦江口北至天津港沿途航道、岛屿、水色、水深、底质、罗盘针路,并附有分段绘制的海图,是图文结合的航路指南,现文存图佚。
形式和内容 各国航路指南多是按海区分卷编辑出版。用文字详细记述海区的自然地理情况,并附有重要物标对景图。主要内容:①海区概况,包括海底地形、水深和底质、岛屿分布、港湾锚地、航标、暴风信号、航路介绍等;②海区气象、水文概况,包括风、气压、气温、相对湿度、降水、云、雾、能见度、海流、潮汐、潮流、水温、盐度、风浪、涌等;③顺岸分段说明航海资料,包括航标、航道、危险物、浅滩、可利用的物标、航法、对景图、引航制度、锚地、码头、泊位等。航路指南并提出一些推荐航线(见海上航线)、狭水道导航和锚地停泊等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在国际上发行较广的英版《航路指南》还包括沿岸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历史、地理情况、物产、贸易、工业、交通、航运、币制、度量衡等内容。航路指南内容必须随时根据航海通告等有关资料进行改正、补充,以保持和实际情况一致。参阅航路指南时应对照有关海图。
《中国航路指南》于1952年开始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部海道测量局出版,1978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部航海保证部改版,共3卷,由北到南顺序排列,从鸭绿江口至上海港为第一卷,从长江口至诏安湾(包括台湾)为第二卷,从诏安湾至北伔河口(包括南海诸岛)为第三卷。从1979年起还出版了太平洋西北部海区航路指南约14卷。此外,1976年后由中国航海图书出版社出版了供外籍船舶使用的航路指南,分中文和英文两种版本。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