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卫星海面温度
1)  satellite derived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卫星海面温度
2)  satellite temperature(SATEM)
卫星温度
3)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海面温度
1.
The response of East Asia monsoon circulation between summer and winter to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over the Pacific Ocean is investigated using the NCEP/NCAR reanalysis dataset during 1949-2000.
5°网格月平均再分析资料,研究1951~2000年冬夏东亚季风环流异常变化与太平洋海面温度(SST)的关系及对关键海温区响应机理。
2.
With to the 5 ×5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y data about the tropical India Ocean and the tropical Pacific(22.
5 W )1951~1995年逐月5 ×5 的海面温度距平资料,首先进行了海面温度距平的平均功率谱分析,获取赤道印度洋和赤道太平洋海面平均温度距平存在准12年和准4年的周期变化;然后,利用多维时间序列的交叉谱分析,进一步分别分析了赤道印度洋和赤道太平洋各格点上海面温度距平在准12年和准4年演变周期各格点之间的演变位相及演变落后时间,获得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3.
Fourier power spectrum and wavelet power spectrum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time series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y in equatorial Pacific and southern Pacific,and the characteristics in time and frequency domain are derived.
利用了傅里叶功率谱和小波功率谱分析方法,分析了太平洋中、东部地区海面温度异常时间序列的时频特征,发现了海面温度异常信号具有2~6年左右的周期特征。
4)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海表面温度
1.
Retrieval and validation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in the Taiwan Strait using MODIS data;
台湾海峡海表面温度的遥感反演及精度检验
2.
Evaluation of satellite-based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using in situ measurements from Chinese Antarctic Expeditions;
利用南极走航观测评估卫星遥感海表面温度
3.
Method of fusing the data reversed from satellite remote-sensing with the assimilation data for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based on D-S theory;
基于D-S理论的卫星遥感海表面温度和同化数据融合方法
5)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
海表面温度
6)  sea surface front
海面温度锋
补充资料:反卫星卫星
      能对敌方有威胁的卫星实施摧毁或使其失效的人造地球卫星。 亦称拦截卫星。 它和空间观测网、地面发射-监控系统组成反卫星武器系统。
  
  从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来,通信、侦察、导航、海洋监视、导弹预警等军用卫星充斥空间,外层空间已在军事上具有战略地位。因此,研制反卫星卫星已成为一项重要战略措施。反卫星作战过程大致如下:由空间观测网对敌方各种卫星进行不间断的观测,编存目标参数,判定其性质(军用或民用的),在适当时机将反卫星卫星发射到预定轨道上,不断监视目标卫星的运行情况;必要时由反卫星卫星上的自动控制系统发出指令,起动变轨发动机,进行变轨机动去接近目标卫星并将其摧毁。最后,由地面发射 -监控系统判断其效果。反卫星卫星的攻击方法有:
  
  ①椭圆轨道法。将反卫星卫星发射到一条椭圆轨道上,远地点接近目标的轨道高度,多用于拦截高轨道的卫星;②圆轨道法。反卫星卫星的圆轨道与目标卫星的轨道共面,这样可以较容易地进行变轨机动去接近目标卫星,并可节省推进剂;③急升轨道法。将反卫星卫星发射到一条低轨道上,并在一圈内进行变轨机动,快速拦截目标卫星使其来不及采取防御措施,但需要消耗较多的推进剂。
  
  在一般情况下,对较高轨道的目标卫星使用前两种攻击方法,但反卫星卫星要运行数圈才能完成拦截任务。对轨道高度为500公里以下的目标卫星,通常采用后一种攻击方法。
  
  70年代以来,国外对反卫星卫星已做过多次试验,其中一种试验装置的总重量约3000千克(含变轨机动用的推进剂约500千克),用两级液体火箭发射入轨,具有改变轨道面倾角5°~10°的能力,使用非核战斗部或无控火箭,能拦截运行高度为150~1500公里的卫星。80年代初反卫星武器系统仍处于试验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反卫星卫星将具有拦截多个目标的能力,并使用激光武器或高能粒子束武器摧毁目标卫星。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