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pace geology
宇宙地质学
2)  universe
宇宙
1.
Self-similarity model of nonsingular perfect gas universe;
非奇异宇宙的理想气体自相似模型
2.
A Study on Hardy s Philosophy and Attitude Toward Universe and War in the Dynasts;
《群王》中哈代哲理及对宇宙和战争的态度
3)  Cosmos
宇宙
1.
Fractal dimension structure of Cosmos and its mathematical foundations;
宇宙分维构造及其数学基础
2.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cosmos" described by the theory of Big Bang is different from the infinite universe (cosmos).
指出"大爆炸"理论所描写的我们所在的这个"宇宙"与无限的宇宙是不同的。
3.
This context re-explained the meaning of cosmos.
从元哲学维度看,宇宙是以大宇宙和小宇宙的统一作为具体存在形式的、在时空中按规律运动着的物质世界。
4)  the universe
宇宙
1.
Kind-heartedness,as is discussed in Analects of Confucius,is exactly the interpretation of love,which includes three levels,that is,the love between family members,the love between social persons and the love between the universe and the individuals.
这种爱包含三个大的层次,即家庭血缘关系的爱、社会人际关系的爱和宇宙物我之间的爱。
2.
This paper states that the philosophical viewpoint of "Laozi" is that the universe can be a network structure,"Dao" generates the entire universe,"Dao" goes through the whole universal network and that "Dao" has effects on everything in the forms of the "feminine principle",the "masculine principle" and "Chong channel principle".
认为《老子》的哲学观点:宇宙是网络结构,“道”生发了整个宇宙,“道”贯通于一切宇宙网络之中。
3.
Such a theory establishes the mode of poetry production through unification of "the Universe,Life and Poetry",and serves as great inspiration and good reference to poetic writing and theoretic thinking today.
作为“诗性美学家”的宗白华,以其东方式的心性与文化视野融汇西方的哲学与诗歌精神,形成了以东方式的哲学文化精神与价值取向为皈依的独树一帜的诗歌理论,后者以“宇宙—生命—诗歌”一体的方式构成了诗歌生产机制,对于今天的诗歌写作与理论建设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与参照价值。
5)  Cosmology
宇宙
1.
The thesis also discusses the origin of the universe and the theory of quantum cosmology.
本文综述了宇宙学的提出过程及其背景知识,概述了目前的主要的宇宙学模型——标准宇宙学模型的主要观点和观测证据,并总结了标准宇宙学模型中存在问题及为解决这些问题而提出的暴涨宇宙学理论。
6)  microcosm
微宇宙
1.
Effect on the respiration of bactria in microcosm by the disinfectant of chlorine;
含氯消毒剂对微宇宙中细菌呼吸作用的影响
2.
Effects of Disinfectant on Bacterial Community Structure of Microcosm: a Temperature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TGGE) Analysis;
温度梯度凝胶电泳(TGGE)分析消毒剂对微宇宙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3.
This paper studied the biodegradation of nitrobenzene(NB) in microcosm and pebble contact biological oxidation systems by a Pseudomonas putida strain.
研究了一株硝基苯高效降解菌恶臭假单胞菌在微宇宙模拟系统和卵石接触生物氧化法模拟系统中对硝基苯的降解作用。
参考词条
补充资料:宇宙地质学
      研究太阳系各天体的物质组成、地质构造、内部结构和地质演化历史的学科。又称空间地质学。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空间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宇宙地质学的建立、发展与完善。20世纪50年代前,人类只能用望远镜观测太阳系天体的地形特征,通过天体的反射与吸收光谱测定,推测它们表面的成分。60年代以来,阿波罗(Apollo)月球探测计划等的实施和一系列行星探测器对太阳系内行星(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的精细研究,对内行星和卫星的磁场、大气、水体、地貌、地形、表土成分、地层、构造、热流、内部结构及其地质演化历史的探测,积累了大量的观测资料,编制了各行星的地形图、地质图和构造图,提出了各行星的地质演化规律的共性与特性,使宇宙地质学获得迅速发展。80年代以来,对太阳系外行星(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及其卫星的探测,大大扩展和深化了宇宙地质学的研究领域。
  
