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roto-planetary nebula
原行星状星云
2) planetary nebula
行星状星云
1.
The authors present 5 new observations of the CO(1-0) line emission in planetary nebulae with the 13.
7 m 射电望远镜,对5 个行星状星云给出了新的谱线观测结果。
2.
Tne binary interactions pln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and shaping ofplanetary nebulae(PNe).
在行星状星云形成过程中双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 bipolar planetary nebula
双极行星状星云
4) Crab Nebula
蟹状星云
1.
Spatially Resolved X-ray Photon Index of the Crab Nebula with Chandra Data;
蟹状星云Chandra卫星观测数据的X射线谱分析
2.
The conclusion is that high energy Gamma-ray is the result of inverse-Compton scattering, and Gamma-rays with different energies radiate from different regions in the crab nebula.
根据蟹状星云中γ射线的观测数据拟食谱,对γ射线的辐射机制进行了分析。
5) Loop Nebula,30 Doradus,Tarantula
圈状星云
补充资料:行星状星云
行星状星云 planetary nebula 呈圆形或扁圆形,跟大行星很相像的星云。由18世纪90年代F.W.赫歇尔观测。这个名称不甚妥当,因为已发现的1500个行星状星云中,只有很少数形如大行星,而有一宝瓶座行星状星云(NGC7293)半以上形如恒星,只有通过光谱特征才证认为行星状星云。
在许多行星状星云的中央有一颗高温恒星,称为行星状星云的中央星或核星。中央星的光谱主要有4种类型:WR型、Of型、O型(见恒星光谱分类)和既无吸收线也无发射线的连续谱。行星状星云的角直径,有几个达到半度以上,一般不超过几十角秒。线直径一般不超过10-1秒差距量级。表面亮度很低。质量大致为0.2~0.6太阳质量,电子数密度一般为108~1010米-3。它们向银道面和银河系中心集聚,估计银河系内其总数达104~105个。 行星状星云的光谱为连续谱加发射线。发射线大多是氢、氦、氮、氧的原子和离子的谱线,最强的是二次电离氧产生的两条禁线(500.7和495.9纳米),它们曾被误认为由未知元素“”产生 。紫外光谱中还有一次电离氧的两条禁线(372.6和372.9纳米)。由谱线得到星云膨胀速度,典型值为20千米/秒。如果取行星状星云的线直径为0.5秒差距,则构成星云的物质应在1.2万年以前从中央星抛出。在银河系中,通过行星状星云进入星际空间的物质估计为每年5太阳质量。 |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