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湖泊排水的沼泽
1)  ancient lake mire
湖泊排水的沼泽
2)  lake bog
湖泊沼泽
3)  swampy lake
沼泽湖泊
4)  Swamping of lakes
湖泊沼泽化
5)  lakes and swamps
湖泊沼泽区
6)  geological processes of lake and swamp
湖泊和沼泽的地质作用
补充资料:湖泊和沼泽的地质作用
      湖水的运动,湖水中溶解物质的化学反应,湖泊以及沼泽中的生物活动对湖盆的破坏和建造作用的总称。湖泊的地质作用包括剥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由于湖水是相对静止的水体,水动力不强,所以湖水的破坏作用一般限于湖岸带。湖浪和湖流对湖岸的改造,以及对碎屑的搬运作用与海浪和洋流的作用相似,只是强度弱,规模小。
  
  湖泊的沉积作用  湖泊的地质作用以沉积作用为主。包括机械沉积、化学沉积和生物沉积。湖泊的沉积作用主要受气候条件的控制,不同的气候区内沉积作用及其沉积物有明显的差别。
  
  潮湿气候区湖泊的沉积作用  潮湿气候区的降雨丰沛,生物繁茂,风化作用比较彻底。湖泊汇聚了由地表流水、地下水、冰川融雪水,以及风带来的碎屑和溶解物质。由于这里蒸发量小,常为淡水湖,湖泊的沉积作用主要是机械碎屑沉积和生物沉积,少量是化学沉积。
  
  ①碎屑沉积。湖水运动的强度通常由岸边向湖心逐渐减弱,所以较粗的沙、砾沉积在沿岸带,形成湖滩、沙洲等。在广大的湖心区沉积的是湖流搬运来的粉沙、粘土构成的湖泥。入湖河流将大量碎屑沉积在河口处,形成三角洲。三角洲不断扩大,湖泊逐渐变小淤浅,甚至消失(见图)。
  
  ②生物沉积。潮湿气候区的淡水湖中生长着大量生物,包括底栖生物、游泳生物和浮游生物,以及随湖水深浅呈环状分布的近岸植物。这些生物死亡后,遗体随泥沙一起堆积在湖底,即为生物沉积。大量低等生物遗体在缺氧和多硫化氢(H2S)环境下经过菌解,合成为沥青。沥青分散在湖泥中形成颜色不同的胶状粘泥,叫腐泥。腐泥的碳和氢含量较高,经成岩作用变为腐泥煤,其含矿物质大于33%的叫沥青粘土, 硬结成岩变为油页岩。迅速掩埋于深处的厚层腐泥在还原环境下,在较高的温度和压力,以及放射性等作用下可以变为石油。
  
  ③化学沉积。经化学风化从岩石中析出的含铁、锰、铝、硅和磷等的以胶体为主的溶液,由河流及地下水带入湖中,在适宜的条件下,由胶凝作用或细菌等生物的作用,可以形成含铁、锰、铝的矿物,其中以褐铁矿、菱铁矿和黄铁矿等最常见。
  
  干旱气候区湖泊的沉积作用  干旱气候区的湖泊多是无出口的不泄水湖。化学风化析出的可溶盐类不断汇聚于湖中,强烈的蒸发作用使湖水含盐度不断升高。湖水浓缩,溶液达到过饱和状态时,盐类便陆续发生沉淀。易溶盐类沉积的顺序一般是:碳酸盐(方解石等)→硫酸盐(石膏、芒硝等)→氯化物(食盐、钾盐等)。这种混合溶液中溶解物质按各自溶解度大小,先后达到过饱和状态而依次析出的现象称沉积分异。
  
  沼泽的生物沉积  沼泽是土壤经常为水饱和,地表长期或暂时积水,有湿生和沼生植物,堆积泥炭,或虽无泥炭堆积,但有潜育层存在的地段。沼泽中常见的植物是藻类、苔藓和草本植物。植物遗体大量堆积,在上覆物质掩埋、氧气不足的环境中,缓慢氧化和菌解。其中炭质含量相对富集,变成质地疏松的黑色或棕褐色的泥炭。泥炭埋于地下,在上覆物质负荷和地热的影响下,压实,脱水,排除杂质,其中炭质更加富集,成为褐煤。褐煤再经变质形成烟煤,以至无烟煤。泥炭沼泽可形成于各个气候带,但以在温带、亚热带最易形成。
  
  

参考书目
   杜恒俭等著:《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地质出版?纾本?1981。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