  研究内容  宇宙地质学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比较行星地质。以地球为基础,在太阳系的空间尺度和近50亿年的时间尺度内,比较各行星的物质组成、大气、水体、地形、构造、火山活动、内部结构、地质演化与热历史,研究各行星演化的共性和特性,深入论证地球整体的演化规律。②卫星地质。月球的地形、地层、火山活动、构造和演化历史的研究,已成为研究小质量天体地质演化的典范,并为太阳系巨行星的一系列卫星的地质演化对比研究提供科学依据。③小行星地质。小行星是主要分布在火星与木星之间的众多小天体,它们代表着太阳星云凝聚物演化为行星的中间阶段的产物。小行星反照率及其反射光谱的测定,为研究各类陨石的母体和起源提供了新的论证。④陨石。陨石是自然降落的天体物质。有史以来人类收集有2200次降落的陨石,南极洲发现了8000多块陨石。陨石携带有丰富的有关太阳系的平均化学成分、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有机质的起源、太阳系空间的环境、重返大气层过程和冲击变质作用等信息。陨石学一直是宇宙地质学研究的主要领域。⑤宇宙矿物。在月岩和陨石中发现有140多种矿物,其中地球上未发现过的矿物为39种。研究天体的矿物成分、矿物组合及矿物形成的物理化学过程,探讨太阳星云凝聚的过程、天体凝固的物理化学条件、天体内部的分异与核、幔、壳圈层结构的形成及天体表面的物理化学风化过程。⑥宇宙年代。采用宇宙学方法与核物理技术,如天然放射性核素的衰变、重核自发裂变及核反应的原理与技术,测定与计算宇宙年龄、银河系年龄、元素年龄、天体凝聚年龄、天体固化年龄、天体之间形成的间隔年龄、天体内部热变质年龄、气体保留年龄、核?都1A裟炅洹⑻焯逶谔粝悼占湓诵械哪炅洌ㄓ钪嫦弑┞赌炅洌┘疤焯宓穆涞啬炅洹Q芯坑钪嬷兄卮笫录哪炅浜陀钪嫜莼氖奔湫蛄小?
  
  研究手段  宇宙地质学的研究手段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装备有各种探测仪器的空间探测器,观测天体的大气组成、温度、气压、风速、垂直结构、太阳风成分;水体的成分和分布;表面的地形与分区;表土的成分和特征;表面岩石的成分,类型和分布;地层序列;构造体系与内部的壳层结构。②载人或无人空间探测器在天体表面着陆,直接测定土壤、岩石的矿物成分、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内部热流和地震波传播速度等。空间探测器在天体表面自动取样或宇航员直接取样,带回地面实验室作精细研究。③在地球表面对自然降落的天体物质(陨石、宇宙尘、南极洲陨石中发现的月球岩石和可能的火星岩石)进行矿物学、岩石学、化学成分、有机组分、同位素组成、同位素测年和物理力学性质等方面的研究。
  
  展望  类地行星的大量探测资料有待于理性的整理与综合,并从更大的时空尺度及其相互联系发展中,认识类地行星的地质演化规律和地球整体的形成发展特征;太阳系巨行星及其卫星的探测,将为整个太阳系各天体的地质构造特征与地质演化规律的研究,开拓广阔的新领域。
  
  

参考书目
   欧阳自远:《天体化学》,科学出版社,北京,1988。
   E.A.金著,王道德、谢先德、曹鉴秋译:《宇宙地质学概论》,科学出版社,北京,1983。(E.A.King,SpaceGeology:An Introduction,John Wiley & Sons, Inc.,New York,1976.)
   B.P.Glass,Introduction to Planetary Geology,Cambri-dge Univ.Press,Cambridge,1982.
   B.W.Jones, The Solar System, Pergamon Press,Oxford,1984.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